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Science:新型艾滋病猴模型成功构建

2014-06-26 何嫱 生物通

导致大多数艾滋病病例的HIV-1病毒是一种非常具有选择性的病毒。除了通常的宿主——人类和黑猩猩,它不容易感染其他的物种。虽然这对于大多数的哺乳动物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然而对于人类却使得寻找有效的艾滋病治疗和疫苗变得更加的困难;没有精确的艾滋病动物模型,研究人员从事HIV-1病毒临床研究的选择有限。 由洛克菲勒大学Paul Bieniasz 的逆转录病毒学实验室、Aaron&n

导致大多数艾滋病病例的HIV-1病毒是一种非常具有选择性的病毒。除了通常的宿主——人类和黑猩猩,它不容易感染其他的物种。虽然这对于大多数的哺乳动物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然而对于人类却使得寻找有效的艾滋病治疗和疫苗变得更加的困难;没有精确的艾滋病动物模型,研究人员从事HIV-1病毒临床研究的选择有限。

由洛克菲勒大学Paul Bieniasz 的逆转录病毒学实验室、Aaron Diamond艾滋病研究中心和Theodora Hatziioannou 实验室联合完成的这项新研究工作或许可帮助填补这一空白。在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这篇论文中,他们宣称诱导一种略微改造的HIV-1病毒不仅感染了豚尾猴(pigtailed macaque),还首次在灵长类动物中引起了完全型艾滋病(full blown AIDS)。

Bieniasz 说:“HIV-1只能在人类和黑猩猩中引起艾滋病,而后两者不是实用的模型,不再被用于HIV/AIDS研究。我们的目标是要在新宿主中阐明HIV-1引起疾病的机制。通过利用豚尾猕猴完成这项研究,我们朝着建立一种普遍适用于预防和治疗研究的艾滋病新模型迈进了一步。”

尽管相比于其他大多数的灵长类动物,豚尾猴缺乏对抗HIV-1病毒的一种抗病毒蛋白,因此对病毒的抵御力弱一些,研究人员仍然不得不改造病毒和猕猴的免疫系统以实现诱导艾滋病。

他们让病毒具有一种由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生成、可导致防御能力丧失的蛋白。随后他们将改造的HIV病毒株从一只猴子传递到另一只猴子,促进其适应新宿主,生成了6代感染病毒的猴子以及一种适应病毒。即便如此,猴子的免疫系统仍然能够控制HIV-1感染。因此,研究人员通过耗尽一种称作为CD8 T细胞的白细胞,暂时削弱了它们的免疫系统。

Hatziioannou 说:“当我们耗尽它们的CD8细胞时,感染的猴子形成了接近反映人类患者状况的疾病。例如,它们感染了艾滋病相关疾病,包括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这是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一个范例。由于它重演出了HIV-1损害人类患者免疫系统时所发生的事件,我们的方法有可能适用于开发针对人类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事实上,如果得到充分地开发,这一猕猴模型还将大大改进研究。通常,HIV治疗和预防研究都依赖于HIV-1的近亲SIV,因为SIV可以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引起艾滋病样的疾病。然而,SIV的行为方式并不总与HIV-1完全一致。“我们仍然有一个重大的障碍需要克服:如果我们能够在不耗尽CD8细胞的条件下让HIV-1能够引起艾滋病,我们就可以替代利用SIV的模型来展开这一研究。”

这项工作以及实验室以往的研究还阐明了,HIV-1和慢病毒家族的其他成员可以寄居到猕猴一类的新宿主的过程。结果表明,避开或是遏制新宿主细胞生成的抗病毒蛋白是关键。

“这一HIV-1感染新模式是多年来探索病毒与宿主抗病毒防御互作机制相关科学问题的结果。这些基本的见解使得我们能够继续改进这一模型,”Hatziioannou说。

原始出处:

