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
2018-01-16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几个因素(其中包含可改变的因素)似乎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院内死亡有关。 该研究的数据表明旨在降低再出血风险的策略在积极治疗的患者中是最有运用前景的。
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确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因素并评估其影响。
研究人员回顾性地分析了全国多中心登记处的瑞士三级神经外科住院的所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瑞士研究(瑞士SOS) ; 2009-2015)。研究人员确定了院内死亡的临床和影像学独立预测因子,并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计算了校正后的比值比(aOR)来确定其效应大小。同时,使用Kaplan-Meier曲线展示生存曲线。
在瑞士SOS数据库中有186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数据。院内死亡率为20%(n=373)。在197例(10.6%)积极治疗的患者入院后停止治疗(未发生动脉瘤堵塞),并将该队列排除在主要统计学模型的分析之外。在余下的1669例患者中,院内死亡率为13.9%(n=232)。住院死亡的强烈独立预测因素为再出血(aOR为7.69; 95%可信区间为3.00-19.71; P<0.001)、可归因于迟发性脑缺血的脑梗塞(aOR为3.66; 95%可信区间为1.94-6.89; P<0.001)、脑室内出血(aOR为2.57; 95%可信区间为1.43-4.62; P=0.003)以及治疗后新发梗死(aOR为2.65; 95%可信区间为1.38-5.09; P=0.003) 。
由此可见,几个因素(其中包含可改变的因素)似乎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院内死亡有关。 该研究的数据表明旨在降低再出血风险的策略在积极治疗的患者中是最有运用前景的。
原始出处:
Martin Nikolaus Stienens,et al. Predictors of In-Hospital Death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alysis of a Nationwide Database (Swiss SOS [Swiss Study on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troke. 2018.https://doi.org/10.1161/STROKEAHA.117.019328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院内死亡#
81
#蛛网膜#
76
#预测因素#
6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83
阅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