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乌托邦”当成医改的目标,外星人也不会成功
2016-09-07 刘夙 科学网
在“屁民”眼中,理想的医疗大概是这样:自己平时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反正生了病有医生治嘛!到了医院,医生护士随叫随到,个个笑脸相迎,殷勤得如同五星酒店的服务生。看病的所有费用,一律国家负责,自己一分不花。治病一定要用最好的设备、最好的药物,档次可以和国家领导人相比。最后,药到病除,出了院照样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如果把这种乌托邦当成医改的目标,那么我只能说:医改永远不会成功。中国不会成功,地球上任
在“屁民”眼中,理想的医疗大概是这样:自己平时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反正生了病有医生治嘛!到了医院,医生护士随叫随到,个个笑脸相迎,殷勤得如同五星酒店的服务生。看病的所有费用,一律国家负责,自己一分不花。治病一定要用最好的设备、最好的药物,档次可以和国家领导人相比。最后,药到病除,出了院照样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如果把这种乌托邦当成医改的目标,那么我只能说:医改永远不会成功。中国不会成功,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成功。我甚至怀疑在外星人那里也不会成功。
为什么不会成功?首先,“药到病除”就是不可能的。现代医学虽然攻克了许多从前的绝症(比如很多在历史上肆虐的传染病),但由此造成人类平均寿命延长,结果让很多人活到了会患上年轻时患不上的绝症(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年龄,而这些老年人多发的绝症在可预计的将来还是不可攻克的。换句话说,现代医学还没有发达到能让人长生的程度,大部分人最后还是要因为得绝症而死;现代医学的主要成就,一言以蔽之,不过是把你患绝症的年龄往后拖了几十年罢了。
作为一个对医学史有所了解的人,我是“半瓶水满”的知足乐观者,认为现代医学的这个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千多年前的杜甫曾经感慨“人生七十古来稀”,他本人就只活了59岁。而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早就超过七十岁了,和杜甫时代相比完全可以说是天翻地覆。这么长的人生,如果能够好好规划,足够做好多事了。假如我活到七十多岁而患上绝症,我会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知道已经基本没有遗憾,然后便会以轻松的心态度过生命最后的时日。但很多“屁民”却是“半瓶水空”的贪得无厌者,年轻时不懂规划人生,到老了又觉得“人生七十”还不过瘾,还想把他那没什么价值的人生延长到一百岁或更多。这些人一旦患了绝症,就会病急乱投医,为了活命,什么昂贵的疗法都愿意试。
1994年复旦大学曾经做过统计:中国30%的医疗费用花在病人生命的最后一年,其中又有40%花在病人生命的最后一个月。现在接近20多年过去,这两个数值只会升不会降。虽然这是他们的自由,但我也不想讳言——我瞧不起这样的庸众。
何况,很多老年多发的绝症,论其病因,往往在年轻时就埋下了祸根。吸烟引发肺癌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个人到老患上绝症,千怪万怨,恐怕首先要怪自己年轻时不注意健康。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于莺医师就讲过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例子:河北有一位商人,几次因为酗酒引发急性胰腺炎,送到协和抢救。医生都劝他不要再喝,再喝命就不保了,他却说为了生意没办法,还死皮赖脸地说,不是有你们吗?后来急性胰腺炎再次发作,终于不治。像这种人,不客气地说,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
诚然,有的人年轻时的确没有保健的条件,比如程序员不可避免要屡屡挑灯夜战,造成昼夜节律钟失常,从而对健康有所损害。但是,有的保健方法(比如不吸烟,健康饮食)大多数人完全可以做到。问题就在于,在各种不可抗力之外,很多人连力所能及的保健都不愿意做。同样,到了一定年龄,应该懂得定期体检;很多绝症如果发现得早,还是有很大希望治愈的。一次全面的体检也就几百块到上千块钱,比起得了绝症之后的治疗来,不可谓不便宜,但有的人就是没有定期体验的意识。最后本来可以不死而死,又能怪谁呢?
