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涛院长:移动互联网看起来很美,更可能只是热闹一场
2015-11-05 大夫 大夫微信号
移动医疗创新的局应该怎么破,特别多的公司都在做,我认为现在真的能想的明白,做的好的是实在不多,真正好移动医疗在医院中的应用是医院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互联,也就是在医院管理和服务的全方位都要互联,这个包括很多方面。互联时代首先是人与人的互联,现在大家用的比较多的社交媒体,也就是app来完成人与人互联。现在大关注的比较多的医生和患者、医生之间、患者之间的互联,这是大家做的非常多的。第二类是人和
移动医疗创新的局应该怎么破,特别多的公司都在做,我认为现在真的能想的明白,做的好的是实在不多,真正好移动医疗在医院中的应用是医院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互联,也就是在医院管理和服务的全方位都要互联,这个包括很多方面。
互联时代
首先是人与人的互联,现在大家用的比较多的社交媒体,也就是app来完成人与人互联。现在大关注的比较多的医生和患者、医生之间、患者之间的互联,这是大家做的非常多的。
第二类是人和物之间的连接,也就是可穿戴医疗。非常遗憾,现在在移动医疗创新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可穿戴医疗,真正做到医疗级的非常少,大多数停留在消费级。从消费级上升到医疗级,从医疗级上升到现象级更是非常非常少,至少我本人还没有发现可以符合消费级、医疗级、现象级的产品。
第三个方面就是iot物联网,做真正和医疗物联网相关的公司实在是太少。曾经有段时间我让同事统计下,在医院中有数据接口91%的设备可以实现互联还有9%无法互联,还仅仅是医疗设备。
除了医疗设备,医院里边物联网在医院中完成的也非常多,通用电气设备,比如空调、冰箱、电视机等各种电器甚至家居也要做到智能家居。所以前段时间我们寻找一些帮助医院做物联网的合作伙伴过程中,问了很多人,真正能帮助我们完成医院的物联网的非常非常少。
其中有个例子就是,我们最近在医院里边要做两个项目,其中一个是智慧停车,还有一个是智能厕所。
智慧停车
智慧停车,患者在来医院之前就可以看到医院有多少车位,在到几点的时候可能满员,会给大家提示,车满了会给大家提醒。
智能硬件方面我们希望,车到了门口停车干可以自动抬起,通过摄像头自动识别,自动开启,让车能非常快的进入医院,看完病之后,离开之前,你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把停车费完成,完成之后你就可以直接通过快速通道离开了,不用再拿卡付费了。
智慧厕所
对于我们妇产科医院而言,女性厕所是刚需。在上厕所的过程中,很多医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硬件设施不足、卫生条件不足,我当时想做的是这不仅是个厕所,还具化妆间功能。
所以我们找了很多公司,但真正能提供这些智能硬件和软件的非常少。
目前状态是,大多数做的是app,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大家都在做平台,都讲究门户,但大多数产品的同质严重,没有太多的创新在里边。对可穿戴医疗,对可以在医院应用的物联网关心的公司特别特别少。
互联网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你在一个行业里不管是你做门户、平台还是具体应用,在一个行业里一般只有老大,最多是有老二不可能有老三老四,所以我希望大家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到医院的里面去,或者可穿戴设备上去,而不仅仅是app。
障碍和壁垒
移动医疗的应用最大的平台还是在医院,但医院是怎么想的呢,尤其是在中国占了绝大多数份额的公立医院是怎么想的呢?
