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艾司西酞普兰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鞘脂代谢改善Wistar-Kyoto大鼠抑郁样行为

2025-02-22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四川省

ESC通过调节WKY大鼠的肠道菌群和鞘脂代谢,显著改善了抑郁样行为。ESC增加了Bacteroides barnesiae的丰度,并显著改变了血清中的鞘脂代谢物和海马中的鞘脂代谢相关蛋白质的表达。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全球约有3亿人受其影响,表现为持续的低情绪、兴趣丧失和认知功能受损。近年来,肠道菌群-脑轴(MGB轴)在抑郁症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艾司西酞普兰(ESC)是一种常用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但其通过MGB轴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Wistar-Kyoto(WKY)大鼠模型,探讨了ESC对抑郁样行为、肠道菌群、血清代谢物及海马蛋白质组的影响,揭示了ESC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鞘脂代谢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潜在机制。

研究首先通过强迫游泳实验(FST)评估了ESC对WKY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ESC显著减少了WKY大鼠的不动时间,表明其具有抗抑郁效果。此外,ESC还恢复了肠道通透性和脑组织完整性,减少了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如claudin-1和ZO-1)的表达下降,表明ESC对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研究发现ESC干预显著改变了WKY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特别是增加了Bacteroides barnesiae的丰度。此外,ESC还影响了血清代谢物和海马蛋白质组的变化,尤其是鞘脂代谢相关代谢物(如鞘氨醇、鞘氨醇-1-磷酸)和蛋白质(如Spitc1、Enpp5、Enpp2)的表达显著增加。

图1:ESC改善抑郁样行为和大鼠MGB轴损伤的实验流程图

进一步的多组学分析表明,ESC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鞘脂代谢途径,改善了WKY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具体而言,Bacteroides barnesiae与鞘脂代谢相关代谢物和蛋白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提示该菌可能通过调节鞘脂代谢途径间接促进ESC的抗抑郁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ESC干预显著改变了甘油磷脂代谢途径中的代谢物水平,进一步支持了ESC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假设。

图2:结肠内容物中微生物群的特征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ESC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鞘脂代谢途径改善抑郁样行为的新机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差异菌群、代谢物和蛋白质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具体作用,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原始出处:

Duan, J., Sun, J., Ma, X. et al. Association of escitalopram-induced shifts in gut microbiota and sphingolipid metabolism with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in wistar-kyoto rats. Transl Psychiatry 15, 54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398-025-03277-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3051, encodeId=fe7522530517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1cf549e3f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症#</a> <a href='/topic/show?id=6ebc81e348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肠道菌群#</a> <a href='/topic/show?id=edf586e533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艾司西酞普兰#</a> <a href='/topic/show?id=6cb61113858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鞘脂代谢#</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973, encryptionId=91cf549e3f1, topicName=抑郁症), TopicDto(id=81734, encryptionId=6ebc81e3482, topicName=肠道菌群), TopicDto(id=86753, encryptionId=edf586e533d, topicName=艾司西酞普兰), TopicDto(id=111385, encryptionId=6cb611138583, topicName=鞘脂代谢)],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Feb 22 10:06:13 CST 2025, time=2025-02-22, status=1, ipAttribution=四川省)]

相关资讯

研究证实:不结婚,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对男性而言

这项研究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综合横断面和纵向队列分析,评估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发现:改善抑郁的所有运动,它最有效!

在一项关于运动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中,舞蹈被发现对改善情绪和提高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疗效,甚至超过了传统的慢跑和瑜伽。

论著|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构建失眠患者抑郁症诊断模型

本研究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失眠患者的PSG数据进行挖掘,基于不同算法建立失眠患者抑郁症的诊断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筛选出最佳的诊断模型,为诊断失眠患者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

最新研究:运动多长时间能显著降低抑郁症风险?

多项研究表明,运动与抑郁症风险呈逆曲线剂量 - 反应关系,适量运动能显著降低抑郁症风险,“周末战士” 和 “日常活跃者” 患抑郁症风险均低于 “缺乏锻炼者”。

Cell:规模最大的抑郁症遗传研究如何推动更有效的治疗

该研究汇总了来自29个国家、包括近700,000例抑郁症患者和超过400万名对照的遗传数据,成为迄今为止覆盖人群最广、规模最大的抑郁症遗传研究。

综述|人工智能技术在抑郁症临床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旨在为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抑郁症临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北京大学岳伟华课题组《自然∙通讯》:犬尿氨酸通路遗传多态与童年期逆境互作参与抑郁障碍的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通过全基因组遗传环境交互关联分析揭示了童年期不良逆境与犬尿氨酸通路IDO2基因的协同作用对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为精准诊疗带来新希望。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抗抑郁药物处方作为赌博障碍的风险因素:基于挪威注册数据的纵向研究

接受抗抑郁药物处方的个体发展为赌博障碍(GD)的几率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或抗抑郁药物处方的其他适应症可能增加GD的风险,提示抑郁症患者应避免参与赌博行为。

EclinicalMedicine:复旦大学研究揭示抑郁症增加T2DM患者心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本研究发现突出了MDD和抑郁症状在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发展中的作用。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