也许你要说,何必把话说得这么难听?和颜悦色地说出来,可能接受的人会多一些。但我要说,这是不可能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Zeitgeist),任何人都扭转不得,正如你绝不可能说服“八九一代”接受对毛泽东的正面评价一样。当下中国的时代精神就是庸俗功利主义,反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代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普遍学会规划人生、注重生命质量、懂得科学保健的,你就是把中国医学界里面所有的谦谦君子都找来宣传,也不可能改变这种时代大势。
了解了这种时代背景,中国的医疗只能发展成什么状况,自然也就不难推测了。
中国的医疗资源有限,集中在大城市。医生少、病人多的现状,决定了中国的医生恐怕是世界上最累的医生。假如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一个医生一天就看一两个病人,那医生当然可以亲切得如同上帝的仆人。但如果是一天高强度地看几十个病人,一周五天连轴转,休假的时候也时不时就被叫去加班呢?将心比心,你觉得你有可能对每个人笑脸相迎吗?在这样大的工作量之下,医务人员的报酬却少得可怜。一位医生看一个病人的劳务费,有时候还比不上同样长的时间段内一个卖煎饼馃子的小贩赚的钱。如果要评比中国最受剥削的十大职业,我看医务人员一定能排到前几名。
要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培养更多的医生,二是给他们更多的(更准确地说是应得的)报酬。这笔钱从哪里来?也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从患者那里来(包括从保险公司来),二是从国家的医疗福利里来。现在的医疗福利太低是不争的事实,某位姓氏和某哺乳动物的名字发音相同的总理搞的什么“医疗产业化”,竭力逃避国家给予医疗福利的责任,让医院不得不想办法从病人身上捞钱,结果造成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现在网上有些“公知”喜欢把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体制问题,令人不齿,但说到医患关系紧张,这还真的就是体制问题,粉饰不得。虽然一些惟恐天下不乱的媒体记者在医患关系恶化方面也要负责任,但如果要让他们负主要责任,说句公道话,那就是让他们背了政府的黑锅了。
但是,不要觉得提高医疗福利就是什么万全之策。以这一代人贪得无厌的庸俗功利主义,完全可以预测,你给他们多少钱,他们就能花掉多少,给得越多,贪心越大。自负医疗费的时候,一些人还可能会懂得遵从医嘱,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案;真要一切都国家负责的话,那简直不可避免要出现以花钱多为荣的局面。这样下去的话,医疗福利注重要成为无底洞,直至压垮国家经济。
所以在我看来,医改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在国家尽力给予医疗福利的情况下,任何人只能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超出基本医疗服务之后,对不起,自己拿钱来吧。至于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哪些内容,这个还可以商量。我的大体看法是:治愈希望比较大的病,可以负责全部费用,绝症则只负责基本费用(比如晚期癌症姑息疗法所用的止痛剂之类);年龄不到平均寿命的人(特别是不到退休年龄的人),可以享受多一点,年龄超出平均寿命的人,享受要少一点;平时注重保健、定期体检的人,可以享受多一点,否则,享受要少一点。如果得了基本医疗服务不能对付的病,不好意思,钱多你就治,钱少的话,节哀顺变吧。
如果医改真的做到了这一步,那么让医生对每一个病人笑脸相迎,实在并非难事。但好事也就到这里为止了,以下三点现实仍然是不可改变的:一,虽然小病无所谓,大病还是病不起;二,在大病的治疗上,不可避免还是富能活,贫等死;三,由于庸众的“福利不花白不花”的心态,一点小毛病也要上医院,于是排队久、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除非你去不能享受医疗福利的私立医院,嘿嘿)。不过,也许中国人(那些鼓吹“人人平等”到了发疯地步的极左分子除外)比较知足,真到了这一天,医患关系大有缓解也未可知。
我上面一直在说“这一代人”。其实在我看来,下一代人、再下一代人恐怕也不能完全摆脱庸俗功利主义的影响。我只能希望他们会比现在这一代人强一点,千万不要在好吃懒做的恶德泥淖中越陷越深。欧洲为什么会发生欧债危机?说白了,就是西欧、南欧那些国家的庸众好吃懒做造成的。我不希望中国走上这些国家的老路。
在一个正常的发达国家,医生应该是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治病救人的崇高道德,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我在将来,也应该会成为中产阶级的一分子,又因为深知学医不易,对知行都有很高要求,所以对医生更为敬重。我的孩子将在今年下半年诞生,如果我能决定他/她的职业的话,我希望是医生。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医改#
0
继续关注!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