Baidu
map

敢问“桥”在何方——评判CABG动脉桥使用的ART十年结果发表

2019-02-18 朱云鹏,朱嘉希,赵强 NEJM医学前沿

历时十年随访,旨在比较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双侧还是单侧胸廓内动脉桥血管效果更好的ART(Arterial Revascularization Trial)试验结果终于发表于2019年1月31日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此,我们邀请赵强教授团队对此点评。点击本文开头图片,直达《NEJM医学前沿》微信小程序全文翻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主

历时十年随访,旨在比较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双侧还是单侧胸廓内动脉桥血管效果更好的ART(Arterial Revascularization Trial)试验结果终于发表于2019年1月31日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此,我们邀请赵强教授团队对此点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主要在手术方式和移植物材料方面有所改进。1980年代左胸廓内动脉(LITA)的使用,显著改善了患者术后的远期生存,从而使之成为“金标准”桥血管。随后的观察性研究发现,使用双侧胸廓内动脉(BITA)和桡动脉(RA),进行多支动脉甚至全动脉化CABG,可以进一步获得更好的桥血管远期通畅和临床预后[1]。然而,由于技术难度高、缺乏循证医学证据,除了LITA以外的第二支动脉桥血管或者多支动脉CABG的使用,无论在欧美还是我国,目前均未普及。

最新的数据显示,多支动脉桥的使用率在澳大利亚接近50%,在欧洲约为12%,在北美约为7%,在我国“中国心外科手术登记注册研究”(CCSR)注册中为6.3%;而使用双侧胸廓内动脉(BITA)的比例,在欧洲约10%,在北美约5%,在我国CCSR中目前为3.2%(数据即将发表于《中国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专家共识》)。

为了验证CABG中使用双侧胸廓内动脉(BITA)相较于使用单侧胸廓内动脉(SITA)的临床结局(全因死亡)优效性,David Taggart等学者在15年前发起了ART(Arterial Revascularization Trial,ISRCTN46552265)研究。它是这一领域目前为止样本最大(3102例)、随访最长(10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其设计方案于2006年发表[2]。ART研究于2007年完成了全部3102例入组随机(SITA组1554例,BITA组1548例),受试者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印度、意大利、波兰和英国,北美和中国均没有参加。

ART研究设计者坚持使用全因死亡作为唯一的主要终点。这无疑是最“硬”的临床终点,体现了研究设计者对科学精神的执着;然而,这也将增加研究执行的难度(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更长的随访时间)。当时的研究设计主要基于回顾性研究meta分析:单侧胸廓内动脉组(SITA)的10年全因死亡率为25%,而双侧胸廓内动脉组(BITA)的10年全因死亡率为20%(即绝对减少5%的全因死亡率,相对危险度减少20%)。应该说,研究设计者对BITA的优势是充满信心和期待的。

该研究30天和1年结果于2010年发表European Heart Journal[3]:术后30天全因死亡率SITA组1.2%(18/1548) vs BITA组1.2%(19/1537),说明围术期死亡率控制良好,两组无显著差异。但是需二次手术清创重建的胸骨并发症发生率SITA组为0.6%,BITA组为1.9%,即BITA有近3倍的风险。对这一现象的传统解释是,胸廓内动脉是供应胸骨血液的重要血管,获取SITA不太会影响胸骨血供和胸骨切口的愈合,而获取BITA理论上会更严重地影响胸骨血供和胸骨切口的愈合。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SITA组为2.3%(36/1540),BITA组为2.5%(38/1529),两组无显著差异。因为随访时间还短,这些结果并不奇怪。

ART研究5年结果于2016年发表于NEJM[4]:术后5年全因死亡率,BITA组8.7% vs SITA组8.4%,HR 1.04;95% CI,0.81-1.32,P=0.77), 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5年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的复合终点,BITA组为12.2%,SITA组为12.7%,两组也无统计学差异。也就是说在术后5年时,BITA尚完全没有显示出相较于SITA的生存获益优势。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公布后,学者们开始对研究的设计和实施细节开展了谨慎的再审视。当然,当时也有比较乐观的学者认为,从既往的回顾性研究数据上看,BITA相较于SITA的生存获益要到术后7-10年才显现,所以期待继续随访至10年的最终结果。

现在,ART研究的10年最终结果来了[5],其随访率高达98%。术后10年全因死亡率:BITA组20.3%(315/1548)vs SITA组21.2%(329/1554);HR 0.96;95% CI,0.82-1.12,P=0.62,无统计学差异。10年复合终点(死亡、心梗和脑卒中)发生率:BITA组24.9%(385/1548)vs SITA组27.3%(425/1554);HR 0.90;95% CI,0.79-1.03,也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在包括是否合并糖尿病,年龄是否>=70岁,是否使用体外循环,是否使用桡动脉(RA),桥血管数是否>=3根,左室射血分数是否>=50%等各项预设的亚组分析中,这些亚组分析结果均与主要结果一致(即均无明显差异)。

ART是一个优效性检验设计而结果阴性的RCT,但对其阴性结果的解读应该慎重。究竟是BITA本身其实就没有优势,还是因为其他因素?研究发起者Taggart本人在2018 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胸心外科学会(ESC/EACTS)年会上认为,BITA事实上是有优势的。NEJM随刊述评客观地评价了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倚”[7]。

首先,BITA技术难度更高,对外科医生是个挑战,研究设计时设定的手术医生的经验资质条件(>=50例双侧胸廓内动脉手术经验)较低。结果随机到BITA组的受试者最终有16.4%因外科医生的因素(常常是获取BITA失败),实际上使用了SITA(即方案交叉违背),这无疑会缩小随机化应该显现的两组疗效本身差异。

