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颠覆 |DNA之父沃森惊天逆转:基因不是肿瘤治疗终极武器

2017-04-12 佚名 贝壳社

90岁高龄的沃森来到中国,带来了颠覆式的主张—— 基因治疗并非癌症治疗的终极出路,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对癌细胞的作用机理,或许才是人类战胜癌症的曙光—— 未来可能出现一种广泛适用,且价格低廉的非基因疗法。

1953年,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和精准医学时代的大门。

时隔65年,精准医疗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而,90岁高龄的沃森来到中国,却带来了颠覆式的主张—— 基因治疗并非癌症治疗的终极出路,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对癌细胞的作用机理,或许才是人类战胜癌症的曙光—— 未来可能出现一种广泛适用,且价格低廉的非基因疗法。

4月6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乐土投资集团联合主办的2017深圳国际精准医疗峰会在深圳举行。本文将乐土科学总顾问沃森先生的发言干货整理于此,以飨业界同仁。

基因靶向药物、免疫治疗难以惠及大众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之后,我们当时就认为,从基因的角度入手或许可以攻克癌症。针对那些跟癌症相关的基因做相应的治疗。为了普及这个观点,在12年后,我写了一本书,叫《基因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当时我还在哈佛大学教书,但我在实验室的自主权不够,科研推进得很慢。

后来,我去了冷泉港实验室,在那期间,我参与编着了 《肿瘤病毒的分子生物学(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Tumour Viruses)》的第一个章节。在这本书中,我们发现一些病毒携带的基因会导致癌症,提出了DNA重组技术,认为,识别并分离出这些致病基因可能对癌症治疗有所帮助。我们还发现,有些基因是促进细胞生长的,也有些会抑制细胞生长。后来,我们就成立了一家公司,致力于找到肺癌相关的致病基因,并基于此研发了一款治疗肺癌的药物,但我们后来发现,这种药一开始奏效,一段时间后,药效就停止了。我们当时并不了解背后的原因,我们只是看到,当时针对致癌基因的靶向药物都不成功,病人最终还是死于癌症。

而我们真正希望的,是降低癌症的死亡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化疗逐渐成为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这只是短暂延长了一些患者的寿命,相对过去40年美国癌症的死亡率,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我姐姐也是死于乳腺癌的化疗。

因此,我们转而到基因测序中去寻求答案,认为这样就可以解开癌症之谜。的确,通过基因测序,我们对癌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我们并没有发现有效的靶向药物。

后来,各大媒体和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疗法——免疫治疗。这种疗法希望通过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免疫治疗很容易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最终侵蚀患者自身的机体。当然,我不能断言免疫治疗的前景,对小部分患者,它可能疗效显着,但对大多数患者,其疗效存疑,而唯一确定的是,免疫治疗费用高昂,大多数美国家庭都负担不起。所以我本人的希望,还是广泛造福人类,找到一种更廉价、更普遍适用的癌症治疗手段。

惊天结论:氧化剂抗癌,抗氧化剂致癌

五年前,我写了这一篇论文。我发现,大多数的抗癌疗法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活性氧(ROS)的存在。放疗其实也会产生活性氧。我们的身体中其实也有一些自然物质可以制造活性氧,保护机体不收疾病侵害。虽然我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仍然认为应该找到更多和癌症相关的基因位点,但现在我的想法已经变了。这篇论文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说明,氧化剂能杀死癌细胞。

氧化剂会导致细胞衰亡,而细胞的本能之一,就是防止氧化剂的侵蚀,因此细胞也会产生大量的抗氧化剂。我以下的结论可能会一反大家多年的常识—— 抗氧化剂实际上会导致癌症的发生。而事实上,一半美国人每天都会服用抗氧化剂。但我本人用运动取而代之,因为运动产生氧化剂,氧化剂杀死癌细胞。通过运动,我的患癌风险降低了25%。

细胞在产生能量的过程中,会释放氧化物,为了防止细胞被氧化物杀死,细胞同时又会释放抗氧化物,以达到氧化还原平衡。

相比正常细胞,肿瘤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更强,在产生更多活性氧的同时,也会产生更多抗氧化剂,以维持这种平衡。而当肿瘤细胞中充满了抗氧化剂,化疗就会失效。

这样一来,如果要化疗起作用,就要除掉肿瘤细胞中的抗氧化剂,有两种方式可以达成——一是阻止这种合成作用。细胞中主要的抗氧化物之一就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砷能清除这种物质,因此,也有人在尝试用砷来治疗白血病

目前,加拿大有一家实验室也相信活性氧治疗癌症的方法,他们发表过两篇文章。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和我持相似观点的机构,虽然他们还没有通过此法治愈过任何患者,但我对他们有信心。

大约15年前,比利时有一家实验室也注意到了氧化剂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他们试图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K3的协同作用来杀死癌细胞。

前段时间,有一种药物,被认为有很强的抗癌的作用。这种药物是从亚马逊的树皮里面提取的天然物质,有人将其制作成药物,配合传统化疗一起使用,以图达到清除抗氧化物的效果,但目前来看,其药效并不好,主要原因是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够。

两年前,有一家美籍华人在波士顿设立的公司,他们宣布研发了一种分子药物,专门治疗对化疗产生抗药性的癌症。但这个公司的方向是错的,因为,从他们研发的药物的结构看,是一种β-拉帕醌(β-lapachone),其作用机理就是产生活性氧,但问题就在于,他们忽略了,人类自己的身体也有产生活性氧的机理。

