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发布会隆重召开,权威专家解读共识要点
2022-05-16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基于“2020版专家共识”内容,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室性早搏治疗、推荐证据级别为IIa类推荐,A级证据,以及其他相关研究证据成果支持,此次“共识(基层版)”再次推荐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室性早搏的治疗。
导语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等组织共同主办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以下简称“共识(基层版)”]发布会在线隆重召开。
“共识(基层版)”充分参考《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简称“2020版专家共识”)相关内容,科学权威、突出实用,更加贴合中国国情和基层医疗的实际。适合基层医院规范化防治室性心律失常的需求,对基层医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基于“2020版专家共识”内容,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室性早搏治疗、推荐证据级别为IIa类推荐,A级证据,以及其他相关研究证据成果支持,此次“共识(基层版)”再次推荐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室性早搏的治疗。
科学指导临床实践,“共识(基层版)”推进我国基层医师诊疗水平提升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未解决的问题,在基层医院也非常常见,既有良性心律失常,也有引起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需要重视。“共识(基层版)”发布后,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宣传、推动和落实共识,使其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让患者获益。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室性心律失常的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我国各地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存在差距,“共识(基层版)”的制定和发布将对提高基层医师的诊疗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评估和处理对于心内科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具有挑战。曹克将教授带领一批国内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编写了“共识(基层版)”,让基层医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常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综合评估、治疗、管理,提高诊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技术和水平。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共识(基层版)”围绕更好地提升基层卫生工作者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全程管理展开,针对性非常强,同时有利于推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分级诊疗、贯彻同质化管理。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景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共识(基层版)”是基层医师的福音,更加适合来自基层的医务人员临床应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基层医院医师的室性心律失常诊疗水平。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各地市县医疗水平不同,“共识(基层版)”能为我国心律失常诊疗规范化、同质化、程序化的进展做出很大贡献。
面向基层、突出实用,“共识(基层版)”聚焦临床实际需求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介绍到,“共识(基层版)”在“2020版专家共识”基础上编写而成,其核心价值就是让基层医师了解室性心律失常如何诊断和处理,并对没有条件治疗的患者进行转诊。
曹克将教授总结了“共识(基层版)”的三个特点:
一、篇幅精简,内容紧凑
“共识(基层版)”篇幅仅为2020版共识的1/3。为了让基层医院的医师能够较容易地掌握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治,“共识(基层版)”重点介绍了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危险分层、诊断与治疗,内容较2020版共识简明扼要,全文以表格和流程图为主,参考文献明显减少(由原来的410篇减少至15篇)。
二、立足基层,实用性强
药物治疗方面,基层医院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上级医院相同。包括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维拉帕米、索他洛尔、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曹克将教授提到,基层医师要警惕胺碘酮的滥用,胺碘酮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疗效虽明显,但同时又有较大的副作用,使用前要权衡利弊。
同时,曹克将教授介绍,《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将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早列为IIa类推荐,A级证据,指出:“对于未合并或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症状性室早患者,可考虑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共识(基层版)”充分参考《2020室
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使用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室性早搏的治疗。多项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治疗各类室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有重要价值。
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除颤器、导管消融、外科手术治疗、去交感神经方法等,一些较为复杂的治疗手段如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可穿戴式除颤器(WCD)等,基层医院尚不能广为开展,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
三、与时俱进,紧跟国际
目前,国内外缺少药物相关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专家共识和指南,“共识(基层版)”参考《2020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药物性心律失常》,新增加“药物相关性心律失常”部分,立足国内现状,紧跟国际标准。
减少室早数量、改善症状,参松养心胶囊再获共识推荐
“共识(基层版)”指出:“参松养心胶囊经国内多个随机、双盲对照的多中心临床实验证实,其可有效减少室早数量,改善室早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对于心功能不全伴室早和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室早的患者,其不仅可以减少室早数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与提高窦性心率6-12次/分钟。”“共识(基层版)”推荐参松养心胶囊用于室早的治疗,主要基于多项严谨的循证研究结果。
参松养心治疗室早的循证研究[1]显示,对于室性早搏患者,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降低室早次数、改善患者症状,无论患者是否合并结构性心脏病。
参松养心治疗心衰伴室早的循证研究[2]则表明,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早的患者,参松养心胶囊在减少室早发生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而另一项参松养心治疗窦缓伴室早的循证研究[3]证实,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室早的患者,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可以减少室早数量,且不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风险,还能有限地提高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率。
