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细胞中的这个“小物体”,99%的人没见过……

2020-05-01 霍宇星 王艳霞​ 检验医学网

患者于消化科门诊就诊,女性,48岁,初步诊断为消化不良

案例经过

今日上午,我坐在电脑前,如往常一样,仔细、认真的审阅每一例血细胞分析结果,突然,有一例血细胞分析结果映入眼帘:血小板89×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4.6。

查看血小板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这提示我此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且从血小板直方图显示血平均小板体积增大,首先我考虑会不会是由于血小板聚集导致?我仔细查看了患者的血液,并未见到有明显的凝集,也有可能是几个血小板聚集在一起,随即,我查看了迈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结果,没有异常报警提示,如下图:

以上图片说明患者的血液无血小板聚集,我翻阅了患者的病例,患者于消化科门诊就诊,女性,48岁,初步诊断为消化不良,门诊医师给与其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复查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其结果显示: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大致了解了患者病情,凭借我多年经验,虽然仪器未提示有异常,但是我还是怀疑血小板可能有异常,为了排除疑惑,我在迈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了推片。十五分钟之后,推片结束,在高倍镜下发现血小板减少,易见大血小板,可见血小板直方图所示的翘尾现象,其原因为大血小板所致,我继续浏览全片,当我仔细观察中性粒细胞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见不规则的浅蓝色包涵体,如下图:

如图所示,粒细胞中可见淡蓝色包涵体,形状不规则,有纺锤形、柳叶形等形状,位置靠近细胞边缘,每一个粒细胞中有1条或者2条。

此时,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种疾病介绍,我翻开了书,这种疾病名称为:May-Hegglin异常(MHA)。本病非常少见,且不易被发现,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为MYH9突变,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和粒细胞包涵体三联征,且患者有出血倾向。患者粒细胞中的浅蓝色不规则形状的包涵体,类似于“杜勒小体”,呈纺锤形、长条形或者新月形等,每个粒细胞中大多含1条包涵体,少数可含2-4条不等,除了中性粒细胞外,在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中也可以见到同样的包涵体。

经过对疾病的了解,我联系了患者,追问病史,患者于25岁怀孕生产时曾行血细胞分析检查,当时发现血小板减少,但是未进一步查明原因。遂又询问其家族史,患者孙子有血小板减少病史,余无异常。并且对患者同胞姐姐进行了血细胞分析检测及推片,未发现异常。我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了我的想法,建议其到上级医院行相关的基因测序检测,患者考虑后放弃行相关检查。MuzannarAM等人表示在临床上,大多数MHA患者的女性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即使偶尔发现,也不需要治疗。

经验总结

本病粒细胞中包涵体易与杜勒小体混淆,其鉴别点如下:

1、杜勒小体体积较小,常成圆形、椭圆形界限不清楚的云雾状,而MHA包涵体较清晰,界限清楚并相对有型(刚开始看片的时候,我就将本包涵体误认为杜勒小体,仔细观察后发现并不一样)。

2、当患者感染时杜勒小体常伴有粒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固缩等粒细胞中毒表现,且一般无巨大血小板出现,当感染控制后杜勒小体就会消失;而MHA患者的包涵体会终身存在。

自我反思

在观察本例患者血片时,我差点就忽略了粒细胞中的包涵体存在,只在意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这种特殊形态的存在,这使我反思了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全面观察,且要自我提升,如若没有看过这个疾病介绍,可能也将此包涵体误认为杜勒小体,往其他方面想了。所以当遇见血细胞分析出现血小板减少,MPV增大时,进行推片镜检不仅要观察血小板的数量和大小,也要观察其他细胞形态,以免漏诊。

学无止境,在从医的路上,这个词语显得更加的重要,我们不要自我满足,无论是新的工作人员还是工作了多年的人员,都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的进修,这样才能尽量的不会误诊、漏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82784, encodeId=6f0b382e8400, content=细心,用心,有心!,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c7ec5323644, createdName=148b3bb2m36暂无昵称, createdTime=Wed May 13 18:42:22 CST 2020, time=2020-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82385, encodeId=72f33823850c, content=非常好的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43a21971117, createdName=njwbhuang, createdTime=Fri May 01 08:44:01 CST 2020, time=2020-05-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0-05-13 148b3bb2m36暂无昵称

    细心,用心,有心!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82784, encodeId=6f0b382e8400, content=细心,用心,有心!,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c7ec5323644, createdName=148b3bb2m36暂无昵称, createdTime=Wed May 13 18:42:22 CST 2020, time=2020-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82385, encodeId=72f33823850c, content=非常好的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43a21971117, createdName=njwbhuang, createdTime=Fri May 01 08:44:01 CST 2020, time=2020-05-0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0-05-01 njwbhuang

    非常好的分享!

    0

相关资讯

Blood:酪氨酸激酶Chk、Csk和磷酸酶PTPRJ相互作用调控血小板数量

中心点:Chk、Csk和PTPRJ是血小板中SFKs的主要调节因子,在维持血小板计数中起关键作用。SFKs可通过磷酸化其激活环或C末端抑制酪氨酸残基来自动调节其活性。摘要:Src家族激酶(SFKs) Src、Lyn和Fyn对血小板活化均至关重要,还参与巨核细胞(MK)的发育和血小板的产生。血小板SFKs受C末端Src激酶(Csk)抑制,Csk可使C末端保守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SFKs还可被受体型酪

Blood:GPIbα或可作为抗GPIbα抗体诱导型ITP的生物标志物

抗GPIbα抗体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和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反应机制与抗体剂量的不同而不同。用抗GPIbα抗体靶向巨噬细胞可产生表面GPIbα表达减少的血小板。

Blood:研究揭示血小板生成调控新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刘俊岭课题组等首次揭示了酰基甘油激酶(AGK)在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并提示靶向 AGK 与酪氨酸蛋白激酶(JAK2)的相互作用,既可以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也可以用

Blood:血小板糖蛋白VI通过与癌细胞Galectin-3互作促进转移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在结肠癌和乳腺癌转移中起主要作用,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糖蛋白VI(GPVI)是一种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的血小板特异性受体,可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基础的激活模体(ITAM)信号触发血小板激活,进而调控多种功能,包括血小板黏附、聚集和促凝活性。GPVI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抗血栓靶点,因为它的抑制作用在动脉血栓形成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且对止血作用很小。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

Blood:稳定血栓的形成不需要血小板片状伪足的参与

在血小板扩散过程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快速重排,形成丝状伪足和片形伪足。片形伪足在血栓形成和稳定性的作用充满争议。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家族verprolin-同源蛋白(WAVE)调节复合物,已被证实在其他细胞中可通过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Arp2/3)复合体增强肌动蛋白成核驱动片状伪足形成,可被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Rac1)与WAVE复合物亚单位胞质脆性X智力迟钝1-相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