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儿科医生:5年行医路上的暖意
2015-07-23 黄志恒 复旦儿医
文 / 黄志恒 自2007年到上海读博士,后参加上海住院医师规培,到今年,我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总住院医师,8年时间弹指一瞬间。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当前中国大陆最好的儿童医院之一,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症患儿家长,拿着厚厚的病史资料前来问医就诊。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他们往往带着病儿辗转于各地多家医院,求医之路漫漫,病情却总不
文 / 黄志恒
自2007年到上海读博士,后参加上海住院医师规培,到今年,我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总住院医师,8年时间弹指一瞬间。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当前中国大陆最好的儿童医院之一,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症患儿家长,拿着厚厚的病史资料前来问医就诊。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他们往往带着病儿辗转于各地多家医院,求医之路漫漫,病情却总不见起色。
最终,上海作为中国医学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成为他们饱含百般期冀的终点站。
回首五年行医中,曾诊治过数万名病儿,大多消失于熙熙攘攘的人海中。在对患儿的诊治过程中,我曾有过欣慰,有过感动,有过失望,有过悲伤……经历种种,部分已在记忆中模糊,我必须得承认,现如今对于大多临床情景,早已是职责先行,并觉习以为常。
可昨晚发生的一件事,让我非常动容。
真不成功也不埋怨你们
晚上刚躺下,一阵电话铃把我惊醒——外科一名脑肿瘤患儿,脑积水术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情况危急,要求重症监护室医生立即前去支援。
我火速赶到现场,马上施行心肺复苏,一段时间后,患儿重又恢复了呼吸、心跳。
孩子缓过来,我稍微舒口气,马上到抢救室门口找患儿家长,打算告知病情和下一步建议。
这时候我才看到了孩子的父亲:他穿着皱巴巴的棕色西服,显然来自农村,头沉沉垂着,显得筋疲力尽,看不清表情。
我正想详细告诉他,孩子目前的病情比较危重,可话还没说完,他突然抬起头来,一字一顿认认真真地跟我说:“孩子的病情,我们很清楚。请你们尽管救治,真不成功也不埋怨你们。”
我稍稍愣住了,他和以往接触的某些患儿家属怎么不太一样。
我愿意无偿捐献她的器官
孩子被迅速转入重症监护室,头颅CT显示严重脑积水,脑肿瘤。
站在监护室门口,我再次面对孩子父亲,告知孩子的情况,在告知过程中,他再次说了一段让我们惊讶又感动的话——
他指着墙上器官捐献的宣传画说,“医生,我的孩子做过许多检查,我知道她除了脑子不好其他器官都是好的。如果你们感觉我孩子救活的希望不大,我愿意把她的器官无偿捐献出来,让其他小孩用。”
多年未遇过的温暖
夜深了,抢救室门前的灯光有些昏暗,但刹那间,我却感觉面前似有光芒万丈;孩子父亲说话声音很低沉疲惫,却震撼人心;他的个子矮矮的,此刻,却像个巨人一样屹立于天地之间!
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精神文明没能同步跟上。由于多种原因,人们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精神空虚,拜金盛行,有太多人抛弃了作为中华民族立身之本的、有着5000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变得迷茫而浮躁。
在儿科医院看病,这些浮躁则体现在:自己的孩子才是宝,别人的孩子都是草。比如门诊不顾其他患儿,随意插队;护士几针打不进,轻则辱骂,重则拳脚相加;甚至,最近见有网传一个截图,是一名医生的自述:急诊遇一人,明知怀中孩子已死亡,还故意用衣服盖着,不给医生看要求直接开药——这不是故意闹事讹钱吗!许多医务工作者,是不仅流着汗、拼尽全力拯救孩子,还得流泪、流血,真真令人寒心。
然而,这位孩子的家长确是让我感动与敬佩,多年在患方处未见过的温暖,确切地袭上心头。
记得已故老作家臧克家写道:“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位家长信任医生,知道孩子病重,活不久了,愿意把孩子器官捐献给其他等待器官移植的孩子,让他们更好的活着——这种精神境界的确难能可贵,我实在不得不执笔,郑重记下此事。
想起我们儿科医院的宗旨“一切为了孩子”——我原本对此的理解是,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应为了孩子健康,共同努力;现在想想,这位父亲竟然还履行了更深层的责任:当自家孩子病危时,是否考虑捐献器官,救助别家的孩子!
环境恶劣难忘温暖
当前医疗环境愈发恶劣,许多优秀的年轻人都抛弃了医学,而选择了其它职业。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眼前就面临着断层和青黄不接的危险局面,平均每千个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去年年底全球儿科最权威杂志《PEDIATRICS》发表《中国儿科医生面临危机:去留两难》即引起了国内外儿科界广泛关注。
是夜,这位孩子家长身体力行的给医患上了一课。
他就像一个小小的火花照亮了许多人,也暖和了许多人。他让你觉得,人的本性还是善良的。最近一位医学泰斗用“莫忘少年志,莫畏行医难”来鼓励年轻人继续投身医学事业。行医路上虽然充满艰难险阻,但是有许多患者在给我们鼓舞、给予我们信心,他们值得我们孜孜不倦的关爱与付出,让我们在这条崎岖的行医路上感到一点点光明,感到一丝丝春天般的温暖。
2015.7.11雨夜有感
作者简介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医生的需求真的不高
182
已阅
175
#儿科医生#
71
#复旦#
77
多一点正能量
207
儿科医院一师兄,顶
208
难得的挚爱
139
好温暖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