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抗干扰素-γ自身中和抗体与艾滋病样免疫缺陷症相关
2012-08-30 SHUMUFENG 丁香园
干扰素-γ自身抗体与严重弥散性机会性感染相关,但其对于感染流行率的重要性尚需进一步研究。日前,来自于美国马里兰州临床感染病研究所的Sarah K. Browne博士等人发现,抗干扰素-γ自身中和抗体与亚洲艾滋病样免疫缺陷症有关,他们的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NEJM 2012年8月23日在线版上。 研究人员共纳入了203例来自台湾和泰国的受试者,并将其分为5组:1组,弥散性,快速或慢性发展的非结核
干扰素-γ自身抗体与严重弥散性机会性感染相关,但其对于感染流行率的重要性尚需进一步研究。日前,来自于美国马里兰州临床感染病研究所的Sarah K. Browne博士等人发现,抗干扰素-γ自身中和抗体与亚洲艾滋病样免疫缺陷症有关,他们的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NEJM 2012年8月23日在线版上。
研究人员共纳入了203例来自台湾和泰国的受试者,并将其分为5组:1组,弥散性,快速或慢性发展的非结核性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的52例患者;2组,另一类机会性感染,有或无非结核性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的45例患者;3组,播散性结核患者9例;4组,肺结核患者49例;5组,健康对照组48例。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受试者的临床史进行记录并获得了他们的血液样本。
试验结果显示,1组和2组的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4组和5组患者相似,且他们均未感染HIV病毒。研究人员从组1和组2受试者中获取细胞并洗涤,取得了完整的细胞因子产物及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然而,从这些患者中获取的血浆抑制了正常细胞干扰素-γ的活性。研究人员发现,组1中81%的患者检测到了高效价抗干扰素-γ自身抗体,组2中这一数字则为96%,与之相比,组3有11%的患者以及组4中有2%的患者,组5中有2%的患者检测到此类抗体。研究人员还对其他40种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其中1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自身抗体仅仅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起作用,未见其他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或感染相关性遗传缺陷出现。此外,研究人员也没有发现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88%的多发性机会性感染亚洲成人人群中可检测到抗干扰素-γ自身中和抗体,且与成人艾滋病样免疫缺陷症相关。
文献链接: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抗干扰素-γ自身中和抗体#
68
#免疫缺陷#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