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谢峻/徐清波教授团队《自然·通讯》:开发靶向CD248的BBIR-T细胞免疫疗法精准清除心肌梗死后延迟活化的成纤维细胞亚群

昨天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安徽医科大学与浙江大学团队揭示心梗后成纤维细胞活化亚群演变,开发BBIR-T细胞免疫疗法,靶向致病F-Act亚群,抑制纤维化,改善心室重构。

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国致死致残的重要疾病,急诊介入治疗的普及显著降低了心梗早期死亡率,但心肌纤维化介导的进行性心室重构仍是远期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基础。成纤维细胞在心梗后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增殖期肌成纤维细胞大量激活并分泌细胞外基质,促进纤维瘢痕形成;而瘢痕成熟后成纤维细胞的异常活化则是组织修复障碍的关键病因。目前临床可用的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仅能延缓心衰症状,不能逆转纤维化进程;而既往报道的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细胞免疫疗法因对成纤维细胞的无差别攻击可能破坏瘢痕的稳定性,在心梗疾病条件下的安全性存疑。如何精准的干预致病成纤维细胞,成为治疗心梗后心肌纤维化亟待突破的瓶颈。

图片

2025年3月27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峻教授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清波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D248-targeted BBIR-T cell therapy against late-activated fibroblasts in cardiac repair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工作。该研究整合单细胞转录组和空间转录组学,揭示了心梗后成纤维细胞活化亚群的演变规律,筛选并验证了关键的致病成纤维细胞亚群F-Act及其特异性表面抗原CD248,开发靶向性生物素结合免疫受体(BBIR)-T细胞免疫疗法,于瘢痕成熟后精准清除受损心肌中异常活化的F-Act亚群,有效抑制梗死周围区纤维化扩张,改善心室重构并延缓心功能恶化。

图片

图1 靶向CD248的BBIR-T细胞免疫疗法示意图

本研究通过整合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与空间转录组测序(stereo-seq)技术,系统解析小鼠梗死心脏间质细胞,成功鉴定出具有显著致病特征的成纤维细胞亚群——F-Act。在心梗疤痕成熟后,F-Act亚群在梗死周围区聚集和活化,驱动病理性纤维化扩张和组织修复障碍。研究确定跨膜糖蛋白CD248作为F-Act亚群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其在正常成年组织中呈低表达,而在心梗后的F-Act亚群中特异性高表达,这一特性使其成为CAR-T细胞治疗的理想靶点,可有效降低脱靶效应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在人类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组织中也能观察到CD248阳性细胞,该跨物种保守性特征为靶向CD248的抗纤维化治疗策略提供了关键转化医学证据,提示通过干预F-Act亚群调控心脏重构进程的可行性。

图片

图2 致病成纤维细胞亚群F-Act及其特征性表面抗原的筛选和鉴定

基于以上发现,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靶向CD248的BBIR-T细胞免疫疗法。通过将双链亲和素(dcAv)与T细胞信号转导结构域偶联构建BBIR-T细胞,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的分子开关实现精准靶向。治疗策略采用两步法:首先在心梗后即刻心肌内注射生物素化抗CD248 F(ab')2,标记损伤心肌中的CD248阳性细胞;待梗死疤痕成熟后,静脉输注BBIR-T细胞,使其精准募集至损伤部位并清除F-Act亚群。体外实验证实该疗法可选择性清除CD248阳性细胞而不损伤阴性细胞。在小鼠心梗模型中,该疗法可清除损伤心肌中至少2/3的CD248阳性细胞,显著抑制梗死周围区纤维化扩张和心肌细胞肥大,改善心室重构并延缓心功能恶化,且未引发细胞因子风暴或其他器官损害。该方案创新性地实现了在特定时间(瘢痕成熟期)对特定部位(损伤心肌)的特定细胞群(F-Act亚群)的精准干预,突破传统抗纤维化治疗的非特异性局限,为心肌修复提供了时空调控的靶向治疗范式。

图片

图3 靶向CD248的BBIR-T细胞免疫疗法的体内外疗效及安全性验证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峻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清波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海婷博士后、胡柯硕士,南京医科大学“国家卫健委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唐奇副研究员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发计划、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中央高校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6703-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648, encodeId=3cac22586483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086512e33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肌梗死#</a> <a href='/topic/show?id=24fd513115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肌纤维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273, encryptionId=b086512e33c, topicName=心肌梗死), TopicDto(id=51311, encryptionId=24fd5131151, topicName=心肌纤维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pr 01 10:54:05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粗大右冠脉急性闭塞抽出的大血栓把Y阀堵了

68 岁男性因晕厥入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室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急诊 PCI 时血栓抽吸困难,经多种操作后右冠脉血流恢复。讨论了高血栓负荷患者血栓抽吸治疗的挑战与指南推荐,总结了治疗要点。

EHJ:保持口腔卫生很重要!同济大学项耀祖/孙瑶揭示了口腔卫生在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愈合方面的临床相关性

该研究表明产生胶原的SiglecF+中性粒细胞扩张导致牙周炎相关的心肌纤维化。

研究提醒:女性每天喝牛奶超过这个量,会增加心肌梗死风险!

该研究分析了来自瑞典乳腺X线摄影队列(SMC)和瑞典男性队列(COSM)中的100,775名参与者,以及17,896例临床确诊的缺血性心脏病事件。

【病例分享】警报拉响!心肌梗死后的生死较量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例心肌梗死后顽固性心衰的病例,希望可以有所启示。

急性心梗前降支、右冠脉闭塞术中困难重重!

68 岁男性因胸痛入院,确诊急性下壁心梗等病。PCI 中右冠脉和前降支闭塞,历经血栓抽吸、溶栓等,术后波折,总结了血栓高负荷处理要点。

Circulation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张力课题组发现改善心梗后心肌损伤和心功能的新靶点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在心梗过程中,心肌细胞Nrf3通过招募hnRNPK/DNMT1促进Pitx2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并抑制Pitx2转录表达,促进线粒体ROS生成而加重心肌细胞凋亡和心梗后心室重构的病理过程

Eur J Prev Cardiol:偶尔吸烟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烟草流行是对公众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这项研究强调了偶尔吸烟者患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女性的相对风险更高。研究结果强调了吸烟没有安全阈值,强调了戒烟的重要性。

粗大右冠脉瘤样扩张大量血栓堵塞血管的处理方法

本文介绍两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心梗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病因、抗栓策略,反思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制定统一诊治方案的重要性。

急性心梗大量血栓冠脉内溶栓2例

文章呈现两例心肌梗死病例,分别为 54 岁下壁心梗与 39 岁前壁高侧壁心梗患者,介绍其病史、检查、诊断、治疗过程及用药等情况 。

广州医科大学王乐禹教授团队《Cell Rep. Med.》:功能性心肌补片介导细胞串扰促进心梗修复新策略!

该研究介绍了一种功能性弹性导电心肌补片,通过调节心脏常驻巨噬细胞的生态位及其细胞串扰,成功整合了外源弹性导电微环境和心脏常驻巨噬细胞介导的内源性修复微环境,促进心脏的电传导和血管化。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