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 2014:单节段ISP术后一年棘突骨质吸收及其风险因素
2014-11-28 小田 整理 医学论坛网
在2014COA大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海鹰教授介绍了“单节段ISP术后1年棘突骨质吸收现象及风险因素研究”。 大多数已有研究证实(腰椎棘突间固定装置)是一种疗效肯定的弹性内固定技术,但近期研究发现该技术同样存在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棘突骨折及棘突骨质吸收的并发症。刘教授及其团队进行的该研究旨在探索棘突骨质吸收现象、临床疗效及其风险因素。 研究纳入16至70岁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中重度
在2014COA大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海鹰教授介绍了“单节段ISP术后1年棘突骨质吸收现象及风险因素研究”。
大多数已有研究证实(腰椎棘突间固定装置)是一种疗效肯定的弹性内固定技术,但近期研究发现该技术同样存在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棘突骨折及棘突骨质吸收的并发症。刘教授及其团队进行的该研究旨在探索棘突骨质吸收现象、临床疗效及其风险因素。
研究纳入16至70岁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中重度下肢疼痛、麻木,可伴有背痛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这些患者手术节段为L4—5 ISP,利用MRI和X线影像学资料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通过比较术后1年与术后1周时两组X线片上L4及L5棘突高度、长度及厚度的差异,将患者分为两组:骨质吸收组与非骨质吸收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是否吸烟、骨质疏松、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背肌肉锻炼、佩戴腰围时间、L4/5棘突间距、L4/5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度,并于术前及术后1年通过腰椎MRI对腰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分级以及对症状进行VAS、JOA、ODI评分。
结果完成随访患者44例,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7岁。骨质吸收组和非骨质吸收组的骨质吸收率分别为>20%(29例)和≤20%(15例)。棘突骨质吸收的独立危险因素有BMI和腰椎前凸角;两组患者MRI、VAS、JOA及ODI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李淳德在大会上分析指出,机械应力可导致骨重塑和骨质吸收。这早在1970年和随后的1990年便有学者分别提出机械应力可导致骨重塑和不同程度的骨质吸收的学说。应力分布改变和应力增加可能导致了棘突骨质吸收的发生。在该研究中,患者术后1年,29例(29/44人,65.9%)发生显著的棘突骨质吸收;以L4、L5棘突高度变化最为显著。Wallis的peek材料与棘突皮质骨的弹性模量不同导致了应力分布的变化;张力带也显著增加了棘突与Wallis接触面的应力。Wallis并不对脊柱的前、中柱结构进行修复加强,应力分布进一步改变,带来节段失稳、间盘突出复发等问题。即便放置得当,内置物与接触骨面之间仍存在微动,进而导致碰撞和磨损。
最后,刘教授得出以下结论:
棘突间弹性内固定装置Wallis置入术后1年,超过50%的患者可观察到棘突的骨质吸收现象, 该现象较为普遍并存在一定规律(L5>L4,应力的尾侧传导致L5棘突应力最大)。
棘突骨质吸收性女性对于男性,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
患者术前BMI及腰椎前凸角度是其独立风险因素,BMI越大,意味着腰椎负荷越大,即经由ISP装置向下传导的应力相应增加;同时腰椎前凸角度增加,棘突骨质吸收率也相应增加。
棘突骨质吸收现象并未降低1年随访的临床疗效,单中长期随访结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他同时也指出了该研究的局限性,即随访时间短,样本量偏小。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COA#
90
脊柱融合术中是否使用BMP后的骨不连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别
115
#骨质#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