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单核细胞(BMCs)经心内膜注射到心脏不能改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FOCUS-CCTRN试验)
2012-03-30 MedSci MedSci原创
3月24-27日,第61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本次会议继续了历年ACC会议经典的现场研究发布(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推出18项涉及多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同时在ACC-i2与TCT联合论坛中设立两场介入相关临床研究发布会,发布了11项最新研究。这近30项新研究为ACC 2012年会充注了新鲜的血液。在此,就让我们以新研究为引,看看
3月24-27日,第61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本次会议继续了历年ACC会议经典的现场研究发布(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推出18项涉及多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同时在ACC-i2与TCT联合论坛中设立两场介入相关临床研究发布会,发布了11项最新研究。这近30项新研究为ACC 2012年会充注了新鲜的血液。在此,就让我们以新研究为引,看看各领域的新进展。
研究简介
FOCUS-CCTRN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左室功能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及心脏功能受限(心功能Ⅱ~Ⅲ级)的心力衰竭(心衰)或心绞痛,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旨在探讨通过心内膜将自体骨髓单核细胞(BMCs)注射到心脏中,是否有益。
患者被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61例,经心内膜注入1×108个BMCs)和安慰剂组(31例),6个月结果显示,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变化(P=0.73)、最大耗氧量[15.0 ml/(kg·min)对14.7 ml/(kg·min),P=0.17]及可逆性损伤比例(21.3%对9.2%,P=0.84)均无显著差异。
与安慰剂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LVEF显著改善(1.4%对-1.3%,P=0.03),在年龄≤62岁的较年轻患者中此差异更显著(3.1%对-1.6%,P=0.02)。对不同种类干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D34+和CD133+两种类型的细胞移植后,患者的LVEF改善更显著。
■研究者说
研究者美国得克萨斯心脏研究所佩妮(Emerson Perin)总结道,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和左室功能不全的心衰和(或)心绞痛患者,心脏自体骨髓单核细胞注射6个月后不能改善LVESV、最大耗氧量及可逆性损伤等指标,这可能是由于该研究样本量较小。
但是,这一结果对今后类似或相关研究的设计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尤其是对于入组人群和移植细胞选择方面。
■现场点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
结果意料之中,原因值得深思
本中心曾进行的一项荟萃分析提示,心梗再血管化后干细胞治疗组较对照组LVEF改善约4%,与该研究LVEF改善程度类似。该研究样本量较小,其结果未显示出显著差异也是可以预料的。
局部微环境 本中心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研究结果证实,局部微环境对干细胞移植效果有很大影响,建立侧支循环后干细胞移植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由于此情况下注射的干细胞易存活、易分泌细胞因子保护心肌。而该研究试验组患者的心肌可能没有再血管化,注射的干细胞不能发挥其作用。
细胞数量和质量 干细胞移植效果与细胞数量和质量相关,该研究中干细胞量为108,这是能得到的BMCs的最大量级,也是常用数量。一般年龄>70岁的患者不建议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而年轻人的细胞更原始,质量更好。该研究结果证实,年轻患者及CD34+和CD133+细胞组LVEF改善更显著,可能是因为其细胞质量较好。
注射部位 注射到心肌缺血局部可能更有效,前降支提供心肌60%供血,若患者为前壁心肌缺血,注射干细胞可能有效,但若为下壁,干细胞注射无效。该研究中未对患者心肌缺血的原因进行区分,如只选择前壁心肌缺血的患者,效果可能更好。目前尚未有研究对血管和心内膜两个部位的注射效果进行比较,理论上讲,在心内膜注射时,细胞可能未能存活并进入血管。
近期发表在《柳叶刀》(Lancet)上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即使在功能未恢复的心肌中,超声可见干细胞移植局部心肌功能改善。LVEF是替代终点,而非硬终点,研究者可观察局部心肌功能,尤其是舒张功能是否改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BMC#
71
#内膜#
73
#MCS#
93
#CCT#
103
#单核细胞#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