虽然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在人体中还提取出这样的天然物质,但是我认为未来是可以做到的。为了抵抗癌症,高级生命体都有开启自身制造活性氧的机制。据我所知,上海就有机构就在开发类似的天然物质。事实上,我相信,从细胞到高级生命体,可能有成千上百种能产生活性氧的天然物质。如果用这些天然物质制成药物,安全性会大大提高,并大幅降低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而且,现在已经有临床数据证明,即使对恶性程度非常高的一些癌症,比如胰腺癌,这类天然药物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所以,我这次来到中国,也是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这类能产生活性氧的天然物质,未来也许会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重要手段。我相信,将来一定出现价格低廉的,并且对大多数癌症都有疗效的抗癌药物。

我也不是说,基因测序和精准医疗就会消失。但是,如果我们对细胞、氧化剂和抗氧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有更深的理解,我们一定能找到更有效的抗癌路径。有朝一日,人类终将战胜癌症,希望我能活到那一天,谢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04044, encodeId=26ef1304044e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55582984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肿瘤治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984, encryptionId=c5558298426, topicName=肿瘤治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139a316, createdName=wumeihua88, createdTime=Fri Apr 14 00:09:00 CST 2017, time=2017-04-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6875, encodeId=2bec1868e5e2, content=老大,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432042642, createdName=lemon985, createdTime=Wed Apr 12 10:59:40 CST 2017, time=2017-04-1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04044, encodeId=26ef1304044e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55582984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肿瘤治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984, encryptionId=c5558298426, topicName=肿瘤治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139a316, createdName=wumeihua88, createdTime=Fri Apr 14 00:09:00 CST 2017, time=2017-04-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6875, encodeId=2bec1868e5e2, content=老大,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432042642, createdName=lemon985, createdTime=Wed Apr 12 10:59:40 CST 2017, time=2017-04-1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4-12 lemon985

    老大

    0

相关资讯

科学家发现海量的遗传变异“淹没了”肿瘤治疗之效

肿瘤内部异质性是癌症产生抗药性、转移性的主要原因。肿瘤发生是体细胞演化的过程,正如自然群体多样性一样,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是肿瘤内部异质性的主要进化动力。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指出,大量的遗传多样性无法仅用达尔文自然选择解释,继而他提出中性进化理论或非达尔文进化过程。虽然癌症生物学领域内达尔文进化过程驱动肿瘤多样性形成的观点已经根深蒂固,然而传统观念很可能大大低估了一个具有百万甚至上亿细胞数量的肿

袁振刚:细胞免疫疗法,肿瘤治疗新希望MedSci专访:

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于2014年04月18-19日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生物谷举办,本次大会上,MedSci有幸采访到了袁振刚教授。 MedSci通讯员:袁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够接受MedSci的采访,您今天在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上的议题是《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转化医学新阵地》,关于肿瘤生物治疗可分为细胞治疗和非细胞治疗,可否请您谈一下这些治疗方法的特点? 袁振刚教授:

俗解肿瘤治疗的五大支柱

手术、化疗、放疗、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是当今癌症治疗的五大支柱。本人对生物只有皮毛的了解,今天就作为一个门外汉讲讲我对这些肿瘤治疗手段的看法。一般人心目中的肿瘤是生长失控的细胞,好像除了超生也没有太多其它不良行为。了解多一点的知道肿瘤细胞是变异细胞,虽然生在组织里但没有很多正常细胞功能。相当于地痞流氓,不务正业还经常惹是生非。其实肿瘤绝不只是街头小混混,而是相当于组织严密的黑社会。肿瘤组织不仅有增

EPJD:高科技助力肿瘤治疗

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一种基于碳的纳米粒子可以被用于使得癌性肿瘤对质子放射治疗敏感,并且诱导癌细胞被集中消灭。 癌症治疗中使用的放射疗法是一种潜在的疗法,但这种疗法会影响肿瘤附近的健康组织及和肿瘤相似的组织;研究者在文章中里利用多种放射致敏剂进行了相关研究,这些纳米尺度的实体物质可以

收购T-Cell Factory开路,Kite挺进欧洲市场

近年来,肿瘤治疗市场上兴起了一股免疫治疗风。而在这一浪潮中涌现出了包括Kite公司、Juno公司等一系列生物医药新贵。凭借着CAR-T疗法,Kite公司在肿瘤治疗领域已经隐然可以和诺华公司等老牌生物医药巨头分庭抗礼。 最近,Kite医药公司又出新招,公司表示将以21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荷兰的小型生物医药公司T-Cell Factory,作为其打入欧洲市场的第一颗钉子。尽管这笔收购案金额并不

Nature:免疫排斥与肿瘤治疗

对器官移植稍有了解的人肯定会知道一个叫做"免疫排斥"的现象。它是指供体的器官在移植给受体之后会受到受体本身的免疫细胞的攻击,从而无法保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根本原因是免疫系统天生对"异源"的物质具有识别与攻击的特性,而且在正常状态下这一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在临床上,医生们经常会建议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在选择器官来源时要以配型相同为标准,而且在移植手术之后也需要注射免疫活性抑制剂来降低器官被攻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