Hatziioannou T, Del Prete GQ, Keele BF, Estes JD, McNatt MW, Bitzegeio J, Raymond A, Rodriguez A, Schmidt F, Mac Trubey C, Smedley J, Piatak M Jr, KewalRamani VN, Lifson JD, Bieniasz PD.HIV-1-induced AIDS in monkeys.Science. 2014 Jun 20;344(6190):1401-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74905, encodeId=854a13e4905a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94915998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CI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5998, encryptionId=2949159989d, topicName=SCI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17a3387, createdName=jichang, createdTime=Sat Jun 28 05:40:00 CST 2014, time=2014-06-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27217, encodeId=528c162e217d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05c682300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猴模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8230, encryptionId=705c682300e, topicName=猴模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cb521104186, createdName=wujh_7312826, createdTime=Sat Jun 28 05:40:00 CST 2014, time=2014-06-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4-06-28 jichang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74905, encodeId=854a13e4905a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94915998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CIE#</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5998, encryptionId=2949159989d, topicName=SCI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17a3387, createdName=jichang, createdTime=Sat Jun 28 05:40:00 CST 2014, time=2014-06-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27217, encodeId=528c162e217d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05c682300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猴模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8230, encryptionId=705c682300e, topicName=猴模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cb521104186, createdName=wujh_7312826, createdTime=Sat Jun 28 05:40:00 CST 2014, time=2014-06-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JCI:艾滋病治疗药物疗效有望提高

最近,美国匹茨堡大学疫苗研究中心(CVR)的一个研究小组,获得了多种HIV相关健康并发症可疑原因的第一份直接证明。这一发现支持用抗药物辅助治疗,大大减缓HIV的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将发表在2014年6月刊的《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这项研究发现,接受肾透析的患者通常服用的一种药物,在感染猿类免疫缺损病毒(SIV)的非人灵

Science:科学家从进化角度解释HIV感染发病机理

一些艾滋病患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但有一些患者却能长年处于潜伏期,不出现病症。HIV 的发病机理依然让科学家们困惑不解。 现在,来自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试图解释这种现象。他们通过相关研究指出,这种病情发展的差异是由于艾滋病病毒毒力因素(virulence factors)造成的,这种因素与宿主因素

PLoS Med:超龄儿童艾滋病检测遇到的麻烦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伦敦城市学校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对少儿隐私和监护的关心会阻碍诊所对儿童HIV的检测。该研究结果对于如何提高对弱势群体的照顾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全球有超过三百万的儿童感染了艾滋病(90%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2011年每天约有1000名儿童感染艾滋病。大龄儿童通常不知道艾滋病毒是在婴儿出生时通过母婴途径传

美国“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成功治愈艾滋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1日报道,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艾滋病患者的DNA序列,就可以让该患者有效抵抗艾滋病毒的侵害。目前,该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已被证明切实可行,但实际操作是否同样可行,这还需通过长期的实验来进一步确认。艾滋病患者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在经过骨髓移植后被成功治愈,但毕竟骨髓的捐赠者少之又少。然而,正常人

美开展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新研究

一名携带艾滋病病毒(HIV)的婴儿被“治愈”,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研究人员在2013年3月公布并随后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这一成就为人们点燃了希望:其他的婴儿可能也会受益于这名婴儿所进行的积极药物疗法。这名所谓的“密西西比婴儿”在出生30个小时后开始标准HIV治疗,但在其18个月大时,有效的鸡尾酒疗法突然停止。 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治疗停止后,这个孩子的血清中也没有出现病毒的迹象。这个孩子

Nature:消除艾滋病毒婴儿

自从艾滋病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已经过去了33年。2013年3月,科学家们宣布治愈了一名携带HIV的婴儿,相关论文随后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一奇迹般的消息立刻成为了头条新闻,为人们带来了治愈艾滋病的新希望。 这名婴儿在出生后30小时,就接受了标准的HIV治疗,这样的治疗在他18个月时停止。令人惊讶的是,治疗停止之后这个婴儿的血浆中依然没有检出病毒。现在这个孩子已经三岁多了,依然没有HIV复发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