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创新就是盯着FDA标准做?本土药企还有哪些捷径可走

2019-12-10 顾莹 健康界

带量采购、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强力推进下,据估计国内1/3的药企会被淘汰(附《带量采购扩围 全行业4000家药企或消失1/3》),这场生死战役中,有药企开始谋划新的出路,建立丰富的产品梯队,向更高附加值的创新药转型。“做创新药”,无论是从顶层设计、业界倡导,还是到药企转型,乃至医药人个体用脚投票,已成热潮。12月1日绿叶制药以14.5亿元人民币收购山东博安生物98%股权,以小分子创新制剂为

带量采购、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强力推进下,据估计国内1/3的药企会被淘汰(附《带量采购扩围 全行业4000家药企或消失1/3》),这场生死战役中,有药企开始谋划新的出路,建立丰富的产品梯队,向更高附加值的创新药转型。

“做创新药”,无论是从顶层设计、业界倡导,还是到药企转型,乃至医药人个体用脚投票,已成热潮。12月1日绿叶制药以14.5亿元人民币收购山东博安生物98%股权,以小分子创新制剂为核心的绿叶制药就在通过收并购方式,壮大在生物药研发领域的综合实力。

无论是研药物数量,还是药企研发管线,都已成为判断一家生物创新药企业未来能够分得多少市场的重要依据。号称对标“武田”的这家山东企业,要怎样走稳每一步,从而具备可持续的造血能力?代表中国生物制药最前沿实力的中国企业,又将面临怎样的选择和全球竞争?

12月5日,绿叶制药的在研产品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缓释微球(LY01007)于中国完成I期临床试验,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等疾病,旗下另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醋酸戈舍瑞林缓释微球产品,已于中国进入III期临床,于美国完成I期临床。

力朴素和微球是绿叶制药的两块主攻领域,前者贡献了绿叶制药近半营收,将面临竞品的突击,后者有的已进入III期临床,面世时间暂不确定。

押注技术升级

公告显示,绿叶制药此次收购了博安生物98%股权,获得了后者的所有在研产品、抗体筛选平台、知识产权、抗体生产平台等一系列资产,进而在生物药领域形成从研发、生产再到商业化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根据协议,绿叶制药将分三阶段支付相关费用,其中包括了7.234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以及两笔3.617亿元的尾款。不过,绿叶制药上半年的账上现金为12.73亿元。

实际上,绿叶制药收购博安生物有一定渊源。除了地理上两家企业都位于山东,绿叶制药还曾在2017年8月和2018年12月先后2次从博安生物引进共4款生物类似药。

博安生物致力于抗体产品的开发,包括生物类似药和创新药,聚焦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糖尿病免疫疾病,位于国内大分子药物研发前列,其在抗体生成及先导优化物、细胞系建立及工艺开发、中试生产及商业化生产方面经验丰富,并拥有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及纳米抗体平台。

绿叶制药30余个上市产品覆盖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代谢等治疗领域,博安生物恰能与绿叶制药产品线形成互补。

成立于1994年的绿叶制药,在中国、美国和欧洲都设有研发中心,全球范围建有5大生产基地,超过30条生产线。其中,抗肿瘤收入贡献占44%左右,中枢神经系统约占24%,其后是消化代谢系统和心血管。从区域市场来看,中国市场业务收入占80%,海外市场占20%。主营产品有思瑞康平片、思维康缓释片、丁丙诺啡贴片、芬太尼贴片、利斯的明贴片、血脂康胶囊等。

2018年全年,绿叶制药销售收入增长达到35.6%;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增长超过销售收入增长,达到38.5%;股东应占净利润增长达到33%。四大核心治疗领域:肿瘤、心血管和消化代谢均实现20%以上的增速,公司现有产品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此次收购,绿叶制药集团管理层曾表示:“博安生物的加入,将进一步拓宽公司在生物药、尤其是创新生物抗体药物组合,并增强我们在该领域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博安生物的产品与技术也将与公司互为补充,并有利于我们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多个业务领域实现战略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由于生物药和化学药在生产线、研发流程、研发设备等方面差异较大,通过收购成熟的生物创新药企业或许能为绿叶制药节约很多时间。从2001年至今,绿叶制药就有多达10余项的收并购交易。“2025年跻身全球制药公司前50强”也成为绿叶制药的战略目标。

11月6日,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殿波在某论坛上说:“创新就是要盯着美国FDA标准做,如果这样做了,中国创新自然而然达到国际标准,产品价值也就会不一样。”

绿叶制药把创新化合物和抗体技术作为着力打造的技术平台,通过对外合作进入免疫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领域。有数据显示,目前绿叶集团在欧、美、日申报的在研产品超过10个,在中国拥有处于不同临床阶段的逾40个在研产品。

据时代周报报道,11月27日,从业内流传的《关于报送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来看,本轮带量采购共涉及35个药品,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白蛋白紫杉醇、他达拉非等多个热门大品种在列。

12月4日,招商证券发布报告称,下一轮国家药品集中采购(GPO)查询清单的泄露使人们认为力扑素提升了绿叶制药的销售风险。不过,通过绿叶制药丰富的后期研发渠道的支持,该公司将有望2020-2021年期间每年推出3-5种新药,其中包括于2020年1季度FDA批准的雷金多(Rykindo)、阿瓦斯汀生物仿制药、罗替戈汀ER和帕潘立酮ER,这些药物都具有巨大潜力。

“海外布局”是必经之路?

