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脑血栓的联合组学分析:识别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一种新的分子手段
2021-05-2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通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回收的脑血栓可预测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并改善继发性卒中预防策略的非常有前景的手段。
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诊断对于继发性卒中预防的患者治疗可能存在挑战性,尤其是在隐匿性阵发性房颤的情况下。脑血栓的分子组成与其起源有关。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对回收的血栓形成物质进行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以确定生物标志物或标记,以改善卒中的病因学诊断。
在这项预实验中,研究人员根据ASCOD(A:动脉粥样硬化; S:小血管疾病; C:心脏病理; O:其他原因; D:夹层) 表型分析了来自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脑血栓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结果单独或组合使用,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进行成对比较,将获得的组学特征与经典的心源性栓塞性卒中预测因子进行了比较。
脑血栓的联合组学分析
该研久纳入了59例患者,34例卒中患者表现出心源性栓塞表型,其中7例具有动脉血栓形成表型。研究人员分别使用非靶向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确定了脑血栓中246个蛋白质和5019个代谢分子特征。研究人员使用蛋白质组学结果(0.945 [95%CI为0.871–1])、代谢组学结果(0.836 [95%CI为0.714–0.958])和两者组合(0.996 [95%CI为0.984–1])计算了预测卒中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受试者操作特征取线下面积。两者组合的诊断性能显著高于经典预测指标,例如血浆BNP(B型利钠肽)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3 [95%CI为0.629-0.976])。
由此可见,通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回收的脑血栓可预测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并改善继发性卒中预防策略的非常有前景的手段。
原始出处:
Laurent Suissa.et al.Combined Omic Analyzes of Cerebral Thrombi: A New Molecular Approach to Identify Cardioembolic Stroke Origin.stroke.2021.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STROKEAHA.120.03212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脑血栓#
59
学习了
89
#栓塞性卒中#
68
#心源性#
76
卒中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病,溶栓,取栓等血管内治疗也很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问题有待认知!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