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灏珠院士:心电图(ECG)技术仍具生命力
2012-07-06 邓涛 中国医学论坛报
心电图(ECG)技术虽历经了110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它在心脏病诊断与新情况发现中仍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其运用和发展还有广阔的前景。 —— 陈灏珠 院士 “两
—— 陈灏珠 院士
“两年一度的中国心电学论坛已成为心电学和心内科医生学术提高的必需养分,她给心电学领域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向上的动力和奋发的精神。”
钾,让心脑血管病与心律失常发生关联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急性心梗早期低血钾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实践与再认识。傅教授指出,很多患者急性心梗猝死皆是缺血性心肌损伤与低血钾状态共同导致的恶果,其中不乏主要由低血钾所致的情况。因此,纠正低血钾是心梗急性期处理的重要环节。
心梗合并低血钾时常有以下临床特点:①低血钾与梗死部位和面积相关,心梗面积越大,越易出现低血钾,心梗累及广泛前壁时低血钾发生率较高(43.9%);②患者可能无低钾病史,也缺乏典型低钾体征,故不能以心梗患者全身表现作为判断低血钾的依据;③不仅要注意患者血钾降低的幅度,还要注重血钾降低的速度,血钾水平下降得越快,患者越危重,即使短时间内血钾的小幅度降低(相对低血钾),也非常危险;④伴呼吸性碱中毒、应用儿茶酚胺或利尿剂情况下更易发生低血钾。心梗合并低血钾时的心电图表现常多样且不典型。
对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无禁忌证,应将血钾水平维持在适当较高水平。医生如仅注重心律失常本身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而忽视钾离子在心律失常发生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是导致治疗无效、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致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最有效的方法为,静脉近心端快速补钾、补镁,同时加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以提高心室颤动(室颤)阈值,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元生教授在介绍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心电图表现时也提到,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很高,在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52%存在QTc≥470 ms。女性患者和低钾血症是发生QTc间期显著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患者,静脉输液时应注意补充氯化钾,特别是对女性患者。
J波,渐成焦点
在本届心电学论坛上,“J波”成为一个提及率非常高的热门词汇,“J波综合征”研究领域虽尚存部分争议,但其研究价值已日渐受到肯定。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谭学瑞教授谈到,①J波综合征是一组ECG上J波+临床不良后果的综合征;②ECG早期复极+J波是特发性室颤、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标志;③特发性室颤患者中J点抬高现象高达42%,J波伴ST段抬高(特别是水平抬高),发生室颤的风险显著增大;④缺血性J波是严重心肌缺血超急性期ECG改变,是室颤、猝死的预测指标。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ECG#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