用一句话描述公立医院对移动医疗的态度的话,可以这么说,大部分公立医院是移动医疗创新的障碍和壁垒。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绝大多数的医院在移动医疗创新方面是不大懂的,医生往往挺感兴趣,少数医生在行动,但真正去参与、有勇气离开体制或者在体制内做些移动医疗创新的医生还是比较少的, 因为医生这辈子学的就是医,比较保守。
为什么医院不动呢?因为绝大多数的医院想动也动不了,想动也没有办法,想动也没有能力没有必要去动,因为很多的医疗政策是不支持、不鼓励移动医疗的。
所以在公立医院里边,医院领导所需精力、资金、经验、领导能力、知识架构是不足的。
当然他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动,因为对大部分的公立医院来讲,他们过得好好的,即便是服务态度不好,即便是拥挤成现在这样,但还是有很多患者来看病,他长期处在一个甲方的地位上,所以它没有动力去做移动医疗的创新。
对于公立医院的院长来说,大部分选择坐观其变,最多是被动的用一下,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公立医院没有太多的移动医疗创新,最多是有的公司把产品送上门来寻求试用的时候,他们不拒绝,仅此而已。
如果总结下公立医院对移动医疗创新的态度,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达:把移动医疗当风景看,当热闹看,当笑话看。
创新领头羊
移动医疗领头羊 无现金流 压力大
谈完了对移动医疗创新造成障碍或者堡垒的公立医院,我们来谈一下移动医疗的创新领头羊,在中国做移动医疗有很多大公司拿到多轮融资,并且估值非常高,对于这些移动创新的公司来讲目前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想必大家都关注到了春雨、丁香园、挂号网,他们拿到融资之后,开始纷纷落地,不管他们落地是主观选择还是出于无奈,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他们原先online的模式还无法支撑起公司的运营。
当你在线上有了海量的医生和患者之后,你能否转化成现金流呢?像现在的春雨、丁香园、挂号网他们在线上都有海量的医生和患者的资源,基本上无法转化成现金流,你拿了风投和PE的钱,在短时间内是需要销账的,如果无法转化成现金流,他们会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
移动医疗公司转战陆军竞争大
有压力就得有改变,怎么改变呢?所以这些移动医疗在网络上的空军开始着陆了,拿了几批钱之后,原来做网上诊疗的开始做线下诊所了。所以没有医生的,开始雇佣医生;没有诊所的,开始建诊所;没有患者的,开始转移患者;没有保险公司的,开始建保险公司。基本都是从空军转化为陆军。
但是你是天生的空军,没有陆军的经验和培训,你非得着陆做陆军,你跟公立医院对抗跟九死一生莆田系这样的医院对抗,你还有空军的优势吗?所以大家对移动医疗app们开的诊所开始担心了。
大家的而另一个担心是,online是开放的平台,线下的诊所肯定是不开放平台了,那么医生和患者资源就会成几何倍的减少,以前每天活跃的医生和患者是百万级的,现在或许只有几十个医生和几百个病人而已了。
从空军online转化为offline做传统,那你商业模式还有的想象,你的PE估值还有那么高吗?从开放平台现在变成自营,从天猫一下变成京东,到目前为止,全球任何一家公司还没有一同玩转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存在,所以到目前为止,各位移动医疗的大佬要做的商业模式有担心和迟疑,这是不无道理的。
因为原来的做online app的方式找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所以从空军转化为陆军,但是配套的东西非常难。为什么这么困难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上海前些年布局做了所谓的5+3,就是新建5家三级医院,同时把3家二级医院提升到三级医院,政府给了巨大的投入,医生也进行了相当大的储备,但直到现在政府所鼓励的这几家公立医院运营得也比较困难。
例如上海响当当的三级医院,按道理讲这些医院的生意是不用愁的,他们在郊区的医院做的都很先进,医生也是他们自己的医生,收费也是按照公立医院的标准,非常便宜。但他们实际运用的情况是相当差的,大多数医院还在不断的亏钱,甚至有的医院每月都要亏好几千万。大家想一想,连三级甲等的公立医院,这么便宜的收费,这么好的医生,这么好的地方都很难做好,更何况你这个从来没做过医院的公司呢。
这里我还没有说莆田系,大家对他们怎样的评论,但他们还是顽强的。如果像春雨这样的公司接下来要和公立的三级医院以及像莆田系这样顽强的医院竞争的话,结局会是怎样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担心。
中国很难复制凯撒、梅奥
现在不少的私立机构或者移动互联网公司,都在讲美国的凯撒模式以及梅奥诊所,但是即便是在美国,凯撒和梅奥的模式也不是随便能复制的,了解美国医疗模式的朋友都会知道,凯撒和梅奥都是特立独行的,在美国的环境下都很难复制,更何况是在中国。
而且凯撒和梅奥都是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发展成现在的模式,像现在国内互联网的烧钱模式,想在短期内形成凯撒和梅奥的模式,你们说可能吗?
