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台湾心脏病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
2010-10-12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从2003 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 次报告( the seventh repor 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 io n, evaluation, and tr 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NC7) 和2007 年欧洲高血压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以来, 又有许多新的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公布。台湾心脏病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认为应当更新高血压指南了。该指南用于指导高血压的防治, 同时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继续承认经治医生的判断是最终方案的决定因素。其要点如下:1. 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病,其终身患病风险为90%;2. 近年来,台湾地区高血压的控制率显著提高。自1995年至2002年,男性患者的控制率由2.4%升高到21%,女性患者由5%升高到29%;3. 对于心血管高危患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脑卒中、冠心病以及颈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与腹主动脉瘤等冠心病等危症),血压130/80 mmHg时即应启动降压治疗;4. 与诊室血压相比,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与靶器官损害以及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应广泛推广应用;5. 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性显著高于诊室高血压患者;6. 应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的主要措施包括:限制食盐摄入,限制酒精摄入,减轻体重,戒烟,合理饮食,适量运动;7. 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前,医生应充分了解关于患者的如下信息:既往接受治疗的情况,是否并存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有无某些治疗药物的优先选择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8. 除非存在优先选择适应证,普通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源自血压下降本身,与所选药物的种类无关;9. 常用降压药物主要包括5类,即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除-受体阻滞剂外,其他4类药物均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初始治疗。若患者并存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或高交感张力状态,可以考虑首选-受体阻滞剂;10. 在标准剂量下,任何上述5类降压药物均可使收缩压降低10 mmHg,舒张压降低5 mmHg;11. 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可以显著改善降压效果。联合应用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时所产生的降压作用相当于单独使用每种药物的作用之和(即收缩压降低20 mmHg,舒张压降低10 mmHg);12. 当需要联合应用2种降压药物时,ACEI或ARB加CCB或利尿剂是最佳组合方案。在3种药物联合的方案中,可首先选择ACEI或ARB加CCB与利尿剂,除非患者存在使用-受体阻滞剂的特殊指征;13. 由于单片固定复方制剂可以改善降压疗效并增加治疗依从性,推荐首选用于需要联合用药的患者;14. 对于高龄(8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应积极治疗,但其血压降低速度应更为缓慢,并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