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血小板——1例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2023-06-06 吴天歌 于杰 青岛市市立医院 “检验医学”公众号 发表于上海
检验科和临床的沟通至关重要,单纯一个血小板低有千千万万中原因,只有做好临床分析前的质量评估,检验工作中“一检真情”的态度,才能让保证诊疗的水平。
前 言
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众多,从病程的进展(APS、HUS、HEELP、DIC......)到肝素引起的HIT、药物引起的PLT减少......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临床对患者的诊治。近年来,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EDTA-PTCP)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其发生率约为0.07%-0.21%[1]。今天我要讨论的是一例药物引起的假性PLT减少病例。
案例经过
患者女,58岁,2019年4月因双膝关节肿痛4月余,加重1月来我院就诊。全身皮肤黏膜正常,牙龈无出血。双膝关节压痛,浮髌试验(+)。左膝正侧位:双膝关节退行性变,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症。住院期间给与抗炎止痛、免疫抑制治疗。第一次出院时血小板计数:289×109/L。出院医嘱用药:甲泼尼龙片(美卓乐);羟氯喹和洛索洛芬钠等。
患者于2019年5月、2020年12月第二次、第三次诊疗血小板正常(231~243)×109/L。医嘱用药:同之前用药。第四次诊疗:患者于2021年1月门诊查血常规,PLT为47×109/L,骨髓报告提示骨髓抑制,停用羟氯喹和洛索洛芬钠,两月后复查患者为EDTA诱导的假性血小板减低,一年后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
临床案例分析
患者中年女性,因“双膝关节肿痛4月余,加重1月”于2019年4月首次就诊于我院。既往“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症”病史,口服免疫抑制剂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治疗效果可。随后3年门诊随访,期间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2021年1月第四次于我院门诊随访,查血常规示PLT为47×109/L,出现不明原因PLT降低。再次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患者无牙龈出血等症状,与检验结果不相符。
再次阅片,该名患者2019年首次就诊于我院,PLT正常到2021年1月PLT减低,骨髓涂片显示成熟有血小板形成巨核细胞1个,成熟无血小板形成巨核细胞20个,裸核4个:血小板呈单个分布,较少出现。提示骨髓受抑制。
四年就诊期间,患者诊疗方案无调整,均服用同种药物,无其他干扰因素。查阅大宗文献提示,羟氯喹和洛索洛芬钠为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但是两种药物对血液和淋巴系统有共同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上述药物不良反应,故停用羟氯喹及洛索洛芬钠。停药期间继续服用其他药物,控制患者类风湿等症状,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停药一年,2022.6月再次复查血常规,PLT恢复正常,患者临床症状同前。再次阅片,结果无异常。PLT减少与羟氯喹及洛索洛芬钠相关,为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
检验案例分析
2021年1月5日入院
患者化验结果:PLT 33×109/L↑,N 6.16×109/L↑,N% 81.5%;红细胞沉降率:90mm/h。凝血常规全套:D-二聚体定量2.73ug/mL。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球蛋白A6.93g/L,免疫球蛋白G18.10g/L。血清蛋白电泳测定:β1球蛋白电泳10.4%,γ球蛋白电泳23.9%。ANA谱:抗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测定(ANCA):抗RO-52抗体阳性 (++)。抗环瓜氨酸抗体定量1600.00U/mL。当患者出现PLT的情况,首先要排斥标本的影响,其次是要和临床沟通患者的病史,病情,诊疗用药。
检验与临床沟通:PLT减低临床大多为如下情况:
抽血不顺。(检查标本,和抽血护士沟通,排除此原因)
EDTA或其他抗凝药物引起的假性PLT减低。(换枸橼酸钠管和涂片镜检,均为发现聚集PLT)
HIT(患者未用过肝素治疗,封管也未使用肝素药物)
ITP(患者未有出血点,牙龈出血等其他出血症状)
APS(患者抗磷脂和凝血检查正常,无APS临床症状)
HUS(患者肝肾功结果正常,无尿潜血,无发热,无HUS症状)
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骨髓象显示骨髓抑制,羟氯喹和洛索洛芬钠为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但是两种药物对血液和淋巴系统有共同的不良反应,故和临床沟通停用这两种药物)
2021-01-18患者出院停用羟氯喹(纷乐)片和洛素洛芬钠(乐松)片。
治疗后变化
停药前PLT↓——停药后两月(EDTA诱导的假性PLT减低)——停药后1年(PLT恢复正常)
停药羟氯喹(纷乐)和洛素洛芬钠(乐松)两月后于外院检查血常规:结果为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低;于我院2021-04-01复查血常规:同样为EDTA假性血小板减低。
(PLT聚集的图片及血小板直方图) 注:临床检验工作中其实很数PLT减少的患者,血小板报警信息也会提示Thrombocytopenia,但是如果报警信息双重提示Clumps则聚集的可能性大)
于2022-06-18复查血常规:PLT正常:287×109/L,非EDTA诱导的假性血小板减低。
附患者四次的PLT变化
知识拓展
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DTA-PTCP)的因素有很多,但纤维蛋白原受体、糖蛋白(GP)αⅡb、βⅢa (GPⅡb/Ⅲa)与其明显相关,在GPαⅡb与βⅢa之间存在一种处于隐蔽状态的单克隆抗体,EDTA抗凝剂可激活这种抗体并诱发血小板聚集:GPllb/IIIa在EDTA的作用下,刺激CD62P、CD63和血小板反应蛋白这些活化抗原的表达,触发激活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致使血小板在体外发生聚集。
还有报道表明,EDTA导致血小板假性聚集可能是EDTA能诱导血小板并使其活化,从而引起血小板膜上隐匿性抗原构象的改变,使其能与存在于患者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中一些酶,从而水解血小板膜磷脂并释放花生四烯酸、5-羟色胺等促进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能促使血小板聚集成团。[2-4]
检验科中当我们遇到PLT假性减少时,一般会更换枸橼酸钠抗凝剂重新采取或者直接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大部分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可以被纠正,但是个别无法纠正。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羟氯喹、洛素洛芬钠会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而阿司匹林、化疗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等可引起血管内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计数减低或假性减低,需停药15~20 d后检测结果恢复正常。当我们遇到和临床症状不符合的PLT减少患者,要及时和临床医师沟通,切记,镜检是金标准!
