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这些,脊柱MRI想做不好都难!
2022-11-13 放射沙龙 放射沙龙
MRI是脊柱疾病诊疗不可或缺的影像学检查和评估手段。虽然在临床扫描中,脊柱的扫描相对常见、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部位越难将其做好。
MRI是脊柱疾病诊疗不可或缺的影像学检查和评估手段。虽然在临床扫描中,脊柱的扫描相对常见、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部位越难将其做好。要想获得优异的图像质量,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本期主要分享脊柱MRI的扫描要点。
关于摆位。合理、规范化的摆位是获得优异图像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顺利完成整个检查的关键。
-
摆位的过程中应注意运动的传导,以减轻运动伪影。
-
保证被检者的舒适性是顺利完成整个检查的关键。
-
利用三角软垫可有效改善被检者的疼痛和减轻运动伪影。
避免人为因素导致脊柱生理弯曲的改变。
-
人体脊柱有几个正常性的生理弯曲,如我们在摆位的过程中人为地改变了其曲度(不管是前后还是左右),很容易对诊断造成困扰。在摆位的过程中应尽量让被检者的放松、自然平躺。
-
身体应与床体保持一直(可使用激光线对准),利于提高扫描定位的精准性。
对于特殊的病例,根据临床需求,可采用特殊的体位进行扫描。如上图△,如对平山病的患者在行MRI检查时应使颈椎≥35°屈曲状态下检查。
关于序列。脊柱的扫描常采用T1WI+T2WI+T2WI压脂的多序列对比,并采用矢状位+横轴位为主,冠状位为辅的扫描模式。
常规:矢状位T1WI+T2WI+T2WI压脂,横轴位的T2WI;必要时加冠状位。
序列采用2D或3D序列均可。
-
场强越高,常规的T1WI图像对比度越差,可采用反转序列来提高组织间的对比。上图△。
-
同时反转序列可使脑脊液信号更“黑”。
-
对肿瘤、外伤、骨髓水肿等病变的评估,压脂序列是必不可少的,优异的压脂图像是对病变作出精准评估的关键。
-
在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且对诊断造成困扰时,应加扫T1WI压脂序列。
脊柱扫描的FOV较大,同时周边的解剖组织结构复杂,运动脏器也较多,如压脂技术选取不合理很难获得理想的图像质量。
反转恢复压脂 |
对磁场不敏感,大范围压脂均匀 |
非选择性压脂,会误伤,不可增强 |
时间长,信噪比较差 |
频率选择压脂 |
对磁场敏感,大范围压脂不均匀 |
选择性压脂,精准; |
时间较短,信噪比较高 |
水脂分类压脂 |
对磁场不敏感,大范围压脂较均匀 |
选择性压脂,可获得多种对比图像 |
时间较长,信噪比较高,对运动敏感 |
-
对于脊柱侧弯、占位、椎体附件和强直性脊柱炎等,建议加冠状位,常采用T2WI序列,压脂与否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
强直性脊柱炎最先发生病变常为骶髂关节,对于青少年被检者的腰椎MRI扫描中,强烈建议加扫腰骶部的冠状位。
-
脊柱侧弯较明显的被检者,可采用3D序列扫描,而后进行多方位的重建。
-
或采用2D序列扫描,冠状面为主,矢状面和横轴位为辅,但应注意椎体的计数。
如需增强,常规剂量对比剂静脉注射后,采用T11WI压脂序列,行横、矢、冠状位扫描即可。
-
当然,脊柱的扫描不能仅仅局限于常规序列的扫描,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应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序列扫描,如采用多回波融合的梯度回波序列对髓内灰质病变的评估,上图△。
-
