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项生物医药License out交易创了记录。
日前,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治疗纤维化创新药“TDI01”已经与美国公司Graviton Bioscience达成海外授权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并商业化这款基于全新靶点ROCK2的抑制剂,该交易总值达5.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3亿,创下中国口服小分子药物对外授权的最高纪录。
根据公告,TDI01是一款全新靶点Rho/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的蛋白激酶2(ROCK2)的高选择性抑制剂,其全新作用机制的TDI01可通过高选择性地抑制ROCK2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纤维化进展、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重作用,在肺纤维化、肝纤维化等领域具有较好的治疗潜力,已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新品种。
2020年,TDI01已先后获得美国FDA及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均已启动1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公开资料显示,器官纤维化是以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大量细胞外基质聚集并伴炎症损伤、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一大类疾病的终末期改变,包括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和肾纤维化等。纤维化的发生可导致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减退,乃至衰竭,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在肺纤维化领域,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最常见、最严重的形式,预后极差,其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期仅为2.8年,被认为是一种比癌症更凶险的“类肿瘤疾病”,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也可导致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及急性加重,抗病毒治疗有可能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另外,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可能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此前,SARS留下的一个重要的并发症就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据文献报道,SARS患者中,约20%的患者会发生肺纤维化改变,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且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中肺纤维化发生率更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初愈病人也出现了特发性肺纤维化。
有统计数据显示,IPF在全球约有300万患者,每年以11%的比例增长,中国保守估计罹患此病的患者超60万人。
GlobalData数据库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全球市场容量在2025年将达到35亿美金。
目前,市面上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经查询,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氧疗、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移植等,用得比较多的抗纤维化药物包括吡非尼酮(商品名艾思瑞)和乙磺酸尼达尼布(商品名维加特),两者均已进入医保,其中,维加特为新进医保品种。
不过,这两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明显的,如吡非尼酮,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于2020年11月提示,其有严重肝损伤风险,尼达尼布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还有的患者会出现腹泻问题。因此,上述两款特效药难以实现长期用药,在中国还没有被临床广泛应用。
空白的治疗地带,巨大的临床需求,特发性肺纤维化已成为各大研发公司竞相研发的热点领域。
不过,TDI01作为纤维化领域的First-in-class品种,此前,国内尚未有药企针对同靶点的研发。
据泰德制药工作人员称,TDI01聚焦的是高选择性的ROCK2抑制剂,因此可以避免抑制ROCK1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获得更好的效果。
另悉,TDI01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则已完成临床前试验。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小分子#
46
#创新#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