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国患者在中国医院门诊候诊区猝死,当“胸痛”遭遇红黄绿黑的急诊分级
2018-07-05 佚名 广东省中医院
「HELP!」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叫声从诊室外传来。 正在心血管专科门诊坐诊的丁邦晗教授,本能地冲出诊室,看到一名外籍老年男子昏倒在走廊候诊区,全身湿透。
「HELP!」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叫声从诊室外传来。
正在心血管专科门诊坐诊的丁邦晗教授,本能地冲出诊室,看到一名外籍老年男子昏倒在走廊候诊区,全身湿透。
「是心脏骤停!」查看之下,丁邦晗立即意识到严重性,马上给予心肺复苏,并快速转移到急诊抢救室。可惜,历经一个多小时的抢救,仍然回天乏术。
这是 6 月 3 日发生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的一幕。
外籍患者在国内就诊
这名外籍男子 72 岁,来自澳大利亚。当天上午 8 点半出现胸痛并出汗,在翻译和女儿的陪同下,挂了心血管专科的号来就诊。
这名患者就医时自带了翻译陪同,但在很多医院,针对外籍人员的导医与翻译服务仍然不足,外籍人员的就医流程也较为不便。
诺奖得主维特里希教授曾经说:
外籍人士在中国的就医流程还可再优化。
但是对于那些外籍年轻科学家,可能在中国生活还是存在不便。外籍人士在中国的就医流程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政府还可以提供更多一些基本的生活便利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部分医院设立了外宾诊室提供外籍患者方便,却过分强调了外籍患者「优先就诊」。然而,医院在接诊患者时,应严格按照患者分级制度进行救治,而非仅仅参照「外籍优先」。
急诊患者,如何分级
什么是急诊患者分级?
(红)重度:危及生命体征,即危及呼吸、循环、意识者。如窒息、大出血、严重中毒、休克、心室颤动等。
(黄)中度:伤情比重度要轻,只要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处理,一般不危及生命,否则伤情很快恶化。如单纯性骨折、外伤出血、眼伤等。
(绿)轻度:血压、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正常,可步行,症状较轻,一般对症处理即可。如一般轻伤、擦伤。
(黑)死亡: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放大。
为什么要进行急诊患者分级?
1 个小时之内的有效抢救,可以大大提高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降低致残率,为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所以被称作为「黄金一小时」。
给予四色标志,可以达到更快速、高效、有序地实施救治工作。
患者即时引导的不足
从病历系统看,病人 9 点 20 分挂了丁教授当天最后一个号,而心脏骤停就发生在等待就诊的 20 分钟后,9 点 40 分。
中国医生从早晨九点,到每天最后一个号的时间,大家都有了解。
当患者因为胸痛前来就诊时,应尽快将患者引导至急诊或胸痛中心,而不是由患者领取专家号后自行在诊室就诊。
所以,事情起因是患者的就诊存在误区,但同样重要的是没有得到及时的监控与引导。每个医院的门诊流程并不完全相同,但无论是在导医、挂号、分诊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有任何一个医务人员对「胸痛」二字提起了警惕,都可能避免一次悲剧发生。
严重威胁生命的胸痛
丁邦晗教授事后回顾,澳籍病人可能是主动脉夹层或者大面积心肌梗死,「从挂号到病发,等待了 20 分钟,其间还从一楼走上三楼,都可能加重了病情。」
20 分钟的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胸痛患者来说,却是「生死时刻」。
胸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其中高危胸痛包括 ACS 、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致命性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发病突然、胸痛剧烈(有糖尿病者可为无痛性,但伴有呼吸困难)、大汗、恶心呕吐、脉搏快或慢、血压升高或降低、呼吸窘迫感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恐惧、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少尿。
让丁邦晗教授无法释怀的是,如果不是一个致命的认知误区,患者的命运或许可以逆转。这个误区就是:胸痛跑去挂心血管科专家号,而非第一时间到急诊!
普通人无法分辨「高危胸痛」,需要医生进行评估。一旦出现胸痛,应立即前往急诊就医。 只有急诊才能够在病情评估、检查、给药、治疗上提供最佳的时间效率。
Thank you very much
病人的女儿全程目睹了医护人员的抢救,尽管非常悲痛,离开医院时,她仍向医生们表示感谢:?Thank you very much! I appreciate your……?
如果是中国患者猝死在门诊候诊区,这事儿,怕是没这么简单了……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谢谢了.学习
71
学习一下很不错
47
学习谢谢分享
57
学习了!!!!!
0
好文献学习了
59
优质资源.共同学习
24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33
了解了解.学习学习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