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自成立以来,为哮喘规范化诊治做了大量工作,1993年编写了第一版哮喘防治指南,又于1997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修订。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是在我国既往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基础上,参考201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报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由我国哮喘学组数十位专家集体讨论和重新修订。本指南旨
2020-07-2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
2018-10-31
《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 年)》的编写工 作,由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联合呼吸病学分会 组建了由呼吸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组成的编写专家 组完成。本指南参照国内外最新指南和研究进展, 结合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 喘)防治现状,由国内知名哮喘领域专家执笔,经过 全科医生和呼吸科医生反复讨论及修订才得以完 成,旨在为基层医生提供实用的临床决策参考资 料,推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哮喘防治
2013-05-0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国内有关专家,参照相关指南与共识,特别是近年发表的有关哮喘控制的重要文献,制订了本共识,供临床实践参考。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2013.pdf
2016-03-30
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这与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控制疾病,改善预后。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原则,对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儿童哮喘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指南在2008年指南的基础上,参照近年来国外发表的哮喘
2013-05-01
国内外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防治指南均指出,哮喘管理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的症状控制,主张在哮喘的管理中按照哮喘控制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哮喘长期管理,包括评估、治疗和监测几个基本内容。指南强调,大多数哮喘患者经药物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管理后可达到哮喘控制的治疗目标。2009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的更新版,是在原来哮喘控制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哮喘总体控制的概念,提出既要达到当前的控制,
2018-03-09
根据全球支气管哮喘(哮喘)防治创议(GINA)标准定义的哮喘控制水平,2017年最新报道的我国30个省市城区门诊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区哮喘患者的症状控制率只有28.5%,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哮喘的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控制,减少急性发作和减少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等风险。要达到哮喘控制的目标,提高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促进我国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探索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 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气道炎性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结构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
2022-01-01
根据《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更新内容,对哮喘管理部分尤其是哮喘的特征及治疗等关键问题进行评述, 以供临床参阅与借鉴。
2018-01-15
我国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在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与处理上,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尚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救治水平,同时造成治疗成本增加。为更好的规范临床医师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医疗行为,更新疾病诊治观念,提高哮喘急性发作的救治水平,中国哮喘联盟组织国内有关专家,认真讨论,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重要文献,制订本共识,供广大同道参考。希望对临床诊疗、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