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病例分享 I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一例

2023-12-14 上海阿克曼病理 上海阿克曼病理 发表于上海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一种星形细胞瘤,肿瘤细胞具有多形性,以梭形为主,可见上皮样及多核巨细胞和脂质化细胞,通常伴有大量嗜酸性颗粒小体和网状纤维沉积。

病史

女,29岁,体检发现颅内病变1月,近日感觉视力明显下降

1 影像:

图片

图片

MRI检查显示:

左侧侧脑室三角区见大小约3.1cm×2.4cm×1.9cm明显强化结节,其后方见大片状囊性无强化区伴分隔,左侧侧脑室三角于病变分界清。

2 手术所见:

肿瘤呈灰白色,质地较韧,鱼肉状,无包膜,无边界。

病理检查

1 肉眼观:

灰白不整组织一堆:体积:3cm×2cm×1.5cm,切面灰白、质中至韧。

2 镜下特征:

肿瘤组织与脑实质分界清楚,肿瘤富于细胞,中等细胞密度,实性生长。瘤细胞形态多样,体积大,可见梭形、上皮样、多核巨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胞质空泡,可见核内包涵体,间质可见大量嗜酸性颗粒小体,局灶小淋巴细胞浸润,有丝分裂活性低(约2~3个/10HPF),未见明确坏死及微血管增生。

图片

图1:脑实质(左)与肿瘤组织(右)分界清楚,瘤细胞中等密度,呈实性生长模式。

图片

图2: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可见梭形、上皮样、多核巨细胞,间质可见大量嗜酸性颗粒小体。

图片

图3:肿瘤细胞细胞质内可见脂质空泡。

图片

图4:间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图片

图5:显著的瘤巨细胞。

图片

图6:偶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图片

图7:肿瘤细胞表达GAFP标记。

图片

图8:肿瘤细胞表达Olig-2标记。

图片

图9:肿瘤细胞表达S100标记。

图片

图10:肿瘤细胞表达CD34标记。

图片

图11:肿瘤细胞表达BRAF(VE1)标记。

 

3 免疫组化结果:

阳性标记:GFAP、Olig-2、S-100、ATRX、Syn、CD34、BRAF(V600E)、EGFR、p53(野生型表达)、Ki-67(约3%) 、MGMT(+,约15%)   

阴性标记:EMA、SSTR2、TTF-1、NF

4 分子检测结果:

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Exon-15突变

5 整合诊断:

(左侧脑室三角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组织病理学分类: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CNS WHO分级:2级

分子信息:检测到BRAF(V600E)基因突变

讨 论

定义: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是一种星形细胞瘤,肿瘤细胞具有多形性,以梭形为主,可见上皮样及多核巨细胞和脂质化细胞,通常伴有大量嗜酸性颗粒小体和网状纤维沉积,特征为BRAF p.V600E突变(或其他MAPK途径基因改变)和CDKN2A和/或CDKN2B纯合性缺失(CNS-WHO分级:2级或3级)。

ICD-O编码 9424/3

临床特征:

许多患者有长期癫痫病史,小脑和脊髓肿瘤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发生于深部的肿瘤(如脑干)和/或存在广泛浸润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完全切除。

影像:

在影像学上,PXA通常位于幕上,经常是囊性的,累及大脑皮层及上覆的软脑膜。CT和MRI均可显示肿瘤和(或)囊性变部分。肿瘤生长缓慢,故肿瘤周围水肿不明显。 

流行病学:

PXA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占比<0.3%,年发病率<0.7例/10万人。男性和女性患者相同,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26.3岁(中位数:20.5岁),但老年患者也可发生。  

大体观:

PXA有时呈黄色、部分区域呈囊性、肿块位于浅层皮质。也可能延伸至相邻的软脑膜中。

组织学特征:

尽管PXA常出现微小浸润,但通常表现出实性、非浸润性的生长模式。肿瘤由梭形、上皮样、多核巨细胞等组成,富含脂质,核仁明显、常见嗜酸性颗粒小体、核内假包涵体、灶性淋巴细胞浸润,颗粒小体(嗜酸性或透明)是其特征。肿瘤细胞周围的网状纤维主要分布于软脑膜区域。大多数PXA病理性核分裂象少,间变性PAX病理性核分裂象可局灶性或弥漫性增加。坏死也很常见,而微血管增生并不常见。CNS WHO 3级PXA可比其2级表现出更少的多形性和更广泛的浸润模式。在间变性PXA的常见细胞学模式中,已经报道了小细胞亚型、纤维细胞亚型和上皮样/横纹肌样亚型。

免疫组化:

PXA通常表达GFAP和S100。S100通常是弥漫性阳性,GFAP至少是局灶性阳性。大多数肿瘤CD34呈阳性并局灶性表达神经元标志物(SyN、NF和MAP2)。60~80%的PXA表达BRAF p.V600E(VE1抗体)。

遗传学特征:

PXA存在BRAF V600E突变或其他MAPK通路基因改变(60-80%),CDKN2A/B纯合性缺失(94%)。可出现TERT启动子突变或扩增,并且TERT改变可能在具有间变特征的肿瘤中更常见。TP53突变在PXA中是罕见的。

分级:

CNS WHO 2级:病理性核分裂象<2.5个/mm2(相当于<5个/10HPF),Ki-67通常≤1%。

CNS WHO 3级:病理性核分裂象≥2.5个/mm2(相当于≥5个/10HPF),Ki-67平均为15%。

预后:

