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脑胶质瘤的真面目 还有很长一段路
2019-09-06 MED24 健康号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其致死、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关于脑胶质瘤的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临床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在8月30日开幕的东亚微创神经外科大会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蒋传路教授谈到了他对于脑胶质瘤临床治疗及靶点药物研发的建议。
手术治疗是第一位
脑胶质瘤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在临床治疗上一直比较困难,目前多主张首先进行手术切除,术后进行放化疗治疗。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以减轻肿瘤的占位效应。对于肿瘤比较局限的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也可以帮助恢复受挤压区域的大脑功能,有些病人术前可能有失语甚至偏瘫等功能障碍,通过手术也可以得到改善。胶质瘤的病人最终结果都是肿瘤复发,而胶质瘤的多次手术不但能降低肿瘤的负荷,也能增加辅助放疗、化疗的效果,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其中要求外科手术必须最大范围准确地切除肿瘤,并最大程度保留脑功能。在功能区,如果肿瘤周边2cm都切除,预后会较长。蒋传路教授认为,关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或许需要基因靶向治疗、光学治疗、声学治疗、 中医治疗等诸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结局,当然,这些治疗方案需要日后的共同探讨。临床上,胶质瘤需要在保证功能区的情况下,尽快切除,就这方面而言,手术治疗具有其他治疗无法比拟的优势。手术肯定是第一位的,其他治疗都是辅助。
从研究到实践,还有很长一段路
如何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临床中,是很多临床医生思考的问题。科研的目的就是转化,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检验成效。目前领跑胶质瘤研究的是天坛医院的江涛教授团队,在脑胶质瘤MDT模式推行、唤醒手术推广、基因库建立、学术组织建设、发病机制研究与药物研发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使得中国在国际脑胶质瘤交流领域,有了立足点。在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中,替莫唑胺(TMZ)是目前一线化疗药物,结合放疗可部分延长新诊断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患者在治疗阶段会产生耐药性,肿瘤经常复发,治疗效果很不理想。为此,蒋传路教授团队展开了相关的研究。
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lnc-TALC在胶质母细胞瘤替莫唑胺化疗耐药中具有重要作用。LncRNA可以将含有lncRNA的复合物引导至特定的RNA或DNA靶点,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干预的关键节点。从研究到临床实践,蒋传路教授认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所做的工作或许只是皮毛,想要揭开肿瘤的真面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