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中国医学科学院马雁冰最新ACS Nano:工程化的细菌仿生囊泡重编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固有和适应性的抗肿瘤免疫

2024-02-24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表面高表达IFN-γ的细菌仿生囊泡(BBV)。

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重要细胞群,在宿主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识别和清除病原体,通过分泌细胞因子、酶等因子塑造炎症反应,并作为抗原提呈细胞调节适应性免疫反应。肿瘤中浸润的巨噬细胞,被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TAMs是肿瘤微环境(TME)中最丰富和最具可塑性的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来自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数据显示TME中的TAMs多为促肿瘤的M2表型,在促进肿瘤进展、转移和治疗抵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M2 TAMs在促进肿瘤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直接或者间接的限制了目前很多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的疗效。因此,TAMs已经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针对TAMs的免疫治疗策略主要包括(1)抑制TAMs的招募;(2)在TME清除TAMs;(3)将M2 TAMs重编程为M1 TAMs。考虑到TAMs在TME中的丰度和可塑性,将TAMs从促肿瘤M2表型重编程为抗肿瘤M1表型是一种更有前景和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然而,开发一种有效的策略仍然具有挑战性。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马雁冰研究员在《ACS Nano》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Bacterial Biomimetic Vesicles Reprogram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and Remodel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Promote Innate and Adaptiv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的研究论文。

图片

本文要点

该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表面高表达IFN-γ的细菌仿生囊泡(BBV)。IFN-γ在BBV表面的荷载量高达39.7%,远远高于工程化细菌自然释放的细菌外膜囊泡(OMVs)表面的IFN-γ含量,同时IFN-γ BBV具有纳米化的脂质结构并保留了亲本细菌来源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

在体外BMDMs和Raw264.7细胞重编程实验中,通过转录组测序和信号通路验证,显示IFN-γ BBV利用表面暴露的IFN-γ和PAMPs激活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将M2表型的巨噬细胞(高表达CD206)重编程为M1表型(高表达CD86),上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MHC分子的表达,并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释放一氧化氮(NO)杀伤肿瘤细胞。

紧接着,该团队分别在TC-1宫颈癌和CT26结肠癌荷瘤小鼠评估IFN-γ BBV的抗肿瘤效应。一方面,IFN-γ BBV利用其高效的肿瘤靶向能力,静脉注射后成功地将M2 TAMs重编程为M1 TAMs,并释放NO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另一方面,作为抗原递呈细胞,重编程后的M1 TAMs通过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和抗原呈递,将肿瘤抗原通过MHC分子呈递给T细胞,协同巨噬细胞释放的IL-12促进TME中的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并抑制免疫抑制性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反应,下调了调节性T细胞(Tregs)的比例,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凋亡,重塑了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最终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重要的是,体内巨噬细胞耗竭实验显示IFN-γ BBV的抗肿瘤作用显著依赖于巨噬细胞。在体内巨噬细胞耗竭之后,IFN-γ BBV诱导的针对肿瘤新抗原的Th反应和CTL反应显著下调,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弱。这些数据表明IFN-γ BBV的抗肿瘤作用和引发的CTL反应极大程度是巨噬细胞介导的。此外,原位4T1乳腺癌模型作为一种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敏感的“冷”肿瘤,通过IFN-γ BBV对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重塑后,使得4T1乳腺癌对PD-1mAb治疗敏感,这种组合式的治疗能够显著抑制原位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总的来说,凭借其表面暴露的IFN-γ和PAMPs,IFN-γ BBV具有强大的TAMs重编程能力,可重塑TME,将“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促进固有免疫和适应性的抗肿瘤免疫,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图片

图1 工程化的细菌仿生囊泡重编程TAM重塑肿瘤微环境和促进抗肿瘤反应的示意图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nano.3c0698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9146, encodeId=9d792189146d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8bc556344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抗肿瘤免疫#</a> <a href='/topic/show?id=ddcc945e5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IFN-γ#</a> <a href='/topic/show?id=8aae1115009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细菌仿生囊泡#</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457, encryptionId=ddcc945e53, topicName=IFN-γ), TopicDto(id=55634, encryptionId=f8bc556344d, topicName=抗肿瘤免疫), TopicDto(id=111500, encryptionId=8aae11150094, topicName=细菌仿生囊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Feb 24 19:12:36 CST 2024, time=2024-02-2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ell子刊:刘星吟团队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吲哚-3-乳酸的抗肿瘤免疫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植物乳杆菌及其衍生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ILA)通过改变染色质的可及性增强CD8+T细胞抗结直肠肿瘤免疫的表观遗传学新机制。

Cell Research:生命中心董晨研究组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2017年7月,生命中心董晨研究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Inhibition of the B7-H3 immune checkpoint limitstumor growth by enhancing cytotoxic lymphocyte func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免疫检查点B7-H3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负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CLIN CANCER RES: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可以增强PD-1/PD-L1通路阻滞抗肿瘤免疫反应

PD-1/PD-L1通路抑制可以有效治疗晚期肾细胞癌。但是其结果变化很大,可能取决于宿主因素,包括肿瘤微环境。使用光敏剂WST11的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VTP)可以诱导局部免疫反应。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光动力疗法是否可以增强PD-1通路抑制的局部和系统抗肿瘤反应。

Phytomedicine:甘遂半夏汤调节免疫炎症稳态改善大鼠恶性腹水

在探讨甘遂半夏汤(GBD)对恶性腹水(MA)大鼠的药物作用及其机制。

J immunol:趋化因子调节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

一些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肿瘤浸润的CD8 T细胞的活性能够有延长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细胞移植疗法(尤其是CAR-T疗法)被证明对于黑色素瘤以及淋巴瘤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然而,这一疗法的局限性之一,在于向肿瘤组织浸润的CD8 T细胞数量不足。一些前临床研究表明移植的CTL向肿瘤组织的浸润比例仅有2%,而疫苗接种试验也表明尽管CTL在外周组织中具有明显的活化效应,但其向肿瘤组织的迁移十分低效。肿瘤微

Science:抗肿瘤免疫的线粒体代谢机制

研究发现失去CII会导致通过丙酸盐(succinate)介导的转录和表观遗传学活化,增加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处理和呈递(MHC-APP)基因的表达。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