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Rev Cardiol:心血管疾病视网膜成像生物标志物的标准化和临床应用:NHLBI 研讨会的路线图
2024-07-25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视网膜成像技术为系统性疾病的早期检测、诊断和监测提供了革命性手段,有望通过跨学科研究和大数据分析推动疾病管理的发展。
视网膜作为人体内唯一可以直接观察到血管和神经的部位,其通过非侵入性和相对低成本的眼科成像技术及分析手段的可及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索系统性疾病的全新窗口。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于2022年10月举办的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根据研讨会上的讨论,本路线图详细阐述了当前的知识空白和新研究机会,以期更好地理解眼睛(尤其是视网膜生物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们在这一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如何简化并标准化非眼科卫生工作者对眼睛高质量图像的捕捉过程,以便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如何开展多学科网络下的纵向研究,覆盖更多样化的高风险人群,同时确保研究过程中的参与者隐私和数据安全。这些空白和挑战为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即开发更为便捷、精准的眼科成像技术,以及构建跨学科的研究体系。
此外,我们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一是改进对结构性及功能性视网膜生物标志物的测量方法,提高其在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二是明确微血管和宏血管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三是优化多模态成像“流程”,实现不同成像技术间的优势互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四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先进的成像技术与“组学”、生活方式因素、初级护理数据和放射学报告等多源信息相结合,从而提高个体层面风险的识别能力。
未来,对视网膜微血管疾病和视网膜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还可能为其他系统性血管床微血管疾病的时间发展提供重要线索。例如,通过观察视网膜微血管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测和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全身血管系统的影响,从而为患者提供早期干预和治疗。
总之,视网膜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和拓展研究范围,我们有理由相信,视网膜成像将为系统性疾病的早期检测、诊断和监测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在此基础上,跨学科合作和大数据分析将成为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关键力量,为全球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Chew EY, Burns SA, Abraham AG, Bakhoum MF, Beckman JA, Chui TYP, Finger RP, Frangi AF, Gottesman RF, Grant MB, Hanssen H, Lee CS, Meyer ML, Rizzoni D, Rudnicka AR, Schuman JS, Seidelmann SB, Tang WHW, Adhikari BB, Danthi N, Hong Y, Reid D, Shen GL, Oh YS. Standardiz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retinal imaging biomarke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Roadmap from an NHLBI workshop. Nat Rev Cardiol. 2024 Jul 22. doi: 10.1038/s41569-024-01060-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039178.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心血管疾病# #视网膜成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