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6成被套现?这是真的吗?
2016-12-29 科学网冯大诚博客 科学网冯大诚博客
今天(12月28日)早晨起来,照例浏览新闻。一条消息突入眼帘:《高校科研经费乱象:单位立项靠拼关系 6成被套现》。看到这样的消息,实在是吃了一惊:是不是“搜狐新闻”弄错了,网上搜了一下,还真是大家都这样在说。仔细一看,这是法制日报记者的一篇文章,原标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乱象调查”。该“调查”由三个小标题,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文章告诉大家“不久前复旦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部原主任杨萍、医学院动物实
今天(12月28日)早晨起来,照例浏览新闻。一条消息突入眼帘:《高校科研经费乱象:单位立项靠拼关系 6成被套现》。看到这样的消息,实在是吃了一惊:是不是“搜狐新闻”弄错了,网上搜了一下,还真是大家都这样在说。
仔细一看,这是法制日报记者的一篇文章,原标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乱象调查”。
该“调查”由三个小标题,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文章告诉大家“不久前复旦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部原主任杨萍、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原正、副主任敖红和黄爱民均以贪污罪分别被判刑”,文章叙述了该案的大致案情和处理结果。“在调查中,有多名高校领导和老师告诉记者,这种案子只是高校关于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冰山一角,复旦大学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谓“冰山一角”,那就意味着还有90%的“罪犯”还没有被挖出来,情况还严重得很。
第二部分主要转述了复旦大学一位“刘老师”的三点看法,即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立项申报,不拼实力拼‘关系’”;二是“经费花不完,报销靠造假”,“中国科协曾有过调查,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三是“验收走过场,成果没人管”。
第三部分指出了“学校制度有缺陷亟待完善”。
我仔细检查了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地方直接提到6成科研经费被套现的说法。提到“套现”地方还是这位“刘老师”所说问题中间的第二点:“经费花不完,报销靠造假”。“复旦大学更是规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于是,为了套现,开具假发票、编造假合同、编制假账目等手段应有尽有、防不胜防”。而跟“6成”有关的还是这样一段话“中国科协曾有过调查,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用于项目的仅占40%,剩下的“流失”了,那就是“6成套现”了。
很遗憾,科研经费6成流失是一个谣言,6成套现更是无稽之谈。
早在2011年9月9日“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就“受权说明”:“中国科协于2003年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并于2004年公开出版《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该报告中有关内容为:‘三、直接用于科研项目的资金比例。调查结果显示,从全国来说,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比例在40%左右’,未有所谓‘科研经费流失’的相关内容。”中国科协的声明说:“针对科研经费数据不实报道,要求相关单位尽快采取措施予以澄清,同时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见2011年9月9日《科技日报》)。
事情就是这样,谣言的流播一泻千里,澄清流言可是难上加难。
对于高校科研经费6成被套现的调查报告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我看,作任何调查,首先要找准调查的对象。如果调查的对象对事情并不了解,那么就不能得到真正确实的情况,最多只能听到一些道听途说。而“道听途说。德之贼也”。其次,即使对于事情内情了解的,也应当多听几个人的意见,要听各方面的意见,“兼听则明”。这样才能够调查得到真实的情况。
要调查科研的问题,就要找若干位真正在做科学研究的人员。这就首先需要做一些“调查”,虽然文章说“复旦大学刘老师做科研多年,对业内操作了如指掌”。我却很怀疑这位“刘老师”是不是真的是正经做科研的人员,或者“刘老师”的说话是否被记者所正确领会。因为从记者的文章中“刘老师”的很多话都是一个在大学里做教师的人很难理解的。
就拿他所说“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这段话来说吧。科研经费用于“项目本身”的部分,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有仪器费、房舍费、水电费、劳务费、差旅费、会议费等等,这些都是为完成科研项目所必需的。作为科研人员。这都是常识,怎么会除去这40%以外都是“流失”了呢?照理来说,像这种六成科研经费流失的天方夜谭式的故事在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中是从来不会相信的。然而这位刘老师却认为真是如此。
文章中这段话很有意思:“刘老师以前每年都要负责三到四个科研项目,但近两三年来他几乎不做了。‘同事中,除了职称晋升需要,一般都不做科研,这虽是块肥肉,但风险太大了。’他说,学校虽然在建章立制方面没有进展,但财务规定明显严格了,以前那些可以报销的项目现在几乎被砍光了,科研真的不好做”。
复旦大学的教师现在“除了职称晋升需要,一般都不做科研”?我不知道复旦大学的同仁将怎么看待这样的言论。他们都因为做学校对经费管得紧了就不做科研了?不过,如果“刘老师”真的因为“肥肉”没有了而就不做科研,到确实有必要查一查他以前的行为。
需要指出,调查文章的作者似乎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基本知识还缺乏了解。例如,文章指责“复旦大学更是规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不是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的,也想不出由什么人比项目负责人负责更合适。
我更想指出,传媒也是需要有他们的职业道德的。首先一条我想就应当是尊重事实。《法制日报》的调查虽然有很多缺点,毕竟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说高校科研经费6成被套现的话。但是,在网站引用文章的时候却又衍生出“高校科研经费6成被套现”这样的辣人眼睛的语言。他们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过死的刻板规定,浪费了教师们大量的宝贵精力,如今在教师中已经近乎“怨声载道”了。
李克强总理今年多次指出要“给教学和科研人员更多经费使用权”。他说:“一流科研机构、一流高校、一流科技成果从不是靠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管出来的”。他生动地比喻说,“政府对科研的管理有时候像‘对小学生’一样,严重束缚了广大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手脚,影响了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套用针对行政人员的规定和经费管理办法,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给教学和科研人员更多经费使用权,更多创新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更好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希望我们的媒体要为落实中央的正确政策多做宣传工作,不要老是“打横炮”,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谣言惑众”。中国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我们的传统却缺乏科学思想,我希望我们的媒体人也要有点进步,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出一点力量,不要反其道而行之,一而再、再而三的煽动“反智主义”的情绪。
下面是从科学网原博文下选出的一些评论:
—— 这种标题式新闻对普通大众具有非常强的欺骗性,但是对于稍微有一点科学素养的研究人员,一眼就能分辨出是有问题的。就像动不动就“女大学生”如何如何,现在的网络环境十分糟糕!需要广大科研人员多做贡献,比如多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这种标题党就会没人关心了。这也是科学家的职责之一。
—— 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劳务费发到学生卡上,然后再收上去的有没有?把横向课题的经费拿去套纵向课题经费的有没有?拿着纵向课题经费借开会出差的名义出国 旅游的有没有?学生做科研需要自费的,但是成果要上缴的有没有?
——劳务费不算是用于科研的?有人还真当研究生是免费劳力哈,看看国外多少经费是用于人力的。
——高校老师贫富差距悬殊,钱多的人经费用不完,当然有人套现。
——看到这个报告,首先是惊呆了,我所了解的情况是科研院所一名博士生,一个月就八九千,基本工资就两三千,其余都靠自己天天加班才有。能套这么多现,应该是少数且厉害的人吧,大部分的科研人员的工资还是很少的。一直说让科研人员体面的生活,但是基本工资还是挺低的。
——看看高校云集的中关村、武汉的广埠屯长年有那么多卖发票的,就知道高校科研经费到哪里去了。
——经费多的组,套现是普遍现象,比例有高有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高校科研经费#
66
呵呵?
91
可能真的有,但是这比例有点大呀
94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99
#科研经费#
70
#高校#
46
中国经费之乱象
78
really???惊讶
103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55
可靠吗?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