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ILD)规范化诊疗项目”在京启动,将规范诊疗引入新时代
2018-12-17 MedSci MedSci
2018年12月15日,中国“间质性肺疾病(ILD)规范化诊疗项目”在北京启动,该项目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主办,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支持。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批获得中国医师协会认定的7家间质性肺疾病(ILD)诊疗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宣布成立。
2018年12月15日,中国“间质性肺疾病(ILD)规范化诊疗项目”在北京启动,该项目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主办,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支持。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批获得中国医师协会认定的7家间质性肺疾病(ILD)诊疗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宣布成立。
图1: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诊疗项目启动会现场
(嘉宾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是:冯瑞娥、陈起航、蔡后荣、李惠萍、代华平、李明霞、祝刚、李振华、罗群、赵亚滨、金洪)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王辰院士表示:“临床表现各异的间质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疑难病症的重要范畴。间质性肺疾病已经不再是临床少见病,改善我国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疗及疾病全程管理水平对于提升呼吸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和促进呼吸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间质性肺疾病(ILD)规范化诊疗项目’的启动,将对于改进我国间质性肺疾病诊疗发挥重要的系统性作用。”
图2:王辰院士为启动会致辞
误诊率高、诊疗水平参差不齐,规范诊疗迫在眉睫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包含200多种不同程度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的肺部疾病总称。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例,它是一种较为凶险的类型,其病因不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人群。主要表现为肺功能持续下降导致的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一旦出现急性加重,患者生存率进一步降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呼吸科李惠萍教授介绍:“近一半的IPF患者在确诊后的2-3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低于30%,比大多数癌症的生存率都低。近年来,IPF 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与之不相称的是医生和公众对IPF的总体认知率低,导致患者就医晚,漏诊和误诊率高。超过50%的IPF患者往往看过3个医生才被明确诊断,诊断延误长达5年。”
图3:李惠萍教授为启动会致辞
由于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均衡,IPF的漏诊、误诊可能更为严重。如何增加疾病认知,提高 IPF 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水平,建立有效通畅的转诊渠道是我国当前IPF乃至整个间质性肺疾病诊疗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首批7家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构建地图1.0,助力诊疗规范化
面对这些严峻问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此次启动的“间质性肺疾病(ILD)规范化诊疗项目”希望通过培育和发展间质性肺疾病规范诊疗中心,提高医院及医生对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主的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认知和诊疗水平,促进医院双向转诊与会诊机制的完善,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照护。
本次首批7家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排名按从北至南顺序)构建出间质性肺疾病诊疗地图1.0。
该地图的出炉,将为邻近各地的基层医院树立起规范化诊疗的标杆,建立起明确的转诊渠道,帮助患者尽快到诊疗体系更为完善、规范的中心就诊。疑似患者到上述中心就诊,将极大地缩短确诊时间,尽早接受规范化治疗,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代华平教授介绍道,“首批这7家ILD诊疗中心,与呼吸专科医联体间质性肺疾病协作组,共同建立起间质性肺疾病协作网络,以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提供ILD患者的诊治指导与医疗照护。此外,也是ILD诊治平台规范建设的示范,ILD专业队伍培养的基地,中心将通过培训、参访、点对点多学科讨论(MDD)的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普及推广ILD知识与诊疗技术,培养和发展更多的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带动周边省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疗和全程管理水平的共同提升,把规范化诊疗逐步地、多层次地渗透到全国各级医院。”
图4:代华平教授在启动会上作相关的项目介绍
在谈及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的培育重点工作时,代华平教授认为确立间质性规范化诊疗中心建设的目的与标准,动态评估中心建设情况,改善ILD诊疗实践,是促进间质性肺疾病认知与诊治水平提升的关键。
掌握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技巧,对提高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水平至关重要。以特发性肺纤维(IPF)的诊断为例,面对疑似患者,在通过肺功能检测进行初步筛查之后,进行高分辨率(HRCT)检查必不可少,因为它是确诊IPF的必要手段,但在日常工作中,这项检查往往被忽视。而当HRCT影像辅助还无法确诊时,就需要邀请包括呼吸科、放射科、病理科、风湿免疫科在内的多个学科进行讨论(多学科讨论,也即MDD),来帮助患者尽早确诊。
延缓IPF患者的疾病进展除了尽早确诊外,也离不开抗纤维化药物使用。抗纤维化靶向药物的问世,在IPF诊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指南推荐的靶向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可显著减少肺功能年下降率达50%左右,同时可使疾病进展风险减少40%,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我国确诊的IPF患者使用抗肺纤维化治疗药物的比例非常低,发生急性加重风险高,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李惠萍教授说道。
究其原因,一方面医生信息滞后,另一方面也与药物医保准入息息相关。为此,在项目启动会上,多位专家也呼吁尽快将疗效明确的靶向治疗创新药纳入医保,使更多患者有药可医,同时也为医生遵循指南开展治疗创造机会。
开展多维度的培训项目,加速孵化诊疗地图2.0
随着首批7家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的成立,以这些中心为核心的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诊疗培训项目也即将陆续开展,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的教学网络。据了解,7家间质性肺疾病学院,将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为周边医院的呼吸科、放射科、病理科及其他相关科室的医生提供线下培训和参访机会。关于参访频率和规模,2018年2次,2019年预计6次,每次参访能够覆盖到邻近的10家重点医院。希望通过形成“以点带面的”教学网络,培育更多区域规范化的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心,辐射更远地区,从而带动我国诊疗水平的均衡发展,促进区域间质性肺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和早诊早治。
在培训期满后,协会将根据医疗考核指标、教学和研究考核指标及人才培养考核指标这三大重要指标,通过综合评分评选出新一批的诊疗中心,推动规范化诊疗标准从中心到基层的逐步渗透,助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标准的诊疗流程,从而提高疾病认知,降低误诊、漏诊率。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部主任李明霞女士表示,“中国医师协会在张雁灵会长带领下,致力于医师的教育培训、行业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间质性肺疾病之前是一个很少被关注的领域,我们将发挥协会的作用助力间质性肺疾病诊治的发展。7家诊疗中心只是诊疗规范化的一个起点,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培训,能有更多的规范化诊疗中心为病人提供服务,同时全面提高我国间质性肺疾病的诊疗水平。”
图5:李明霞主任为大会致辞
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方,勃林格殷格翰专科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祝刚先生表示:“在推动中国间质性肺疾病尤其是特发性肺纤维化诊疗事业发展方面,我们始终不遗余力。无论是从抗纤维化药物的临床研发到中国上市,还是联合媒体和医疗人士提高大众疾病认知,从支持中国首个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PORTRAY)的开展,到现在‘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诊疗项目’的启动,勃林格殷格翰始终参与其中。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与社会各界一道努力,帮助更多患者尽早诊断、接受规范化治疗,从而尽早回归到正常生活中。”
图6:祝刚先生为大会致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规范化#
39
#间质性#
43
#规范诊疗#
49
#规范化诊疗#
50
#ILD#
48
#间质性肺疾病#
40
#新时代#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