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策告诉你 还能这样降低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日
2018-10-30 刘雪维、董艳等 中国卫生质量杂志
围绕临床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安全、质量改善、培训等列出系列问题,由圈员按上级重视度(0.21)、重要性(0.19)、迫切性(0.23)、圈能力(0.19)、本期达成性(0.18),以5-3-1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参考住院处意见,选定第一顺位的“降低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2日百分率”为本期活动主题。
名词定义: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是指在耳鼻喉科需手术治疗,一定时间内手术时间不影响治疗效果,允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时机施行手术的患者。术前住院>2日是指从患者入院至手术等待时间>2日,是一项全面反映医院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科室配合程度等多方面状况的综合性指标。纳入标准:喉良性肿瘤、甲状腺腺瘤、腮腺腺瘤、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甲舌囊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排除标准:喉恶性肿瘤、喉良性肿瘤并发呼吸困难、食道异物、气管异物、鼻出血等需尽快手术治疗的患者。
衡量指标: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2日百分率=调查期间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术前住院>2日患者人数/调查期间耳鼻喉科择期手术患者总人数*100%。
选题背景:术前住院日直接影响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医疗效率,体现资源配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要求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2015年,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将术前住院日列入全市医院考核指标。调查发现,要控制术前平均住院日在2日以内,降低术前住院>2日患者百分率是前提。杨国士等报道称,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术前平均住院日为2.1天。有研究认为,影响术前住院日的前6位因素中,排在第1位的是医技检查(31.03% ),排在第2位的是服务流程关注不足(28.28% )。李卫红等的研究表明,年龄、伴随病、入院时间、医院政策、入院前风险评估等均会影响术前平均住院日。2016年,科室术前平均住院日为1.89天,但仍不能有效缓解患者住院难问题。经调查,术前住院>2日患者高达56.25%,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因此,解决上述问题,降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2日百分率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2016年12月12日-12月23日在耳鼻喉科行择期手术患者96人,其中,术前住院>2日患者57人,占59.37%。
制作查检表,进一步分析术前住院>2日的影响因素。其中,院前检查不完善、手术安排不及时共44人,累计百分比为77.19%,依据80/20法则,此两项为本次活动改善重点。
目标值设定:2017年5月28日前将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2日百分率由59.37%下降至26.91%。
设定理由:经测算,圈能力为70.84%。目标值=现状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59.37%-(59.37%×77.19%×70.84%)=26.91%。改善幅度为54.67%。
原因分析
邀请邀请麻醉科人员、3位住院总医师,与全体圈员针对院前检查不完善、手术安排不及时2个改善重点分别进行原因分析。
要因分析
以5-3-1评价法进行要因圈选,圈员共10人,总分50分,依据80/20原则,40分以上为要因。
选定院前检查不完善的要因有:培训制度不完善,沟通途径单一,套餐模板不全,审核机制不完善。
选定手术安排不及时的要因有:基础疾病未控制,出入院无计划性,准入标准不统一,奖惩措施未落实。
真因验证
依据要因,制作真因验证表,统计2017年1月3日-1月16日耳鼻喉科择期手术92人,其中,术前住院>2日患者52人。8项要因统计得到101项不良频数,套餐模板不全、审核机制不完善、出入院无计划性、准入标准不统一、沟通途径单一共计84项,累计百分比为83.16%,为真因。
