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BQ.1和XBB新型变异株已传入我国!当其成为优势毒株,“阳康”后还会重复感染吗?重复感染会怎样?

2022-12-26 梅斯头条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奥密克戎BQ.1和XBB新变异株已传入我国,会怎样?

奥密克戎BQ.1和XBB新变异株已传入我国,

未来会如何?

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透露,作为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BQ.1和XBB,已经传入我国。

图片

我国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同时这50个亚分支引起关联的本土病例或者暴发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个省49例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

整个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与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循环。

国际上,在一些欧美国家,BQ.1和XBB已经逐渐显示出它们是优势毒株,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这些国家没有显著增加,这需要随时监测!

从9月6日开始,变异毒株XBB首次出现在新加坡,新加坡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居高不下,并在11月中旬达到峰值,每天新增15000确诊病例左右。也就是说,变异毒株XBB疫情高峰时候的每日新增病例数超过其在BA.5高峰时每天确诊的1万人。

就在新加坡还在疲于应对新毒株XBB的传播时,欧美已经流行起了另一种最新变异毒株BQ.1和BQ.1.1。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数据,BQ.1和BQ.1.1引发的病例目前占美国新冠变异毒株病例的68%左右。

目前国内正在饱受BA.5.2BF.7这两个毒株的困扰,鉴于XBB和BQ.1超强的免疫逃避能力,未来成为国内的优势毒株似乎已成定局,我们所有人都万分急切地想要知道:感染过BA.5.2和BF.7毒株的人在未来这两个新变异毒株流行时,我们还会再感染吗?

Cell:奥密克戎BQ和XBB逃逸能力,强到令人担忧

近期,美国新增的COVID-19病例中约68%由BQ.1或BQ.1.1这两种奥密克戎新亚型引起的。而在新加坡、孟加拉国和印度在内的亚洲国家,奥密克戎新亚型XBB正在掀起新的感染浪潮。

面对BQ.1和XBB较强的攻势,我们需要提前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

2022年12月13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何大一团队在 Cell 发表了题为:Alarming antibody evasion properties of rising SARS-CoV-2 BQ and XBB subvariants 的研究论文。

图片

该研究证实了BQ.1、BQ.1.1、XBB和XBB.1这些奥密克戎亚型具有目前已知最强的逃逸中和抗体的能力,这可能是由于它们额外的刺突蛋白突变导致对疫苗接种产生的中和抗体具有更强的逃逸能力。

图片

这项研究显示,新冠疫苗及感染者血清对BQ.1、BQ.1.1、XBB和XBB.1的中和能力明显下降,包括WA1/BA.5二价mRNA疫苗加强的个体的血清同样如此。

这些人体的血清针对BQ和XBB的中和滴度分别降低了13-81倍66-155倍,这远远超过之前观察到的任何新冠突变株的情况。而能够中和早期奥密克戎的单克隆抗体对这几个奥密克戎亚型基本无效。

图片

令人深感担忧地是,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奥密克戎BQ.1和XBB对当前的新冠疫苗(包括针对突变株的二价mRNA疫苗)以及新冠阳性康复者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目前所有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也对它们无效。

因此,BQ和XBB可能因为在逃逸中和抗体方面的优势而在人群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新的主要流行株。

Nature:新冠疫苗和BA.5感染者血清无法预防BQ.1和XBB

2022年12月19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曹云龙谢晓亮联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团队在Nature发表了一篇题为Imprinted SARS-CoV-2 humoral immunity induces convergent Omicron RBD evolution 的研究论文。

图片

文中提出了“趋同演化”的概念,自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以来,其子代变异株井喷式涌现,BQ.1和XBB都是趋同演化的新型毒株。趋同演化之下,大量中和抗体药物和康复者血浆已经“被逃逸”,这给新冠疫情的防控带来了十分严峻的考验。

该研究发现,病毒趋同进化产生的变异株几乎逃逸了目前所有中和抗体药物、疫苗接种者或康复者血浆,包括BA.5突破感染者血浆。

并且,由于“免疫印迹”现象的存在,奥密克戎亚型变体突破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多样性逐渐降低,特别是BA.5突破感染,这表明当前的群体免疫和BA.5疫苗加强剂可能无法有效预防Omicron趋同变体的感染。

另外,血浆中和数据也显示,XBB、CH.1.1和BQ.1.1.10等毒株不仅逃逸了三针灭活疫苗接种者的血浆,也几乎完全逃逸奥密克戎BA.1/BA.2/BA.5突破感染者的血浆样本,显示出极大的免疫逃逸能力。

图片

这显示,感染过BA.5.2和BF.7毒株的人在未来这两个新变异毒株流行时,可能还会重复感染。

病毒的持续突变演化使得多种较高增长优势的变异株陆续涌现,BA.2.3.20、BA.2.75.2及其支系,乃至最近出现的BQ.1.1和XBB等变异株相比于BA.5都具有更高的增长优势。

未来,该研究将继续系统地探究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域(RBD)“趋同演化”的机制,并希望能对病毒未来的突变演化方向进行预测,以便为广谱疫苗和抗体药物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宝贵的理论与数据支持。

Nature Medicine:超500万人研究表明重复感染新冠,

会显著增加死亡和后遗症风险

我们一直都在提倡:晚阳少阳不阳,因为重复感染带来的风险很大。

11月10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于Nature Medicine发表了题为Acute and postacute sequelae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reinfection的研究。

图片

该研究使用了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电子医疗保健数据库,解答了新冠病毒重复感染是否会增加相关健康风险的问题。通过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评估了首次感染和重复感染的相关累积风险。

该研究的样本包括443588名首次感染者40947名重复感染者(两次或更多感染)和5334729名未感染对照者。研究人员使用逆概率加权生存模型来估计死亡、住院、事件后遗症的风险和6个月负担。

与无重复感染相比,重复感染增加了死亡风险、住院事件和后遗症风险(包括肺部、心血管、血液、糖尿病、胃肠道、肾脏、心理健康、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疾病)。

其中,与未重复感染者相比,重复感染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了117%,6个月时全因死亡负担为19.33/1000人;重复感染者住院风险增加232%,至少有一种后遗症的风险增加110%。

图片

此外,与未重复感染者相比,重复感染者出现肺部后遗症的风险增加254%,出现几种肺外器官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202%,出现凝血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210%,出现胃肠疾病的风险增加148%,出现肾脏疾病的风险增加255%,出现精神健康疾病的风险增加114%,出现糖尿病的风险增加70%,出现肌肉骨骼疾病的风险增加64%,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60%

图片

无论疫苗接种状况如何,风险都是显而易见的。风险在急性期最为明显,且在急性期持续存在,时间为6个月。

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重复感染的累积风险和负担根据感染数量而增加。有证据表明,重复感染进一步增加了急性期和急性后期多器官系统死亡、住院和后遗症的风险。减轻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和疾病总体负担需要提前制定出预防重复感染的策略和方法。

面对不断出现的具有强大免疫逃逸的新型变异株,全社会的工作应该放在怎么预防重复感染上,对于人民群众和医疗卫生系统来说,这绝不是一件可以忽略的小事!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