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Chem:上海交大肖泽宇/张健团队开发DNA“模块化”可编程策略,构筑双价配体实现对受体激活的精细调控

2023-01-18 王聪 “生物世界”公众号 发表于上海

双价配体分子可以调控的蛋白受体众多,如G蛋白偶联受体(GPCR)、激酶、离子通道、氧化酶以及二聚化蛋白等。由于在药物研发上的优势,双价配体分子越来越受到国际各大研究机构的关注。

当前,药物设计及研发的一个热门方向是构筑双价配体分子。该类分子是将两个药效明确的配体分子通过连接子偶联形成;其中,每个配体分子分别识别两个不同蛋白受体的位点、或同一蛋白受体的不同位点(如正构或变构位点),并通过连接子协调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药物疗效、提高药物选择性、并克服耐药等。双价配体分子可以调控的蛋白受体众多,如G蛋白偶联受体(GPCR)、激酶、离子通道、氧化酶以及二聚化蛋白等。由于在药物研发上的优势,双价配体分子越来越受到国际各大研究机构的关注,对许多传统意义上不可成药的靶点赋予新的成药潜力,且已有双价配体分子进入临床研究,展示了广阔的开发前景。

构筑双价配体分子的关键是连接子的筛选及优化,因为它能够通过调节两个配体分子的空间距离及空间构象,影响药理学活性。当前方法主要采用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乙二醇等)作为连接子来构筑并筛选双价配体分子,面临以下问题:首先,聚合物连接子在合成中聚合度难以精确控制,导致难以精准调控药效团之间的空间距离;其次,聚合物连接子常由单一重复单元构成,难以实现配体分子与受体结合时空间取向的精细调节;此外,构筑筛选过程中需要将不同长度及结构组成的聚合物连接子逐一与药效团进行化学偶联,合成及纯化步骤繁琐。综上,双价配体分子的高效构筑及精细调控是制约本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肖泽宇课题组与张健课题组合作,在 Cell 子刊 Chem 发表了题为:DNA-modularized construction of bivalent ligands precisely regulates receptor binding and activa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DNA模块化可编程的策略来构筑双价配体分子,实现在单脱氧核苷酸水平对受体识别及激活构象的精细调控。

该策略借鉴DNA分子的可编程构筑方式,将两个配体分子分别修饰成可用于DNA固相合成的“类核苷酸”药效团模块,将天然脱氧核苷酸作为连接子模块,并利用DNA固相合成仪,自动化高效构筑双价配体分子的筛选库。通过编程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来精细调节连接子的长度,实现对两个药效团之间空间距离在0.33纳米尺度的调控;通过编程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排列来调节连接子的结构多样化,实现对药效团空间取向的精细调控,从而高效筛选获得对受体识别亲和力最高、激动效能最强的双价配体分子。该策略为双价配体分子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药物设计及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证实此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团队结合各自的研究优势,针对同一蛋白受体的正构和变构位点,构筑了一个“正构-变构”双价配体分子,即一个配体分子与蛋白受体的正构位点结合,另一个配体分子与变构位点结合。具体而言,本工作中蛋白受体选用M1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Rs),是一类与认知功能、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GPCR受体。双价配体分子中,一个配体分子为正构激动剂占诺美林(简称X),识别M1Rs的正构位点;另一个配体分子为变构调节剂BQCA(简称B),识别M1Rs的变构位点。通过这样一个“正构-变构”双价配体分子的协同调节,实现对M1受体(而非M2~M5受体)亚型的识别及激动选择性,降低副作用。

研究团队首先借鉴天然脱氧核苷酸的修饰策略构建了X与B的药效团模块,并证实修饰后保留了原药的活性。进一步,利用DNA固相合成技术,设计了药效团间含有1-7个脱氧核苷酸的双价配体,筛选发现当连接子为两个脱氧核苷酸时,双价配体对于M1受体的选择性最强。在此基础上,对两个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排列进行编程,得到16种含有不同结构组成连接子的双价配体库,筛选发现单脱氧核苷酸水平排列的差异化使双价配体对M1受体激动的效价强度呈现出最低10-3的细微改变,且当连接子的碱基排列为“AA”时,双价配体选择性激动M1受体的能力最强,比传统方法提高近30倍。

最后,研究团队探讨了此最优双价配体与M1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分子对接预测并实验证实了此双价配体与M1受体作用的氨基酸位点。据此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BAAX双价配体可将M1受体构象稳定在其激活构象最接近的状态,从而展示了强效激活M1受体的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肖泽宇教授与张健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赵娜博士、吴文伟博士、王颖硕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工作受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谭蔚泓院士和教育部共建上海市生物医药临床研究与转化协同创新中心陈红专教授等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原始出处:

Na Zhao, et al. DNA-modularized construction of bivalent ligands precisely regulates receptor binding and activation. Chem, January 02, 2023DOI:https://doi.org/10.1016/j.chempr.2022.12.00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中国心脏学会在京成立

昨日,中国心脏学会(China Heart Society,简称CHS)在北京成立。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心脏学会章程,并对学会的领导机构进行了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常务理事会。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