其次,由于研究设计时的历史局限,没有考虑到RA桥血管的潜在干扰因素,结果随机到SITA组的受试者最终有约21.9%使用了RA桥血管,相应的随机到BITA组的受试者最终有约19.6%使用了RA桥血管。而2018年发表于NEJM的RADIAL研究证实,RA桥血管可以在SITA基础上,显著改善5年临床预后(复合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梗、卒中、再次血运重建)。所以,RA桥血管很可能会更大程度上改善随机到SITA组的受试者临床生存,从而缩小与BITA组的疗效差异。

再次,还有或许不应该称为“缺陷”,反而应称为“进步”的干扰因素:研究设计至今,CABG术后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学有了长足进展。ART研究中CABG术后二级预防使用率超过了既往所有涉及CABG人群的大型RCT(10年时抗血小板/抗凝使用接近100%,他汀使用90%,β受体阻滞剂使用74%,ACEI/ARB使用72%)。药物二级预防改善了包括整个CABG人群的远期预后,包括减少全因死亡;而这个进步也会潜在地缩小两组的疗效差异(事实上SITA组的10年死亡率21.2%,远低于研究设计假设的25%)。

最后,研究者对数据按实际治疗的事后再分析提示[8],多支动脉桥组(BITA/SITA+RA)相较于单支动脉桥组(SITA),显著减少了10年全因死亡(校正HR,0.81;95% CI,0.68-0.95)。当然必须强调,这样的按实际治疗的事后分析破坏了随机性,属于观察性分析。

ART研究发表后,学界普遍认为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 使用BITA的CABG可能更适合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以及有选择性(较年轻,胸骨并发症低危)的患者,在这两个前提满足下,有理由期待BITA较SITA更好的临床结果。

2. 观察性/回顾性研究数据存在不可避免的偏倚,还是要坚持通过RCT研究,获取更坚实的循证依据。

3. 方案交叉违背(crossover)是RCT研究的“大敌”。不严格的研究随机化方案执行,足以让一个耗时15年无数人的努力化为一个“充满争议”的结果。

4. RCT研究是一个需要极大投入的系统工程,要用5年、10年这样的时间跨度来设计、执行一个好的研究。

当然,学界对“桥”的探索研究从来没有停止。ROMA(Randomization of Single vs Multiple Arterial Grafts,NCT03217006)研究[9]是一项比较多支动脉与单支动脉桥的前瞻性、事件驱动、随机、对照、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已经启动,期待能为“动脉桥”提供信服的循证科学依据。

专家介绍

赵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心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全国常委,上海市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全国常委、冠心病外科学组主委和心力衰竭外科学组副主委,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会长;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国际会员,国际微创心脏外科协会(ISMICS)会员。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近年来,独立发起牵头国内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2项,作为中国区主要研究者牵头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1项。2018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A发表SCI论著1篇。另牵头/共同牵头撰写中国冠状动脉外科专家共识3部。

朱云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主治医师,并负责临床研究工作。曾获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Lilihei奖,美国心脏协会(AHA)“国际青年研究者奖”。欧洲胸心外科协会(EACTS)国际会员。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上海市市级临床研究课题1项,作为主要执行研究者参与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9项。作为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3篇(其中JAMA 1篇)。

朱嘉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住培基地住院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以共同第一作者于2018年度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壁报交流论著摘要,并被Circulation增刊收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57101, encodeId=9db2135e1018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0702e84b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R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784, encryptionId=b0702e84b9, topicName=AR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4c37265, createdName=zhaojie88, createdTime=Wed Feb 20 05:35:00 CST 2019, time=2019-02-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9-02-20 zhaojie88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性别是否能够影响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式?

女性通常被认为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危险因素,并被纳入多个心脏手术风险评估评分的不良预后因素。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旨在调查性别和CABG对缺血性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长期益处的关系,受试对象为入选前瞻性STICH试验(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研究)人群。研究者们随机将1212名(148名[12%]女性和1064名[88%]男性)冠状动脉疾病和左心室射血分数≤35

Sleep Med:睡眠呼吸暂停与CABG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睡眠呼吸障碍(SDB)可能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心肌复极化异常具有相关性,可增加CABG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Heart: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

由此可见,与PCI相比,CABG与A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应评估AHF患者适当的血运重建策略。

Circulation:不完全血运重建的CABG患者5年期生存率较低

此前,德国一项针对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患者的随访研究(GOPCABE)结果显示,患者术后30天和1年的死亡、卒中、心肌梗死、新增肾脏替代治疗或重复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无显著差异。之后,研究人员继续对该试验进行了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并于近期将研究成果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

NEJM: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中桡动脉移植物和隐静脉移植物疗效比较

由此可见,与使用隐静脉移植物相比,使用桡动脉移植物进行CABG可以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并在5年的随访期间具有更高的通畅率。

ESC2018丨ART研究十年结果速递:多支病变的CABG,双侧还是单侧乳内动脉移植?

对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一般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多选择采用单侧乳内动脉(ITA)加大隐静脉作为移植物。虽有研究提示,与单侧ITA相比,采用双侧ITA行CABG有助于降低长期死亡率,但受技术、潜在风险及缺乏RCT证据的影响,双侧ITA的应用率仍较低。ESC 2018年会上,英国牛津大学David Taggart教授公布的ART研究十年长期随访结果,无疑为多支血管CAD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