当然移动医疗的创新还是很有希望的,但绝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在短期内迅速发生颠覆,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最近移动医疗的寒冬是非常可怕的,真正能够存活下来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公立医院觉醒有好有坏
现在的状况是,在公立医院的院墙之外,大家在吵吵闹闹非常热闹,很多公立医院还是岿然不动,但最终公立医院还是会被吵醒的。一旦公立医院醒了,这是个好事情也是个坏事情,因为当公立医院真正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他们会为移动医疗花时间和经历去做了,那么普通的移动医疗公司,要么和他们合作要么就没市场了。
移动医疗想破局需要哪些条件
真正的移动医疗创新需要破局的话有哪些有条件,一是需要改变医方、患方、付费方。现在国内最活跃的是患方,但医生和医院多数情况下还没有真正的投入,第三个方是付费方,现在中国真正意义上商业的第三方付费方还不太成熟,他们所占的比例还非常小,所以中国要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付费的第三方,才能引起移动医疗真正意义上的变局。
二是三环的打通,联系人与人的app、联系人与物的可穿戴医疗,联系物与物的iot,除了各自的环以外,还有在其内部的环打通,只有这三方真正意义上打通才能引领医院往移动医疗方面发展。
除了三方的改变和三环的打通。还有就是医生的解放和患者病史的共享,现在还看不到医生解放的现象,前段时间的医生集团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解放,真正的解放是医生不再是三甲医院的雇员,而是真正意义上脱离体制,从事自由职业多点职业的时候才能完成医生真正意义的解放。
另外一个解放就是患者信息,特别是病史,基本都是留在医院内的,并且大部分都没有数据化和结构化的,病人出了医院是没办法调用之前的病历的,所以病人的病史和医生得不到解放的话,移动互联网医疗是很难实现的。
精彩问答
1作为一个还在本科阶段的医学生 想知道移动医疗为医学生培养可以做哪些?
段涛:对于年轻的医生来讲,我个人建议,不要过多的参与移动互联网的事情,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样给病人看病、做手术上边,这才是医生的根本。当你们成为一个大医生的时候,移动医疗不知道更新了多少代了,现在的很多公司或许都不存在了,所以你们现在不必过多的去关注这些事情。
2资本,公立医院,移动互联网公司会是什么样的联合?您能设想一下么?谢谢
段涛:拿我们医院举例子,我们医院加上几个平台级的互联网公司,首先要解决人与人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人与物的连接等问题,然后把我们治疗过程结构化标准化,同时还 打造一个云端平台,帮我们完成云端的意识和病例,然后再加入资本,使得这种模式可以在多方各地进行复制,这才是我说的这种组合真正意义。
3华为加郑大一附院加九州通加东软,算不算你刚说的,可怕的组合?谢谢
段涛:我个人认为还不行。到目前为止,在国内,还没有这样的组合出现。华为加郑大一附院加九州通加东软组合,虽然已经有些雏形了,但还远未到理想状态,所以可以作为发 展方向去做。但现在还没有实现我所表述的解决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互联,同时打造出云端意识和云端电子病历,以及实现在资本介入的情况下的复制性发展。
4单独做诊前诊后的app前景大吗?
段涛:我觉的这个产品做好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个产品复制起来特别容易,当出现一个公司做一个整合产品,将你做的单方面功能整合在里边,你这个产品意义就不大了。
当然 我刚才提到的这种可怕的组合现在是很难出现的,或者说出现的概率很低很低,像这种单一做诊前诊后的app做的空间以及想象空间是不大的,所以有极有可能是把自己养肥了,等 着其他大型公司来收购。
5美国梅奥与高瓴资本,成立的“惠每医疗”,进军我国社区医疗,他们是否属于移动医疗,他们对我们是否有巨大的冲击,我们作为医生个体该如何应对?