如何纠正?
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纠正EDT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假性减低:
1. 稀释模式法:采取患者末梢血置于血常规分析仪稀释液中,不同仪器稀释比例不同,检测须在5min内检测完毕。
2. 更换抗凝剂法:对于EDT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假性减低可以采用枸橼酸钠管重新抽血复查,但是也不排除临床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也会引起枸橼酸钠抗凝剂对PLT聚集的影响。
3. 震荡法:用高速震荡仪以3000r/min(r为4.5mm)震荡3min后可使大部分EDTA-PTCP血标本血小板解聚。血小板的弱聚集在体外虽然不可逆,但是却不牢固,适当震荡可使血小板重新分散。[5]
4. 药物解离法:阿米卡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EDTA-PTCP血标本立即加入6.5mg/mL阿米卡星,静止5min后涂片观察,如聚集消失,则进行报告——属于阿米卡星敏感性;如仍聚集明显,持续等待30分钟后检测PLT数量,若PLT持续升高,可继续观察到完全解离——属阿米卡星加速性。阿米卡星并非对所有的EDTA-PTCP敏感。
5. 涂片染色——金标准。
6. 国内有学者把PLT聚集划分为三个层次:[6]
1)10个以上的血小板聚集——会使减少50%以上,定为血小板聚集;
2)5-10个血小板聚集——会使减少20%以上,定为血小板弱聚集;
3)4个以下的聚集忽略为无聚集。
但是我在临床中遇到一特殊患者,EDTA和枸橼酸钠PLT都是轻度减低,随着时间的推迟,分别按1小时、2小时、3小时计数两种不同抗凝血和涂片染色结果:PLT从最初的3,4个聚集到后来的7,8个聚集。个人认为,当我们遇到轻微聚集的标本,不妨延长检测时间观察一下。
案例总结
患者因免疫性药物的影响,PLT由正常到减低,从EDTA-PTCP到恢复正常。现在药物引起的PLT抑制性减低和EDTA-PTCP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和学术的研讨。检验科和临床的沟通至关重要,单纯一个血小板低有千千万万中原因,只有做好临床分析前的质量评估,检验工作中“一检真情”的态度,才能让保证诊疗的水平。
专家点评
李莉 青岛市市立医院检验科 副主任检验技师
该案例为我院真实的临床案例,女性,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症”,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用药前血小板是正常的(2019.4),随着长期用药于2020年1月血小板下降到47、14,骨髓中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处于抑制状态。停药后血小板减少是由于EDTA-PTCP,同样的血小板减少其成因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检验人员要有“火眼金睛”,通过制定的复检规则加以排除,还患者一份真实而准确的检验报告,同时,检验要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遇有不符合的情况及时联系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告知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必要时给出一定的检验建议。本案例真实、可靠,在我们常见的EDTA-PTCP外,引入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值得分享。
参考文献:
[1]周小棉,邹晓.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 30(9):1065-1068.
[2]BragagniG, BianconciniG, BrognaR, et al. Pseudothrombocytopenia: clinical comment on 37 cases[J]. Minerva Med, 2001, 92(1):13–17.
[3]DabadieM, ValliN, JacobinMJ, et al. Characterisation,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a conformation-dependent monoclonal antibody to the alphaIIbbeta3 integrin: interest for use in thrombus detection[J]. Platelets, 2001, 12(7):395–405.
[4]BizzaroN, BrandaliseM. 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ion with antiplatelet and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J]. Am J Clin Pathol,1995,103(1):103–107.
[5]罗磊,朱建锋,王蓓丽,郭玮,潘柏申.震荡法在纠正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医学,2018,"VoL 25,No.1. 100-102.
[6]邝妙欢,陆霄云,钟义富等.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4S):121-124.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羟氯喹和洛索洛芬钠会引起骨髓抑制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