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如今,看病也能用上人工智能了。
近日,名为沃森(Watson for Oncology)的肿瘤人工智能来到了上海。此前,“沃森医生”已经在全球14个国家的多个肿瘤治疗中心进行了临床应用,引发全球医学界关注。
8月8日,经临床初步应用后,“沃森肿瘤智能联合会诊系统”在同济大学癌症中心、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全面临床启动。
沃森肿瘤联合会诊中心成立
“沃森医生”是如何看病的?
“沃森”是IBM公司研发的医疗人工智能,已经在美国顶级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14个国家的多个肿瘤治疗中心进行了临床应用。
“沃森肿瘤智能联合会诊系统”能够对已诊断明确的肿瘤患者快速制定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领先的、个性化的肿瘤治疗方案。
医生向“沃森医生”输入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基本情况和癌症分期、局部复发、化疗方案、病理分期、癌症转移等多项具体情况后,只要短短十多秒,“沃森医生”就会给出治疗方案,这些方案包括:推荐使用方案、可考虑使用方案、不推荐使用方案。
那么“沃森医生”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原来,在上岗执业之前,它学习了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的大量肿瘤病例、300种以上的医学专业期刊、250本以上的医学书籍、超过1500万页的资料和临床指南,而且它每月还在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
“沃森医生”有哪些强项?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同济大学癌症中心常务副主任许青教授向记者介绍说: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与人脑相比,人工智能在医疗文献的储存学习、对个体患者大量临床数据与某些特定肿瘤规范指南条款以及最新研究结果的计算分析匹配方面,具有超强的优势。
人工智能的应用对肿瘤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特别是对相对早期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据国外报道:“沃森医生”是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多年训练而成的,拥有极强的学习能力,
它给出的治疗方案和顶级专家组所给出的治疗方案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符合度, 已逐渐成为肿瘤专家的重要智能助手。
不过,“沃森”目前还只是医生的助手,医生还是会结合沃森出具的诊断方案,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电脑+人脑”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我国每年有近430万新发生的癌症患者,每年有约28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肿瘤患者的平均五年存活率只有30%左右。
五年存活率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是体检还不是很完善,不少肿瘤都发现得比较晚;另一方面是肿瘤的平均治疗水平有限,有条件的患者可能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甚至国外的大医院进行会诊,但一些普通患者由于资金、资源等条件所限,难以接触到国际一流的肿瘤治疗专家。
未来,人工智能将为肿瘤患者与一流的医生、医院搭建直通桥梁,为肿瘤带来了更好更多的解决方案。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同济大学癌症中心主任秦环龙教授表示:沃森肿瘤人工智能联合会诊中心的建立不仅将成为医院新的特色,成为医院在智慧医院建设与提升肿瘤治疗水平的里程碑,更重要的是,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患者而言,人工智能可以给出更全面和更新的综合方案以备医生选择,为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和转移的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学习了谢谢分享!!
101
#肿瘤患者#
54
可以代替人吗
1
赞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