段涛:我不太看好,梅奥或者凯撒这种公司,找一个代理公司在中国卖一些周边的产品,梅奥或者凯撒在美国都很难复制,更何况在中国发展周边产品,所以我觉得意义不太大。
6移动医疗快速发展的今天,医生该怎么办?
段涛:我想的是医生应该回归自己的本质把看病开刀手术的练好,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移动医疗怎么发展,都无法取代你,被取代掉的只会是那些不能给病人看病的平庸医生。所以,建议医生们,一方面练好技术做好医生,这样才能不被替代,另一方面关注互联网,关注移动医疗的发展,这样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7慢病管理APP的有发展前景吗?
段涛:慢病管理的APP重要吗?重要。对医院医生重要吗?也非常重要。但在中国来做的话很困难。
首先中国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是不在一起的,而且中国医院存在的目的 是为了疾病。收费方式是按服务收费,也就是看的越多,服务的越多,开的药越多,盈利才更丰富,所以只有等我们关注的目标从疾病转成健康的时候,慢病管理APP才会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才会发展的更好。就像美国一样,有保险公司做主导,还有医院的参与,他们的盈利模式不是让你多生病,而是你少生病他们才能盈利,所以当中国的商业医疗保险成 熟之后,慢病管理APP才会变的更有意义。
8大数据从何得来,什么样的大数据才有意义?
段涛:大数据从何而来,在中国很多人称自己有大数据,但这些数据往往都不是结构化的数据,所以看上去大,实际上是大而无用。当我们的电子病历系统真正能做到结构化时, 无论是患者的照片、影响、病例等都能以结构化、标准化的形式呈现,这样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
病人的数据都存在云端,变成干净的数据,并且病人可以拥有这些数据 的自由支配权时候,这些数据才有活力。目前公立医院的大数据,往往呈现三个状态:第一,是大而不当;第二,是大而无用;第三,是放在笼子里拿不出去的。
现在国内电子病历最大的问题,就是做医院电子病历的业务都是TOB的,每个医院都是个性化定制,甚至每个医生的使用的都不太一样,改的每个医院的病例都不一样,大多数的数 据都不是结构化的,这种情况下,你去做医联工程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些数据大而不当的,都是放在本地的而不能存在云端,如果不存在云端的话,这些数据都是大而不当不 能实现共享的。
9您对机器人医生有什么看法,在国内做有没有前景?
段涛:关于机器人医生融合问题,分两部分,第一首先把我们需要处理的各种疾病要标准化流程化做什么都有依据,然后回顾头来做机器人,让机器人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做好 。
在国内做,我不太有信心,现在国内的循证医学,大家做的不太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我不太看好国内做机器人医生。
10首诊误诊率高的问题您怎么看?
段涛:关于首诊误诊率高的问题,国家推荐首诊在社群,我觉的首诊应该放在三级医院。因为首诊对于整个疾病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社群医院往往没有好的医生、没有先进的设 备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误诊的概率很高。如果首诊放在三级医院,确认了具体病症之后再转移到社区医院用药治疗,这种效果将会更好。
首诊准确后,可以指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复 诊的时候多数是流程化的东西,所以如果首诊出错,后边复诊情况往往非常不利。如果首诊不能去三级医院的话,就需要提高社区医院医生的水平,就像美国的家庭医生、英国的 全科医生一样,但现在中国的社区医生往往不能达到这个水平。
11关于远程医疗,您有什么看法?怎样才能做比较靠谱的远程医疗?
段涛:关于远程医疗现在能解决的问题还是不太多,远程医疗和在线问诊解决的问题只针对那些不太复杂的小病,对于重症的话还需要去医院实地治疗。
比较靠谱的远程医疗的方 式不是病人的自我转诊给病人看病,而是通过医生和医生之间的转诊,这样才是比较靠谱的远程诊疗,而不是现在这种连医生都没见过就远程诊疗了。或者说是患者的复诊可以考 虑远程诊疗,但首诊往往不可以。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段涛#
57
#互联网#
61
赞
202
赞
154
很有道理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