生物医药已成为全球医疗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分,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944 亿美元增长为2018年的2,618 亿美元。2018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已达到15,334亿元,其中生物药市场规模达2,622 亿元人民币。

随着可支付能力的提高、患者群体的增长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预计至2023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6,412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复合增长率为19.6%。

麦肯锡发布的有关中国医药市场前景预测(2020-2030)显示,本土创新将会崛起,至少有1-2个中国国产创新企业成为全球前10-15国际制药巨头。

2019年12月7日,百时美施贵宝高级副总裁傅旭东在某论坛上分享过一组数据,2018-2019年7月全球医疗健康行业主要投融资项目数中,生物技术和制药项目共有231项,排名第一,其中肿瘤领域占约1/3。

但不可否认,傅旭东提到,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上市,中国和全球领先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四川科伦高级医药营销管理人员曾撰文提到,我国在研生物类似药数量(主要是临床前阶段)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生物类似药如果只靠中国市场,显然消化不了,以后进军欧美国际市场相信会是中国本土一些有实力药企的必然选择。但是,欧美尤其是全球药品第一大市场美国对生物类似药的监管非常严格,所以中国药企都知难而退,尤其对于难度最大含金量也最高的单克隆抗体的生物类似药。

尽管生物药研发周期长,风险大,但一旦成功,会带来丰厚的创收,例如,中国销量排名第一的生物药赫赛汀(上海罗氏)2018年销售额就高达40亿人民币。

歌礼制药企业事务副总裁陈怡提到,国产创新药研发比例逐步上升:67%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肿瘤领域,其他为糖尿病、肝病、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科学。

“在整体临床实验中,跨国药企不再占据过去的主导地位。国产创新药有足够竞争力后会使得进口专利药降价压力增大。”陈怡举出以下现实案例。

受到贝达药业埃克替尼竞争,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易瑞沙)从上市初的530元/片,逐渐下降到228元/片。

受到康弘药业康柏西普竞争,诺华的雷珠单抗从上市初的9725元/支,逐渐下降到5700元/支。

受歌礼达诺瑞韦纳的竞争,吉利德同类产品在美国定价8.4万美元,平均1天1000美元。其价格由50万元人民币降至6万元人民币。

受信达信迪利单抗和君实特瑞普利单抗的竞争,PD1的K药比美国定价低53%,O药比美国定价低57%

而国内生物创新药企想要获得全球竞争力,必然会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一方面可以缩短在各国的审批时间,另一方面能够应用全球的临床数据。

生物药的研发特性,也让国际上的合作更为广泛,也使得跨国合作成为一种趋势。例如,百济神州斥4.3亿美元拿下Zymeworks的2个双抗药物和技术平台,豪森药业花2.2亿美元与Viela Bio达成CD19单抗的中国区开发和商业化合作。

通过自主研发成为大型医药集团的恒瑞医药,设立有美国创新药研究中心,承担前沿靶点等创新药研究,同时也承担ANDA、API美国市场准入及销售业务。这是恒瑞国际化战略的起点,不仅为进军美国市场提供基础,也表明恒瑞在研发体系打造上从对标国内到放眼全球。

上海医药也通过收购,组建了美国上药费城实验室,作为海外高端制剂研发平台,借鉴美国在仿制药研发、申报、生产和销售的成熟经验,以中美双报、满足临床需求为目标开展研发,加快上海医药在药物研发方面的转型升级。

可见,“创新”和“国际化”不仅是恒瑞医药和绿叶制药明确倡导的战略路径,这两点已经成为药企走向成功的基石。2019年上半年,恒瑞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4.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13%,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4.80%,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项目研发和创新发展。在最新发布的三季报中,公司研发费用达到28.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97%。

恒瑞医药副总经理戴洪斌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60%的研发费用投向创新药的开发。自1997年公司设立以来,创新药一直是公司研发投入的重点。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地创收。

本土药企全球商业化模式或更为开放

“中国未来将成为全球医药市场最重要的竞争之地。中国制药产业要获得研发、生产、流通等全产业链提升机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陈怡分享道。

生物药和小分子药物是完全不同的开发、生产、定价销售体系,药品生命周期曲线和竞争策略也不完全相同。所以,生物药的全产业链建设和全球化竞争能力成为关键。

对于绿叶制药计划布局生物药,有人也提出过质疑,他认为,虽然通过引进方式获得生物药项目并推进后续临床开发不难,但此前缺少完整的生物药研发、生产、质控团队,后期的生物药商业化生产供应和销售难免受制。

从高特佳某位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会关注药企管理机制、战略布局能力,资本和产业整合能力。
 
当然,药企与合作企业的产品线是否契合也是重点。以绿叶制药血脂康胶囊与阿斯利康的合作为例,阿斯利康在心血管领域有倍他乐克?缓释片、可定?、波依定?、捷赐瑞?等重磅产品,拥有成熟的商业网络和营销队伍。将血脂康胶囊推广权纳入旗下,能够进一步丰富及完善阿斯利康心血管领域产品线,对其血脂异常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产品线形成强大补充。血脂康胶囊也将共享阿斯利康心血管产品市场资源,市场表现将进一步提升。

傅旭东认为,生物制药企业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从产品端到患者端。生物制药企业要思考的是,加速研发周期,控制成本,提高成功率。“展望未来医药行业创新趋势是从‘独木桥’到‘立交桥’。将具备以学术推广为核心的商业化能力,包括资深团队和品牌策略(品牌建立和市场研究、患者研究及分析、提高疾病认知度)。”

11月21日,中国百济神州公司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吴清漪在一次会议上分享到,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实践应该和很多跨国药企模式有非常多不同,更加开放、包容、协作,从而帮助构建起普惠的国际协作体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85832, encodeId=4e8312858325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790320942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创新#</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2094, encryptionId=77903209422, topicName=创新)],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512a199, createdName=lilianxiang, createdTime=Thu Dec 12 13:37:00 CST 2019, time=2019-12-12, status=1, ipAttribution=)]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