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为促进我国心原性休克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心原性休克救治成功率,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急重症学组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牵头制定了心原性休克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该共识全面阐述了心原性休克定义、诊断标准、发病率、预后、病因、临床表现、药物和机械辅助治疗等。共识复习和解读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对血管活性药物和循环辅助技术的临床应用、心原性休克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2016-04-21
2005年首次公布的国际儿科脓毒症相关概念 和定义的专家共识¨o已得到全世界儿科界广泛认可;2006年我国儿科重症医学专家制定的“儿科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诊疗推荐方案”,对国内儿科医师具有积极指导意义。2012年“拯救脓毒症 战役”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国际指南加入了 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器官功能不全等量化指标, 使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更 具客观性。基于国际
2017-12-30
创伤为现代社会一大公害,所致病死率已跃居疾病死亡谱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创伤失血、休克所致死亡占创伤早期死亡的30% ~40%。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国际上近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技术,包括高效出血控制、允许性低压复苏、延长黄金救治时间窗等。2007 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了《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规范。本规范专家共
2023-11-27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晕厥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及研究进展,制定此共识,希望有助于改善国内对非心原性晕厥康复治疗的认识和普及。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 2019novelcoronavirus,COVID - 19) 已引起全球范围的重大破坏,SARS - CoV2 仍在世界各国持续传播和局部暴发,给社会发展和经济复
2017-12-30
创伤为现代社会一大公害,全世界每年有350万~580万人死于各类创伤,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每年因创伤死亡的人数可达850万,且主要是青壮年,社会危害极大。大失血和休克为创伤所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创伤早期死亡的30%~40%,因此及时有效的早期救治极为重要。
2019年5月,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发布了心源性休克的分类共识,该共识提出了系统的心源性休克的分类,按照心源性休克的不同阶段共分为A-E五期。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创伤造成机体大量失血所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休克常常合并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脉压差<20mmHg,或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自基线下降≥40mmHg]。30%~40%的创伤患者死亡是因为失血过多导致,这类患者中10%~20%因为错误的救治方案或不恰当的治疗措施而死亡。急性失血是创伤首要
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是指严重感染导致的低血压持续存在,经充分的液体复苏难以纠正的急性循环衰竭,可迅速导致严重组织器官功能损伤,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dys 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与临床结果密切相关。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急诊医师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医师
2023-12-10
本文对《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的重要更新点进行逐一解读,以期促进理解,并为共识的进一步推广与完善做一铺垫。
2022-06-20
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的一个亚型,也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脓毒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较复杂,涉及外周血管张力下降、低血容量以及心肌抑制等。早期充
2019-11-30
2019 年5 月, 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发布了《心原性休克分类临床专家共识声明》(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提出了新的心原性休克标准分类方法,按照心原性休克的不同阶段分为A~E 五期[1]。该《共识》引起广泛关注。
日本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管理指南由日本重症监护医学学会(JSICM)联合日本急诊医学协会(JAAM)制定。全文共针对19个临床领域提出了87个临床问题,涉及儿科领域以及其他第一版指南未涉及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