对策拟定与整合
对策一:完善院前检查套餐模板
改善前:(1)科室病种多、分组细,接诊医生根据个人经验开具院前检查单,未全部考虑各组疾病手术要求;(2)工作繁忙、易遗忘,宣教资料陈旧,导致开单不全。
对策内容:(1)征求各组教授、住院总意见,完善各病种预住院检查模板9套,方便不同资质及组别医生使用。(2)对模板内容组织全科学习,掌握不同疾病检查重点及诊治要点,全科医生统一诊疗标准。(3)修订预住院流程宣教卡,接诊医生发放并宣教。(4)丰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增加预住院宣教模块,构建预住院宣教体系。
效果确认:术前住院>2日患者百分率由59.37%下降至52.04%,套餐模版不全发生率由6.01%下降至2.21%,院前检查完善率由56.14%上升至82.00%。
对策二:落实审核制度,完善准入标准
改善前:(1)检查完毕,仅部分患者完成专科及麻醉评估,导致入院后检查不全或异常结果院前处置不及时,延误手术时间;(2)门诊、住院及麻醉医生准入标准不一,每月因各种原因有11%的患者退住院及12.8%的患者择期手术停止。
对策内容:(1)邀请麻醉、内分泌、儿科、呼吸等6个相关科室,制定统一审核标准。(2)要求门诊、麻醉及病房医生执行统一标准,所有患者需经专科及麻醉门诊评估后方可入院。(3)经各组教授把关后,完善手术患者准入标准,对合并症患者做到门诊即控制、入院即手术。
效果确认:术前住院>2日患者由52.04%下降至45.74%,审核机制不完善及准入标准不统一发生率由7.35% 下降至3.50%,退住院率由11.7%下降至3.9%。
对策三:虚拟排床,错峰收容
改善前:(1)护士报次日收容床位时,仅参考男女数量,遇教授门诊、出差、会议或大中手术集中收入院,导致手术堆积;(2)同时大批出入院导致手术堆积,术前住院日延长,工作效率降低;(3)周五入院、周末不手术,待术时间长。
对策内容:(1)制作耳鼻喉科常见病分类卡,方便住院处按大中小手术预约排程,对科室报床做到大小手术错峰收容。(2)制作各组医生出诊、手术、出差登记表,确定教授本周出差情况,合理安排二线医生手术病种。(3)每周医护沟通,根据待床数及病种虚拟排床,指定各组手术日,把控出入院人数,做到日手术量均衡。(4)建设精品学科,推进日间及计划性手术,周五安排计划性手术,入院当天手术,缩短术前住院日。(5)优化手术患者管理流程,减少无效等床。
效果确认:术前住院>2日百分率由45.74%下降至36.08%,出入院无计划性发生率由4.94%下降至1.79%,计划性手术开展率由4.50%提高至9.30%。
对策四:建立有效沟通途径
改善前:(1)科室等床患者多、时间长,住院处考虑院前检查结果有效时间问题,通知部分患者择期检查,导致收容时检查不完善;(2)今日出院、临时报床多,外地患者路途远、入院时间晚,影响次日手术安排;(3)护士未查看各组待床情况,导致收容安排不合理。
对策内容:(1)与信息科沟通,进一步完善等床患者信息与病房同步化平台,每日查各组等床人数、病种及性别,以便计划化性合理安排收容。(2)建立微信群,多部门对床位管理实施调控,对待床、收容及完善检查做到日通报、周总结、月评优。(3)每日早、中、晚与住院处沟通出院床位数及收容病种,确保无空床,住院处反馈次日收容,落实6问,发至交流群供各组查看。办理“6问2看”包括:1问是否完善院前检查(结果基本正常);2问是否呼吸道感染,如发热、流鼻涕、咳嗽等(感染控制1周以上);3问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剂(停药2周以上);4问是否在经前或月经期(结束或至少距离3天以上);5问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控制并经医生评估);6问是否有其他全身性疾病;1查是否经专科及麻醉审核并盖章;2查所有检查结果均完善并在有效期内。
效果确认:术前住院>2日患者百分率由36.08%下降31.18%,沟通途经单一发生率由3.56%下降至1.29%,择期手术停止率由12.80%降低至7.25%。
效果确认
统计2017年4月10日-21日在院择期手术患者102人,其中,术前住院>2日28人,占27.45%。目标达标率为98.34%,进步率为53.76%。改善前后,术前住院>2日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20.57,P=0.00001)。
与此同时,与活动前比较,圈员在品管手法运用、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团队精神、积极性等方面均有一定提升。
标准化
形成了3项标准化文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预住院管理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管理流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收容规范。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耳鼻喉#
101
#择期手术#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