据了解,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首个开展抗心律失常循证医学研究的中成药。多年来在心律失常领域已开展了六项循证医学研究,积累了大量循证证据。2020年1月,以参松养心胶囊相关研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还曾荣获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家解读,“共识(基层版)”为基层临床工作提供权威参考
江苏省人民医院张凤祥教授:室性早搏的诊断和处理
室早治疗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导管消融。一般治疗方面,对室早负荷<10%或室早<10000次/24 h的无症状低危患者,需要告知其室早的良性特征,消除患者的顾虑,并嘱其避免过量饮酒、浓茶或咖啡等,同时对可逆性因素如低钾血症、感染等进行积极纠正。
药物治疗方面,对于无结构性心脏病室早患者,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于结构性心脏病室早患者,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美西律治疗,不推荐胺碘酮用于室早患者。对于室早患者,共识推荐使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
导管消融治疗是室早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共识(基层版)”推荐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无结构性心脏病症状性室早首选导管消融治疗;对于非流出道起源以及结构性心脏病症状性室早,如果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也可采用导管消融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推荐转诊至有条件的上级医院行导管消融治疗。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明龙教授: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处理
室性心动过速分为非持续性室速(NSVT)、持续性单形性室速(SMVT)以及持续性多形性室速(PMVT)。非持续性室速如出现晕厥考虑将其归为持续性室速,运动试验有重要诊断意义。持续性单形性室速诊断时优先考虑无创检查,有创检查则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缺血性心肌病合并SMVT引起ICD频繁放电且反复发作可考虑将导管消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持续性多形性室速易蜕变为室扑或室颤,风险较高,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杨兵教授:室扑和室颤的诊断和处理
室颤、室扑是一类致死性心律失常,其预后取决于有无基础心脏病以及抢救的及时性,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在治疗方面,当评估发生致死的风险较高时,应在严密的心电监护下紧急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经过有效的初步抢救以后,应在有保护的前提下转送到上级医院,完善患者后续诊疗。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艳敏教授: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期有5条需遵循的总原则,分别是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纠正病因和诱因,衡量获益与风险,兼顾治疗与预防,遵循在急性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在急性期处理过程当中,改善血流动力学是急性期处理最重要的目标,同时要兼顾基础疾病诱因和心律失常的处理,识别心律失常的性质,正确地去选择药物以及非药物的处理方式。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洪奎教授: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
“共识(基层版)”中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章节是在《2020年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其他心律失常指南编撰的。洪奎教授强调遗传性心律失常属于疑难杂症的范畴,在基层处理有一定的难度,一般需转诊至上级医院。因此,作为基层医师,关键要识别遗传性心律失常心电图以及其诊断标准。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柯萍教授: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既往有室速病史的女性患者,妊娠期室速复发风险明显增加。陈柯萍教授提到,对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推荐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急性期的处理。妊娠期患者出现持续性室速,无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均推荐电转复。第二方面是慢性期管理。如有明确ICD植入指征,推荐妊娠前进行ICD植入术。对有严重临床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特发性室速妊娠期女性,推荐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或维拉帕米预防。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药物性室性心律失常
国内外尚缺乏药物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专家共识、指南,本次药物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主要以表格形式展现,希望可以引起基层医师的关注和重视,了解药物可能引起心律失常以及其引起心律失常几率的大小。药物相关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样,治疗上首先要立即停用相关药物,权衡利弊,注意血液动力学是否稳定。
总结
曹克将教授在总结时指出,目前我国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配备较之医技力量还相对较弱,对于一些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处理,尤其在应用现代化非药物治疗手段方面尚待掌握与提高。希望“共识(基层版)”能够为基层医师在室性心律失常诊断和处理能力方面的水平提升提供帮助,规范诊治流程,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死亡率,惠及广大基层患者。
[1]ZOU Jian-gang,ZHANG Jian,JIA Zhen-hua,CAO Ke-jiang.Eval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songyangxin capsule on treating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1(01):76-83.
[2]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song Yangxin Capsules on Heart Rhythm and Function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Frequent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mplexes: A Randomized,Double-blind,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7,130(14):1639-1647.
[3]Zhang F, Zou J, Cao K,et al.Acute Efficacy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Frequen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Sinus Bradycardia: Results from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9 Mar 4;2019:3917282.doi: 10.1155/2019/3917282. PMID: 30949218; PMCID: PMC642541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中国专家共识#
98
#专家共识#
67
#发布会#
0
#专家解读#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