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 2014:为T-ALL患儿带来希望的新研究
2014-12-22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竺晓凡 中国医学论坛报
在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的ASH2014全体大会上,美国研究者公布了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OG)AALL0434的研究结果(摘要号:1),称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 T 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T-ALL)研究,并显示了极好的转归。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竺晓凡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解读。 ■专家解读 为TLL患儿带来希望的新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
在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的ASH2014全体大会上,美国研究者公布了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OG)AALL0434的研究结果(摘要号:1),称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 T 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T-ALL)研究,并显示了极好的转归。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竺晓凡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解读。
■专家解读
为TLL患儿带来希望的新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竺晓凡 发自美国旧金山
“这个临床试验为T急淋患儿的未来带来了希望!我国儿童ALL冶疗早期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还需加强,总体疗效的提高尚需新药快速进入临床进行我国的儿童T-ALL多中心临床试验。”
1. 这是一项针对T-ALL的大样本、随机、Ⅲ期临床研究。以往ETP(早期前体)T-ALL被认为是T-ALL中最难治的一种类型。在该研究中,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将1144例T-ALL患儿细化为3种免疫表型——ETP(130例,11.3%)、类似ETP(195例,17%)和非ETP(819例,71.6%)。患儿在标准4药诱导治疗后第29天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的骨髓微小残留病(MRD)的数值被分为低危(< 0.1%)、中危(< 1%)和高危(≥ 1%)。
2. 全程治疗中加用了奈拉滨( nelarabine),诱导治疗中左旋门冬酰胺酶由培门冬酶替代。
3. 结果显示,预示预后的相关因素为第29天的MRD和初诊时白细胞总数>200×109/L。在3种亚型患儿中,5年无事件生存和总生存无差别。本研究获得如此好的疗效与加用奈拉滨( nelarabine)有关;另外与非常精确的单中心集中监测MRD可能有关。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ASH#
59
#ALL#
64
#T-ALL#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