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pheumatol:皮下予以Anifrolumab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2020-11-24 Nebula-Qin 网络
Anifrolumab是一种靶向1型干扰素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自身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下予以Anifrolumab治疗SLE的药效学、药代学、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Anifrolumab是一种靶向1型干扰素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自身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既往3期试验表明,在SLE的标准治疗方案中加入Anifrolumab(300 mg,静滴,1/4周)可减少疾病活动性和糖皮质激素用量。鉴于患者可能会觉得皮下给药比静脉用药更方便,研究人员对通过皮下注射Anifrolumab治疗SLE、活动性皮肤病和高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的患者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安全性和疗效进行评估。
该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为对照的2期试验,招募18-70岁的具有高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的、CLASI活动评分≥10分的SLE患者。按3:1:3:1将受试者分成4组,分别在标准治疗之外接受皮下注射Anifrolumab 150mg或300mg或对应的安慰剂。
2017年3月14日-2017年10月26日,共招募了36位患者,其中14位接受了150 mg的Anifrolumab、13位患者接受了300 mg的Anifrolumab、9位患者接受了安慰剂。Anifrolumab 150 mg组中有两位患者被排除药代动力学分析。Anifrolumab 150 mg组有10位(71%)、300 mg组有10位(77%)、安慰剂组9位(100%)患者完成了为期52周的治疗。
12周时,Anifrolumab的平均每剂量血清水平大于用药剂量比例(150 mg组 19.82 μg/mL [SD 15.01]、300 mg组 60.28 μg/mL [43.66]),药代动力学非线性关系。12周时,150 mg组和300 mg组的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的中和比例均高于安慰剂组(88.0% vs 90.7% vs 18.5%);两实验组中和率超过75%的患者也远远多于安慰剂组(67% vs 77% vs 11%)。
接受Anifrolumab治疗的27位患者中有23位(85%)至少发生过一例不良反应,安慰剂组9位患者中有7位(78%)。最常见轻中度不良反应。6位(22%)Anifrolumab治疗的患者发生过重度不良反应,安慰剂组没有。Anifrolumab组有3位、安慰剂组有1位患者报告了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无治疗相关死亡。
综上,有中重度皮肤表现的SLE患者每两周皮下注射一次Anifrolumab,具有超过剂量比例的非线性药代动力学,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中和了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该研究的安全性结果与既往静脉用药的一致,支持Anifrolumab通过皮下给药方式来治疗SLE。
原始出处:
Prof lan N Bruce, et al.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and safety of subcutaneous anifrolumab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ctive skin disease, and high type I interferon gene signature: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study. The Lancet Pheumatology. November 20, 202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中文名字叫什么
0
#mAb#
83
#IFR#
86
#系统性#
86
#Lancet#
0
筛选条件要求具有高I型干扰素基因特征的、CLASI活动评分≥10分的SLE患者,所以例数不多吧
140
入组太少了吧,没啥说服力
119
入组人数好少
101
#狼疮#
85
#红斑#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