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APASL 亚太共识声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Asian-Pacific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 2012 update
2012-05-17
要点翻译请参见: [APASL 2012]亚太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草案)发布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庄辉院士从乙肝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疗手段等方面对新版亚太慢乙肝共识指南做了讲解,着重强调了新版指南在治疗用药方面的一些新观点。最后还对比EASL[点击下载]、AASLD[点击下载]及我国指南[点击下载],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2012年版指南再次强调了闭合环状DNA(cccDNA)是HBV 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 该指南引用REVEAL等研究指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非活动期HBV携带者的肝细胞癌(HCC) 风险明显降低;HBV DNA水平越高,HCC风险越高; Ce亚型是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 (HR) 为2.75],并补充了来自中国的研究结果, C2亚型患者发生HCC风险高于B2亚型;根据性别、年龄、肝癌家族史、饮酒习惯、ALT水平、乙肝e抗原(HBeAg)状态、HBV DNA 定量结果、HBV基因型等建立的HCC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估患者3年、5年、10年发生HCC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