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去神经心肌可预测心脏猝死风险

2013-08-23 Medlive 爱唯医学网

据第18届世界心脏病大会(WCHD)上报告的一项历时4年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心脏病发作后的去神经心肌量可预测心脏猝死的几率及是否需要使用置入式除颤器(ICD)。这项研究旨在更好地预测除颤器的潜在受益者,其招募的患者大部分在基线时都已接受了初次血运重建,并且都符合使用除颤器的条件。总体而言,受试者年龄均在65岁左右,左室射血分数约为26%,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心力衰竭;人口学特征不因是否满

据第18届世界心脏病大会(WCHD)上报告的一项历时4年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心脏病发作后的去神经心肌量可预测心脏猝死的几率及是否需要使用置入式除颤器(ICD)。

这项研究旨在更好地预测除颤器的潜在受益者,其招募的患者大部分在基线时都已接受了初次血运重建,并且都符合使用除颤器的条件。总体而言,受试者年龄均在65岁左右,左室射血分数约为26%,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心力衰竭;人口学特征不因是否满足研究的终点而有显著的差异。主要研究者、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医学与生物医学院院长Michael E. Cain博士及其合作者发现,对于符合使用ICD条件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而言,去神经心肌量可预测猝死,该指标独立于较多的传统终点,比如B型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以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脏病分级。因此,分子影像学或可改善当前ICD候选者的风险分层。

在左室去神经心肌超过33%的心肌梗死后患者中有30%发生心律失常性死亡,或在心脏病发作的4年内因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240次/分)而导致发生除颤器放电(对于已发生这类事件的患者而言);平均每年约有6.7%的患者满足这些终点。相比之下,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测评估心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类似物的反应时发现,在左室去交感神经量<22%的患者中仅有5%满足那些终点,而左室去神经量介于22%~33%的患者中有约10%如此;试验中去神经心肌发生心脏骤停的危险比为3.5(P=0.001)。204例心肌梗死后患者中有33例在试验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性死亡或出现除颤器放电。使用去神经量并结合以下3项其他因素时对心脏猝死的预测效果更好: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增加,肌酐>1.5 mg/dl,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另外,无其中任一危险因素的患者4年无事件生存率约为98%,而有1项危险因素者约为85%,有≥2项者为50%。梗死或冬眠心肌量不能预测心脏骤停。

左室射血分数是目前已得到证实的较好指标,但这项指标以及其他许多经尝试的方法阴性预测准确度(而非阳性预测准确度)较高,因此有可能会给不需要除颤器的患者置入除颤器。但就目前而言,上述结果可能是从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到真正运用去神经决定疗法的一次飞跃。

Cain医生报告称无相关利益冲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42902, encodeId=544315429028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93d681e1f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猝死风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8171, encryptionId=a93d681e1ff, topicName=猝死风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921913505832, createdName=ms3323097325231039, createdTime=Sun Aug 25 04:02:00 CST 2013, time=2013-08-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多项指标与先心病心脏猝死相关

  9月18日《循环》杂志(Circulation)在线发表一项关于先心病成年患者心脏猝死的研究,结果提示,先心病(CHD)成年患者发生心脏猝死(SCD)的相关临床指标范围较广,其中包括系统性右室功能。此外,即使轻度心脏受损的患者也有发生SCD的可能性。   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对象为已确诊或推测因心律失常猝死的患者。根据诊断、手术类型、年龄和性别给每1例患者匹配2例病例对照。3个数据库中共有2

EHJ:生物标志物有助心脏猝死风险分层

  意大利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3 mg/L与心脏猝死(SCD)或快速室性心律失常(VT/VF)无相关性,但为心衰死亡率的有效预测因素。生物标志物与临床标志物一起可对2年死亡率进行良好的危险分层。论文于2012年1月26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o Heart J)。   心肌梗死后伴有SCD风险的患者可接受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但目前尚不清楚血浆生物标志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