相对比较好,切除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WHO 2级肿瘤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0.9%,WHO 3级为48.9%;WHO 2级的5年总生存率也显著高于WHO 3级肿瘤患者(90.4%vs 57.1%)。肿瘤坏死与较低的5年总生存率显著相关。

诊断标准:

基本条件:

具有多形性肿瘤的星形细胞瘤,包括大的多核细胞、梭形细胞、黄色瘤(脂质化)细胞和嗜酸性颗粒小体

理想条件:

网状蛋白沉积

BRAF突变或其他MAPK通路基因改变,联合CDKN2A和/或CDKN2B纯合性缺失;多型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DNA甲基化谱

鉴别诊断:

1.神经节胶质瘤: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颞叶多发。其由发育异常的神经元细胞和肿瘤性胶质细胞两种成分混合构成,神经元细胞由畸形的神经节细胞组成,可表现出异常聚集、组织缺乏细胞结构、核大、尼氏小体的膜周聚集或出现双核(见于<50%的病例)。此外PXA和神经节胶质瘤均表现出嗜酸性颗粒体积聚、淋巴细胞浸润、CD34表达和BRAF p.V600E,但PXA中无真正的神经节细胞。

2.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镜下组织形态差异较大,常含有较多的奇异型多核巨细胞,其次为小圆形瘤细胞及梭形瘤细胞。多数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呈合体状,核仁明显,可见假包涵体,分裂象活跃;其与PXA大体上均可具有清晰的界限,网织蛋白沉积、明显多形性、多核巨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的共同特征。80%以上的病例存在p53突变,肿瘤细胞核弥漫表达p53蛋白。

3.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镜下大多边界清楚,以相对一致的上皮样细胞为主,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密度高,弥漫片状排列,部分区域可出现粘附性差,无嗜酸性颗粒小体,核分裂象、坏死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较PXA常见。肿瘤常伴有BRAF p.V600E突变、CDKN2A纯合性缺失及TERT启动子突变。

4.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尤其是肥胖型需要和PXA鉴别。发病人群一般为30~40岁,额叶和颞叶常见。镜下网状背景中见肥胖型星形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偏位。免疫组化表达GFAP、IDH标记,CD34阴性。必要时分子检测IDH突变而BRAF V600E无突变可以和PXA鉴别。

参考文献

1.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5th Edition

2. Zhang H, Ma XJ, Xiang XP, et al. Clinical,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Study on Grade 2 and 3 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 Curr Oncol. 2023;30(2):2405-2416. Published 2023 Feb 16.

3. Ida CM, Rodriguez FJ, Burger PC, et al. 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 Natural History and Long-Term Follow-Up[J]. Brain Pathol. 2015;25(5):575-586.

4. Oh J E, Ohta T, Nonoguchi N, et al. Genetic alterations in gliosarcoma and giant cell glioblastoma[J]. Brain Pathol, 2016,26(4):517-5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74937, encodeId=d63721e49377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70a596847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星形细胞瘤#</a> <a href='/topic/show?id=eaed1085965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a> <a href='/topic/show?id=b73c10859e6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网状蛋白沉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8596, encryptionId=eaed1085965c, topicName=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TopicDto(id=59684, encryptionId=c70a5968472, topicName=星形细胞瘤), TopicDto(id=108597, encryptionId=b73c10859e65, topicName=网状蛋白沉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Dec 14 16:00:02 CST 2023, time=2023-12-1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Int J Epidemiol:1988年-2012年全球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的趋势变化

全球,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约占儿童癌症的20%。随着科技的进展、医学的进步、生活环境的改善等等,儿童CNS肿瘤的发生率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透明隔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

患者女,50岁。间断性头晕行头颅CT、MRI平扫+强化检查,显示侧脑室室间孔无强化肿块,考虑胶质瘤。入院CT检查:双侧侧脑室之间占位性病变,密度混杂,多发钙化影,边界不清,最大截面积约2.1 cm×2.8 cm(图1A)。MRI平扫:透明隔处肿块,大小约3.2 cm×3.0 cm×1.9 cm,信号不均匀(图1B),增强扫描时肿物未见异常强化(图1C)。实验室检查:血糖15.45mmol/L,糖化

不典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1例

患者,男性,21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5天余入院。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后枕部明显,呈持续性,疼痛剧烈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余无异常。头颅CT示:左侧侧脑室占位性病变、脑积水。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图1~3)。

成人不典型鞍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

患者男,30岁。因“视力进行性下降1年,行走不稳半年”于2017年12月1日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8,左眼指数20CM,眼底视乳头水肿,边界消失,视野检查无法配合完成;双侧轮替、指鼻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余无阳性体征。

手臂麻木竟是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作祟,埋在脊髓内的不定时炸弹该如何治疗?

手术最主要的目的是脊髓功能保护与恢复,在保护脊髓功能的前提下,安全分离肿瘤-脊髓界面尽量全切肿瘤。术中操作轻柔,力求最小程度牵拉脊髓,始终注意保护正常的脊髓。

Radiology:人工智能在星形细胞瘤DCE MRI药代动力学参数中的应用

动态增强(DCE)MRI既可以用于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又可以用于识别肿瘤的假性进展。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