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Neurology:18F-MK-6240 PET/MR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体内检测 

2022-12-15 Naomi MedSci原创 发表于湖北省

卒中后发生阿兹海默病风险增加,该关联或不仅仅是由传统的血管危险因素驱动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可能在缺血性卒中后形成,并在缺血周围的脑实质中扩散,需要进一步随访以更深入地了解缺血性卒中后这种互病的时空动力学

卒中后发生阿兹海默病的风险增加,这种关联可能不仅仅是由传统的血管危险因素驱动的。神经元死亡导致 tau 蛋白的释放,tau 蛋白在缺血状态下可以去磷酸化、再磷酸化或过磷酸化,可能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因此,一个潜在的协同作用之间的发展和脑血管病变负担可能导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近日,一项发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旨在利用18F-MK-6240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研究了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原纤维缠结的时空分布。

研究包括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后2-4周和6个月内进行纵向18F-MK-6240 PET/MR 检查。对于横断面分析,还包括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根据 T2 FLAIR 和 T1 MR 数据描绘了5个感兴趣的体积: 缺血性病变,3个连续的周围缺血区域和剩余的同侧半球。对 PET 数据进行基于区域的体素部分容积校正,并以小脑为参考区域计算标准化摄取值比率(SUVR)。

  • 没有量化卒中后第一个月内患者的 PET 扫描(n = 17; 中位年龄73岁[ IQR: 62-82]) ,因为信号强度受血脑屏障破坏影响可靠的数据分析。
  • 在事件发生后6个月(n = 13; 中位年龄71岁[ IQR: 60-79]) ,与2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相比,缺血性病变中的18F-MK-6240 SUVR 增加(中位年龄71.5岁[ IQR: 66-76] ; 比例/对照 = 1.62 ± 0.54; 单样本 t 检验: p = 0.0015) ,并在周围组织中逐渐下降(单因素受试者内方差分析(F (1.2,14.8) = 18.0,p = 0.00043)。

这些发现提示神经原纤维缠结可能在缺血性卒中后形成,并在缺血周围的脑实质中扩散。需要进一步的随访以更深入地了解缺血性卒中后这种互病的时空动力学。

文献来源:Michiels L, Thijs L, Mertens N, et al. In Vivo Detection of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by 18F-MK-6240 PET/MR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Oct 27]. Neurology. 2022;10.1212/WNL.0000000000201344.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134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urology:急性卒中合并癌症患者血管内血栓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癌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常见共病。将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确立为大血管闭塞治疗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一般排除癌症患者。因此,血管内血栓摘除术在癌症人群中的临床益处目前尚不清楚。

AISY:基于深度学习的缺血性卒中临床结局预测系统

,卒中的治疗和护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缺血性卒中(IS)患者和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患者占卒中患者的80%。为改善IS和TIA患者的临床结局。

Neurology:流感疫苗接种与缺血性卒卒中险:一项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评估了普通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与流行前、流行后和流行后首次缺血性卒中(IS)风险之间的关系。流行前期观察到卒中风险降低,或提示该保护作用与流感预防无关联,或部分被不可预测的混杂因素解释。

Neurology:全身麻醉与非全身麻醉下血栓切除术的结果:来自Extended-IA试验和选择研究的患者水平的综合分析 

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改善了前循环近端大血管闭塞(LVO)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研究提供了 III 类证据表明,使用全身麻醉与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患者功能结果较差有关。

Front Neurol:中国140万成年人卒中患病率及风险因素研究

依托美年健康全国300多个城市、600余家体检中心的网络布局、上亿人次的体检数据优势,发起了一项来自我国28个省161个城市的254个健康体检中心1431527名参与者的脑磁共振成像(MRI)调查,旨

Neurology:WAKEUP 试验中静脉阿替普酶治疗脑卒中患者报告的生活质量 

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功能预后,而对自我报告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影响知之甚少。评估患者报告的结果措施显示,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对 HRQoL 的潜在益处超出了功能结果的改善

拓展阅读

【综述】缺血性卒中患者心房颤动筛查及相关二级预防研究进展

笔者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房颤筛查及房颤负荷、房颤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和相关的二级预防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房颤筛查和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预防提供一定帮助。

JAHA:中国学者研究---缺血性卒中发作24小时内血压变异性作为功能预后的预测因子

急性缺血性卒中发作24小时内BPV升高与90天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可能是判别不良预后的潜在预测因子。

NEJM:中风治疗新选择!改善患者功能结局,或优于标准治疗

研究证实与标准治疗药物相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4.5小时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可能会有助于功能恢复。

【综述】线粒体转移在缺血性卒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综述了目前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线粒体转移的相关研究,以期通过分析当下研究的不足并进行展望,为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新方法的研究提供指引性帮助。

Adv Sci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逯丹/中山大学麦鸿成团队合作发现缺氧相关环状RNA经小细胞外囊泡转运的新机制

阐述了缺氧相关CircRNA在细胞内经过FUS以及SG逐步传递并包裹入sEVs的演变过程。

NEJM:天坛医院缺血性卒中治疗“中国方案”可拓展至24小时

北京时间6月15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布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关于国产溶栓药瑞替普酶、替奈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两篇重磅文章。同时,由北京天坛医院

2024 ESO指南:脑小血管病—第2部分:腔隙性缺血性卒中

欧洲卒中组织(ESO,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 2024-02-22

心房颤动的卒中预防(第1部分)

暂未更新 · 2022-11-01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