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OURNAL OF ENERGY ENGINEERING
出版年份:暂无数据 年文章数:647 投稿命中率: 开通期刊会员,数据随心看
出版周期:Quarterly 自引率:36.1% 审稿周期: 开通期刊会员,数据随心看
投了几天就under review 10来天了 希望快点
65 1
期刊可以有几个通讯作者/第一作者?
82 1
什么是correspondingauthor/通讯作者?
86 1
10月中旬投稿,过了一天就under review,11月中旬收到审稿意见,历经40多天,算是投过的很快的了。两个审稿人,一个10条意见,一个30条意见,都是大修,意见都很中肯,编辑最后给了大修,要求年底修回。修改了半个月,提交修改稿,之后又是因为格式问题反复修回了几回,不过都是编辑要求的。12月初提交,之后under review,过了十天就接受了。期刊效率很快,编辑很负责任,就是投的时候还是三区,年底一看降到四区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128 0
审稿速度:9.0经验分享:2017-5-31投稿,8月底一审回,3个月,2个审稿人,大修,意见很细,超多,给了1.5月修改,10月初一审修回,二审持续2个月,12底二审回了,加了一个审稿人,一审中的一个审稿人对修改很不满意,另外2个满意,编辑的意见是继续修改,修了半个月二修返回,等了1个月,于2018年2月底接受。 整体感觉:编辑和审稿人还是很负责,很严谨,对稿件质量有要求,但是,对于审稿速度实在不敢恭维
101 0
审稿速度:1.0经验分享:2017-5-31投稿,8月底一审回,3个月,2个审稿人,大修,意见很细,超多,给了1.5月修改,10月初一审修回,二审持续2个月,12底二审回了,加了一个审稿人,一审中的一个审稿人对修改很不满意,另外2个满意,编辑的意见是继续修改,修了半个月二修返回,等了1个月,于2018年2月底接受。 整体感觉:编辑和审稿人还是很负责,很严谨,对稿件质量有要求,但是,对于审稿速度实在不敢恭维
98 0
2017年4月1号投稿,一周内送审,3个月内审回,介于小修和大修之间吧。三个审稿专家给出了一连串的修改意见,但都比较中肯。编辑也给了意见特别强调在语言上的可读性,在文献调研上的充分性和在写作上突出创新点。第一次修改给了1.5个月,由于任务较重,我1个月后修回。二审又持续了近2个月,最后所有审稿专家对修改都很满意,拟录用。但编辑要求再次找native speaker修改语言,给了10天。我自己修改了7天后返回去。但编辑对修改的结果不满意,给我2周让找一个本研究方向的国外研究者帮忙修改,并威胁说如果还不能让他满意就有可能拒稿。无奈,只好联系了好几个国外的同学及一个美国博士生帮忙大改。2周后返回去,次日就收到录用通知了。 从投稿到录用花了近7个半月,反复修改了三次,可谓心力交瘁。博士生为了达到毕业条件真的是太不容易了。继续谈正题。我整体感觉这个期刊比较严谨,很注重稿件的细节,对语言的要求也挺高。我看过这个期刊上发表过的其他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也不好评价录用的难度。而且这个期刊整体偏向于能源、动力与机械专业,电气专业的审稿周期相对会长一些。建议急着毕业的电气博士们三思。
112 0
审稿速度:1.0经验分享:一个月给的审稿结果,往返修了两三次,编辑和审稿人很仔细,日本的期刊很严谨,最后编辑有帮忙改语言。但是由于自身修改速度的原因,投稿后五个月才见刊。处理速度因文章而异,如果审稿人速度快,文章就快,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就慢
109 0
审了2个月 ,被据稿了,建议转投他刊, 可能我写的太差了吧。
为啥我的投出去2个月了,还是with editor,撤稿的想法都有了,感觉期刊偏重设备方向,建筑环境模拟不好发吧
0 0
偏重的研究方向
* 我的经验分享
投了几天就under review 10来天了 希望快点
65
期刊可以有几个通讯作者/第一作者?
82
什么是correspondingauthor/通讯作者?
86
10月中旬投稿,过了一天就under review,11月中旬收到审稿意见,历经40多天,算是投过的很快的了。两个审稿人,一个10条意见,一个30条意见,都是大修,意见都很中肯,编辑最后给了大修,要求年底修回。修改了半个月,提交修改稿,之后又是因为格式问题反复修回了几回,不过都是编辑要求的。12月初提交,之后under review,过了十天就接受了。期刊效率很快,编辑很负责任,就是投的时候还是三区,年底一看降到四区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128
审稿速度:9.0
经验分享:2017-5-31投稿,8月底一审回,3个月,2个审稿人,大修,意见很细,超多,给了1.5月修改,10月初一审修回,二审持续2个月,12底二审回了,加了一个审稿人,一审中的一个审稿人对修改很不满意,另外2个满意,编辑的意见是继续修改,修了半个月二修返回,等了1个月,于2018年2月底接受。
整体感觉:编辑和审稿人还是很负责,很严谨,对稿件质量有要求,但是,对于审稿速度实在不敢恭维
101
审稿速度:1.0
经验分享:2017-5-31投稿,8月底一审回,3个月,2个审稿人,大修,意见很细,超多,给了1.5月修改,10月初一审修回,二审持续2个月,12底二审回了,加了一个审稿人,一审中的一个审稿人对修改很不满意,另外2个满意,编辑的意见是继续修改,修了半个月二修返回,等了1个月,于2018年2月底接受。
整体感觉:编辑和审稿人还是很负责,很严谨,对稿件质量有要求,但是,对于审稿速度实在不敢恭维
98
2017年4月1号投稿,一周内送审,3个月内审回,介于小修和大修之间吧。三个审稿专家给出了一连串的修改意见,但都比较中肯。编辑也给了意见特别强调在语言上的可读性,在文献调研上的充分性和在写作上突出创新点。第一次修改给了1.5个月,由于任务较重,我1个月后修回。二审又持续了近2个月,最后所有审稿专家对修改都很满意,拟录用。但编辑要求再次找native speaker修改语言,给了10天。我自己修改了7天后返回去。但编辑对修改的结果不满意,给我2周让找一个本研究方向的国外研究者帮忙修改,并威胁说如果还不能让他满意就有可能拒稿。无奈,只好联系了好几个国外的同学及一个美国博士生帮忙大改。2周后返回去,次日就收到录用通知了。
从投稿到录用花了近7个半月,反复修改了三次,可谓心力交瘁。博士生为了达到毕业条件真的是太不容易了。继续谈正题。我整体感觉这个期刊比较严谨,很注重稿件的细节,对语言的要求也挺高。我看过这个期刊上发表过的其他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也不好评价录用的难度。而且这个期刊整体偏向于能源、动力与机械专业,电气专业的审稿周期相对会长一些。建议急着毕业的电气博士们三思。
112
审稿速度:1.0
经验分享:一个月给的审稿结果,往返修了两三次,编辑和审稿人很仔细,日本的期刊很严谨,最后编辑有帮忙改语言。但是由于自身修改速度的原因,投稿后五个月才见刊。处理速度因文章而异,如果审稿人速度快,文章就快,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就慢
109
审了2个月 ,被据稿了,建议转投他刊, 可能我写的太差了吧。
112
为啥我的投出去2个月了,还是with editor,撤稿的想法都有了,感觉期刊偏重设备方向,建筑环境模拟不好发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