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Stroke:万万没想到!未成年人也会中风,而且死亡率是常人10倍!

2021-12-1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小儿缺血性卒中后的长期死亡率增加,甚至在20年后,神经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卒中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通过科普宣传大家对它的认识逐步提高。但在不少人的印象里,似乎脑卒中是老年人的专利,但其实,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儿童也可以发生脑卒中。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次是脑动脉瘤破裂和脑动静脉畸形。其中,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引起的脑卒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它常常发生在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儿童身上,其中大约有1/5的病人是在15岁以前发病。

缺血性脑卒中是成人死亡的一个常见原因,然而,小儿缺血性脑卒中后的死亡率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探讨。为了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儿及其一级亲属的长期和特定原因的死亡率,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妇女和儿童健康部神经儿科的专家开展了研究,结果发表在Stroke杂志上。

通过瑞典全国范围内的登记,该研究确定了1606名小于18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及其一级亲属(n=5714)。将每个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10个年龄、性别和居住县相匹配的参考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主要将缺血性脑卒中患儿的一级亲属与参考者的一级亲属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1327名缺血性中风儿童在事件发生后一周是否仍然活着。使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计算了小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总体和病因特定的死亡风险。

结果显示,头6个月的死亡率为40.1/1000人年(95%CI,24.7-55.6),而对照组为1.1/1000人年(95%CI,0.3-1.9)。总的死亡风险是普通人的10倍(HR=10.8;95% CI,8.1-14.3),并且在20年后仍然升高(HR=3.9;95% CI,2.1-7.1])。

缺血性卒中患儿死于神经系统疾病(HR=29.9 [95% CI, 12.7-70.3])、心血管疾病(HR=6.2 [95% CI, 1.8-22.2])、癌症(HR=6.5 [95% CI, 2.6-15.9])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HR=49.2 [95% CI, 5.7-420.8])的风险均增加。与缺血性卒中患儿的一级亲属相比,其死亡风险增加(HR=1.21[95%CI,1.05-1.39]),兄弟姐妹(HR=1.52[95%CI,1.09-2.11])和缺血性卒中>28天患儿的亲属(HR=1.23[95%CI,1.06-1.42])风险最高。

随访期间患儿与对照组的死亡率

综上,小儿缺血性卒中后的长期死亡率增加,甚至在20年后,神经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Long-Term Mortality in Children With Ischemic Stroke: A Nationwide Register-Based Cohort Study. Stroke. 2021;0:STROKEAHA.121.03479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颈动脉夹层与青年脑卒中:请保护好你的脖颈!

颈部动脉夹层是青年卒中重要原因,介绍其发病机制、分类,阐述发病年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症、环境诱因、基因等),还涉及症状、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参考诸多文献。

30岁小伙突发脑梗,替奈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机械取栓恢复良好!

30 岁男性工作中突发卒中,经检查评估后溶栓及桥接介入治疗,术后用药并复查,文中详述诊治过程及用药方案。

Annals of Neurology:孟德尔基因突变分析提示这些基因可能会导致早发型脑卒中

在年轻的中风人群中,15个孟德尔中风基因的CRGVs可能并不少见。

Stroke:青少年高血压与青年卒中相关

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过去20年中增加了75%。青少年高血压与成年早期卒中,特别是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

Stroke:年纪轻轻就卒中,原因究竟为何?

识别卒中的危险因素和原因是优化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关键。

 Neurology:青年卒中的触发因素:一项病例交叉研究

年轻人卒中的原因与老年人不同。研究发现,饮用可乐、剧烈体育锻炼、性活动、非法药物使用、发热和流感样疾病是年轻人卒中的潜在触发因素,并发现与不同病因亚组相关的触发因素的类型和数量存在差异。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