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题材电视剧“病”得不轻
2015-06-25 不详 中国文化报
作为一名医生,笔者对医疗题材的电视剧特别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医改的深入,各种与身体健康、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关的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于是电视屏幕上也出现了一批以医院为背景,反映医务人员生活、病人喜怒哀乐以及医患关系的电视剧作品,如《感动生命》、《心术》、《产科男医生》、《仁心仁术》等。然而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症结,降低了作品的艺术质量,削弱了观众对作品的认同感,使
医疗题材电视剧固然不承担医学教科书的功能,但至少不应该传播错误的医学知识。可惜,医务人员专业技术上存在重大缺陷、犯常识性错误恰恰是当下医疗题材电视剧最严重的症结。
医疗题材电视剧中,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甚至无无菌意识的现象触目皆是:如在进行无菌操作(打针、换药)时不戴帽子、口罩(可能导演担心观众看不到演员的脸),手术前不按规定步骤洗手,有的医务人员的手刚刚接触过病人又接触其他人和物品等,这都是比较低级、明显的错误。
一边是常识性错误不断,一边是刻意地为了强调医生的专业性而乱用医疗手段。在很多医疗题材电视剧中,病人病情突变或抽搐时,医生一上来就看瞳孔,做心肺复苏术。其实在医学上,心肺复苏术是在病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采取的急救措施,并非常规检查程序,不该用时强行使用有害无利。此外,还有一些类似的缺点如《医者仁心》被学医的网友诟病为“药名混淆”,《感动生命》也被指出存在漏洞如“先打针后消毒”等。
医学知识的缺席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医疗题材电视剧中医务人员形象欠佳,这可以说是医疗题材电视剧的症结之二。一般说来,医疗题材电视剧中只要场景在医院,医务人员几乎无时无刻不穿着工作服到处走,甚至把衣襟敞开,大摇大摆,大呼小叫,严重损害医生形象。有的剧中,医生上班时间穿着工作服坐在病床或专为病人准备的椅子上,或者把听诊器横挂在颈后,女医生、女护士长发飘飘、戴耳环首饰、涂指甲油……诸如此类的镜头不胜枚举,看上去很“潇洒”,实质上很“弱智”,伤害了医务工作者的行业形象、个人仪表,使人怀疑其医德修养。其实,这些做法医务人员在医科学校上实验课时就被明令禁止,毕业实习时继续强化,参加工作后不可能再出现,否则所在单位要严肃处理。
除了形象问题,还有很多情节安排得不合情理,也有损医务人员的形象。比如医务人员在病人面前无所顾忌地谈论病情,科主任或高年资医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毫不留情地训斥年轻医生等,这些都是不符合实际、脱离生活的。
症结之三是剧中的医生和医院领导处理医疗纠纷不按法规办事,让人看了以后感到中国的医院秩序十分混乱。现实中的医院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人一闹医院多半就要赔钱,以不让事情闹大,减少负面影响,因为不论孰是孰非,闹起来对医院的声誉都不利。于是,编剧、导演也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心术》中设计一个通情达理的病人家属——月金的爹和平离开,以表示理解医务人员已经尽力和医学并非万能,但这样的设计是少数现象,更多的情况下是反其道而行之,编导让医疗纠纷升级甚至大打出手,以便争夺观众眼球。编剧、导演似乎偏爱通过采取“医闹”的方式解决矛盾、设计剧情,以显示患方的无知、得理不饶人和强势,强化医方的“错误”和“罪有应得”。这么做的确会让情节矛盾更激烈、剧情更紧张,但是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比较坏的。
实际上,医疗纠纷的解决过去有三种渠道:医患双方协商、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近年还有第四种方法,就是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起申诉和要求仲裁。编剧、导演以“医闹”方式处理剧情只是一种选择,剧情的走向有多种可能性,走法律、法规途径显得更真实,而且这样拍也有戏可做,比如协商解决时的斤斤计较,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调解时技术鉴定过程可以如探案一般吸引人,上法庭时的唇枪舌剑同样也可以扣人心弦。把戏拍好看的同时传播正确的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一举两得。
以上所说的各个症结都是在具体的镜头、情节处理上,笔者认为的症结之四则更为宏观,即思想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
纵观新世纪以来的医疗题材电视剧,从不涉及医疗卫生历史,尽量规避医疗技术,不反映重大公共医疗卫生事件,如2003年的“非典”以及此后几乎每年都发生的“禽流感”,和偶尔发生的食品添加剂事件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等,而这些恰恰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观众想看的。此外,大量出现的医疗题材电视剧也不反映长期困扰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的“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以及医改特别是新一轮医改的进程,更不用说表现医务工作者在党和国家领导下捍卫我国医疗卫生安全以及为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所做的种种努力了。
视野狭窄、内容单调、思想肤浅,医疗题材电视剧成为披着医疗外衣的青春剧、伦理剧、爱情剧等。当然,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尤其是一部供普罗大众进行文化消费的电视剧,我们不能对它要求过高,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就够了,青春剧、伦理剧、爱情剧等也是观众所需要的。但笔者认为把前面论及的种种方面做好,显然可以让这个类型的作品有更好的发展。
中国医疗题材电视剧的“病”怎么治?笔者认为这个药方不难开,就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编导深入医院生活,写好一剧之本;演员也要到医科院校学习,必要时到医院“进修”;拍摄时艺术创作人员虚心向医务人员学习,请医务人员把关。据说,国外影星为了拍好一个修车的镜头,要专门向相关技师学习,那么我们为了拍好一部医疗剧,上面开出的药方不算过分吧?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电视剧#
69
#电视#
79
看看
161
豪斯医生
209
杜绝胡写剧本
158
喜闻乐见
208
让退出一线医生做剧情指导,不晓得多好
156
电视而己
129
看看就行了不能当教材
113
呵呵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