常规长TE的T2WI序列虽然可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图像,但对于髓内灰质病变的评估提供的信息极其有限。
-
如何将组织的固有对比最优化地转化为可见的图像对比,是我们在实际扫描中应思考的问题。
关于参数。由于脊柱的扫描范围较广,且周边的解剖组织结构复杂,在实际得扫描中,需要对参数进行合理地优化才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图像质量。
在脊柱的扫描中,FOV应设置合理。FOV过小,不足以对病变作出整体的评估;FOV过大,则会引入过多的伪影,2D矢状位建议参数:
-
颈椎:FOV:25cm左右,层厚/间距:3.0-3.5mm/0.3-0.5mm。
-
胸椎:FOV:35cm左右,层厚/间距:3.0-4.0mm/0.3-0.5mm。
-
腰椎:FOV:30cm左右,层厚/间距:3.5-4.0mm/0.3-0.5mm。
脊柱的扫描着建议采用较小的体素扫描,以提高图像分辨率,减轻截断伪影。
-
脊柱的矢状位和冠状位,其相位编码方向应置于与脑脊液流动方向一致的头足(S./I)方向,以减轻脑脊液流动伪影,同时可减轻呼吸、吞咽动度和心脏、大血管搏动对图像造成的影响。
-
如相位编码置于前后(A /P)方向时,呼吸伪影和脑脊液流动伪影的双重影响,会导致图像明显的伪影,如上图△。同时在频率编码方向上(头/足)产生的化学位移伪影会影响对椎间盘病变的评估。
-
同样,在横轴位的扫描中,相位编码方向的正确设置是获得理想图像的关键。上图△,相位编码方向为左右(R/L)有效的避免了血管搏动和呼吸运动伪影对图像造成的影响。
-
采用部分压脂,可改善压脂图像的均匀度。
频率编码方向上,水/脂界面会产生化学位移伪影,位移像素与场强和带宽密切相关。在高场强中不宜采用过窄的带宽扫描。
-
增加脑脊液的亮度可提高与周围组织间的对比,T2WI序列建议采用较长的TE值和较长的回波链扫描。
-
脊柱扫描中建议施加流动补偿技术。
关于伪影。MRI成像原理和过程较为复杂,图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相应的伪影。在脊柱扫描中对伪影的正确认识是获得优异图像质量的关键。
-
越靠近线圈单元的组织信号会越强,越远离线圈单元的组织会越弱。目标组织以外的信号强度过高必然会引入相关伪影,从而对图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成像过程中应尽量减小目标组织以外的信号强度。
-
为了减轻胸腹呼吸运动和心脏、大血管搏动伪影的干扰,常规的脊柱扫描建议只使用背侧单片线圈扫描,但应采用相应的校准技术来改善图像的均匀度。上图△,单片背侧线圈获得的T1WI压脂薄层图像。
-
脊柱扫描中,所扫描结构的范围应与线圈单元严格匹配。不管是系统自动选择还是需要我们手动去选择都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
-
不要担心线圈范围不够,选择过多的线圈单元。增加线圈接收单元的范围虽然可以扫描更大的FOV的图像,但会降低图像信噪比的同时还会将FOV外的信号卷进图像中产生伪影。(图a:线圈单元-12;图b:线圈单元-123,FOV外的血管搏动伪影被卷进了图像中。)。
线圈单元选择不合理导致的外周信号伪影。
合理利用饱和带(上图△)和门控技术可有效改善吞咽、呼吸和心脏、大血管搏动对图像带来的影响。
胸椎周围大血管较多,再者受呼吸和心脏搏动的影响,其是脊柱扫描中最难做好的节段,腰椎次之。特别是增强扫描,应采用上述措施改善的同时做好参数优化是关键,如序列的选择,磁场均匀性的改善等。
脑脊液和脂肪组织的存在,为脊柱的MRI图像提供了较高的信噪比和优异的图像对比度,因此MRI在脊柱的影像学检查中有着极大的临床优势。但要想发挥这种优势,必须是建立在规范化和个性化的扫描基础之上。前期多次提到了这个“规范化”包括从检查前准备到图像的输出一系列环节;“个性化”则应从临床需求出发,合理调整扫描方案。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