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港大领先成功造出人造心脏

2013-12-02 chi 中国新闻网

左起,“香港海运物流的转型与振兴”项目统筹人夏耀祥、香港科大教授李忠义、“万能干细胞复制人类心脏”项目统筹人李登伟、港大教授江志荣。(香港大公报记者胡家齐 摄) 中新网11月29日电 缺乏器官捐赠,加上细胞疗法尚未成熟,令心脏病成为香港第三号杀手。由香港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研究出数项专利技术,可以一个万能干细胞大量提炼出80个心肌细胞,5年内可望临床应用,帮助病人修复坏死的心肌细胞

港大造出全球首个人造心脏5年内可望临床应用

左起,“香港海运物流的转型与振兴”项目统筹人夏耀祥、香港科大教授李忠义、“万能干细胞复制人类心脏”项目统筹人李登伟、港大教授江志荣。(香港大公报记者胡家齐 摄)

中新网11月29日电 缺乏器官捐赠,加上细胞疗法尚未成熟,令心脏病成为香港第三号杀手。由香港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研究出数项专利技术,可以一个万能干细胞大量提炼出80个心肌细胞,5年内可望临床应用,帮助病人修复坏死的心肌细胞。团队更成功造出世上首个体积如手指头大小的人类人造心脏作药物测试,并已测试30至50种有毒性的药物,期望明年可测试3000以至更多种药物。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由港大牵头的研究团队于2011/12年度获港府研资局第一轮“资助主题研究计划”6000万元资助,研究用万能干细胞复制人类心脏。港大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总监李登伟指出,心肌细胞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因衰老或疾病死亡的心肌细胞不能再生。团队的一大研究重点就是以万能干细胞大量提炼心肌细胞,再将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协助心脏病患者修复坏死的心肌细胞。

李登伟指出,10年前1000个万能干细胞只可提炼出3个心肌细胞,现时最先进的技术亦只能2个万能干细胞提炼出一个心肌细胞,效率不彰。团队现已研究出数项专利技术,以1个万能干细胞大量提炼出80个心肌细胞。团队更成功造出世上首个体积如手指头大小的人类人造心脏。不过,李登伟估计,若要将心肌细胞转化为临床应用,帮助病人修复坏死的心肌细胞,应要5年时间左右。

现时,团队制造的人类人造心脏虽未能直接移植予人类,但可用作进行药物测试。李登伟表示,以有人体细胞的人造心脏试药可有效测试药物对人类心脏会否有毒性,同时可参考测试结果,改善药效。此外,由于一个人的皮肤或血细胞可提炼出万能干细胞,再提炼出心肌细胞,故药物测试可望循个人化方向发展。团队已测试30至50种有毒性的药物,期望明年可作药物系列测试,测试200、1000以至3000种药物。

(原标题:港大造出全球首个人造心脏 5年内可望临床应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08050, encodeId=2fbf1e080507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00b251e5d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造#</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5175, encryptionId=e00b251e5dc, topicName=人造)],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48aa31545372, createdName=zjshifan_98647316, createdTime=Fri Jul 25 10:17:00 CST 2014, time=2014-07-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不吃早饭有损心脏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不吃早饭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2万多名45岁至82岁男性的饮食习惯。1992年至2008年间,近1600名研究对象首次出现心脏问题。 研究人员22日在美国心脏病协会《循环》期刊上报告说,与吃早饭的人相比,经常不吃早饭的人心脏病发作或因冠心病死亡的风险要高27%。不吃早饭的人通常相对年轻,一般还有抽烟、喝酒、不爱锻炼等习惯。未

ESC 2013:体力活动降低体格不佳男性心脏性猝死风险

  芬兰的JariLaukkanen及Magnus Hagnas等人在ESC 2013年会8月31日大会上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体力活动能降低体格不佳男性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风险。   Laukkanen博士指出,心脏性猝死(SCD)约占冠心病死亡的50%。其通常在出现症状后不久就发生,留给医生的有效医疗干预事件非常有限,且大多发生于院外或无任何预警信号,故找到识别SCD风险增高人群的办法将有望实

STM:把基因直接送至心脏可逆转心脏衰竭

美国研究人员13日说,他们在猪身上测试了一种把基因直接输送至心脏的新型基因疗法,结果表明它可有效逆转心脏衰竭的过程。 心脏衰竭是指心脏过于虚弱,无法输出足够血量满足组织和器官代谢需求。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都可能引发心脏衰竭。 美国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当天在美国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上报告说,新型基因疗法使用了一种心脏衰竭患者体内缺失的基因SUMO-1,这种基因帮助调节心肌细

AHA 2013:研究发现心脏骤停前身体会有警告

新的研究表明许多突发性心脏病其实发生的没有那么突然。 在一项针对中年男人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在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之前身体可能会有警告信号。心脏骤停是由于系统失败而导致的心脏停止。如果患者能够立即接受CPR然后迅速使用除颤仪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奏的话,有可能可以活过来。 最新数据表明,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可以活下来。心脏病的征兆主要是胸痛,通常是在胸部的中间,患者会感受到压力,紧

ESC 2013:Eugene Braunwald教授总结心脏病学领域十大历史事件

  1、心电图:1903荷兰的Willem Einthoven首次应用弦线电流仪通过记录心脏的心电活动记录了人类的心电图,并以P、Q、R、S和T等字母表示不同的波段来描述心血管疾病的心电图 变化,现代心脏病学由此诞生。随后,在短短几年内,ECG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心导管插入术: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首先插入导管测量了动物心脏心腔及大血管的压力。1929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进展

近日,在2013中国心脏大会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伟教授作了题为《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进展》的报告。心衰的诊断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是良好的排除试验指标:急诊科设定:判断限=300ng/L(NPV>98%),作为排除心衰的依据。如果要诊断心衰,则要根据不同的年龄运用不同的阈值进行判断。心衰预后与疗效监测NT-proBNP是短期——长期心脏病问题的强烈指标。住院期间NT-p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