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急诊影像】了解一下寰枢关节脱位及类型!

2024-05-27 影像诊断与科研 影像诊断与科研 发表于上海

寰枢关节脱位是指颈椎的寰椎、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寰枢关节脱位是上颈椎最常见的损伤,若未经及时治疗,其脱位程度常进行性加重,导致脊髓高位受压而危及生命。寰枢关节脱位分前、后脱位和旋转脱位。

患者男,59岁。

主诉:四肢乏力麻木、走路不稳1年半。

现病史:患者于1年半前开始无诱因下出现双侧肢体麻木。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本院门诊就诊,由门诊医生拟“脊髓型颈椎病”收人科室。

人院体查见:患者神清,精神可,步行入院,四肢麻木乏力,以远端指关节麻木为主,行走伴少许踩棉花感,精细动作尚协调,无恶寒发热,无胸闷心悸,无腹痛腹泻,无咳嗽咳痰等不适,纳、眠可。

专科检查:颈部活动无受限,颈椎未见明显侧弯,压颈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屈颈试验(-)。

辅助检查:外院MRI提示寰枢椎半脱位并脊髓受压变形。

图片

图片

发现问题了吗?

颈椎CT表现:颈椎寰齿前间隙增宽(白箭头所示)约0.6cm,侧块与双侧齿状突间距不等,右侧较宽(图2白箭头所示),未见明确骨折。颈椎MRI表现:颈椎矢状位示齿状突后移,寰枢关节结构紊乱,间隙增宽(图3、图4长白箭头所示)约0.6cm,横韧带增厚,相应节段椎管狭窄,最窄处约0.57cm,颈脊髓明显受压变细,T2WI信号不均匀增高(图3-4短白箭头)。

影像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相应节段脊髓受压变形,椎管狭窄

寰枢椎关节脱位

寰枢关节脱位是指颈椎的寰椎、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寰枢关节脱位是上颈椎最常见的损伤,若未经及时治疗,其脱位程度常进行性加重,导致脊髓高位受压而危及生命。寰枢关节脱位分前、后脱位和旋转脱位。

正常寰枢关节

寰枢关节由寰齿关节、双侧侧块寰枢关节三个关节联动的。正常情况下,齿状突居中,双侧间距相等(差距<2mm),双侧侧块关节等宽,关节间隙均匀,二者呈”八“字形方向,侧块形态、大小相同。颈椎张口位、CT/MRI矢状位显示清晰。

正常时,在侧位片上测量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前缘之间的距离,ADI(atlas-dens interval,寰椎间隔),成人ADI≤2mm,儿童ADI≤4mm。

图片

在张口位或CT正中冠状位上的测量,M为中线,正常时A=B,C和D各自平行于关节面,二者相交于M线。

图片

图片

病因

外伤性脱位:外伤性寰枢关节脱位,是上颈椎严重损伤类型,有报道称在急性颈椎外伤患者中,寰枢关节脱位发生率约2%,但严重寰枢关节脱位,可累及高位颈髓及延髓,死亡率高达35%。

炎症性脱位:骨结核、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寰枢关节,儿童咽部感染可继发寰枢关节脱位。

病理性脱位:肿瘤破坏,或炎性损坏等,可以造成寰枢关节脱位。

自发性脱位

先天性脱位

1.前脱位诊断标准:

    ADI≥3mm

    3-5mm轻度脱位

    6-9mm中度脱位

    ≥10mm重度脱位

2.寰枢关节半脱位

关节失去正常的解剖对位关系为脱位,而半脱位不能明确区分脱位的程度,寰枢关节是三个联动关节组成,即便对侧侧块关节是部分脱位,对寰齿关节而言可能是完全分离。所以,只要出现寰齿或侧块关节解剖关系的非生理性改变,均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

双侧寰齿间距不对称,不能单独作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指征。必须还有张口正位片上ADI>3mm(儿童>5mm)的表现,或加拍左右15°双斜位张口位片,双侧寰齿间隙差值仍存在,则可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

3.寰枢关节旋转脱位

指以一侧侧块关节为轴,寰椎向一侧旋转,而致对侧侧块关节脱位,伴寰齿关节脱位和寰椎横韧带和翼状韧带的损伤。临床与影像常被忽视,有时又称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

图片

类型 1:单侧小关节半脱位,横韧带完整。最常见;齿状突作为枢轴。类型2:单侧关节面半脱位,ADI 为 3 至 5 毫米。与横韧带损伤有关;关节面起枢轴作用。类型 3:双侧前关节面位移 > 5 毫米。罕见,有神经功能缺损风险。类型 4:寰椎后移,伴有齿状突缺失。罕见,神经功能缺损风险高

图片

咽后脓肿而导致慢性(>3 个月)寰枢椎旋转不稳定 (AARI) 的 8 岁女性。冠状面 (1a)、矢状面 (1b) 和连续轴向图像 (1c) 显示 C1 在 C2 上的旋转半脱位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僵直、四肢无力、走路不稳、二便异常;严重者或晚期病例可伴有呼吸功能障碍,若合并颅底凹陷等,还可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视物不清等脑神经并发症。

图片

一名 64 岁女性,被诊断为寰枢椎脱位并伴有颅底凹陷,接受了 TARP 手术。术前颈椎侧位 X 光片(a)、矢状面 MRI(b)和矢状面 CT 扫描(c)的图像显示颅底凹陷并伴有寰枢椎脱位和延髓腹侧受压的证据。TARP 术后的颈椎 X 光片(d、e)显示装置放置良好。术后矢状面 MRI(f)和矢状面 CT 扫描(g)显示寰枢椎脱位复位,齿状突下降,延髓腹侧减压。术后 3 个月的 CT 图像(h)显示坚固的骨融合

图片

一名 62 岁男性,被诊断为寰枢椎脱位并伴有椎底凹陷,接受了 OF 手术。术前颈椎侧位 X 光片(a)、矢状面 CT 扫描(b)和矢状面 MRI(c)显示椎底凹陷并伴有寰枢椎脱位和腹侧受压的证据。OF术后颈椎侧位 X 光片( d、e )显示内固定位置满意。术后矢状面 MRI( f)和矢状面 CT 扫描(g)显示寰枢椎脱位复位,延髓受压减轻。6个月随访的CT 图像( h )显示骨融合牢固

小结:(1)明确有无外伤、先天畸形、寰枢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2)环齿侧间隙及ADI有无增宽(大于3mm),ADI更有意义;同时注意观察椎管有无狭窄,齿状突有无骨折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7143, encodeId=f22e220e143c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74d62886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椎管狭窄#</a> <a href='/topic/show?id=e22d114949a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寰枢关节脱位#</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949, encryptionId=e22d114949a0, topicName=寰枢关节脱位), TopicDto(id=62886, encryptionId=674d62886f3, topicName=椎管狭窄)],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28 21:28:26 CST 2024, time=2024-05-2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Spine J:腰椎黄韧带与椎板、椎间孔关系解剖研究

黄韧带起于颈2椎体,沿脊柱,终于骶1。在相邻的椎板间走行,黄韧带构成脊柱椎管的背侧表明。对黄韧带经典的解剖描述由Naffzinger等于1938年提出,在他们的描述中,黄韧带起于上位椎板的下方或前下方,止于下位椎板的上方或后上方。 后续有学者将其分作棘突间、椎板间和关节囊间三部分,进而分为浅层和深层两部分。但迄今为止,关于黄韧带在椎管外侧的大体解剖研究很少。深入研究其解剖特点,有利于放射科医生和

椎管狭窄的原因及四个缓解动作

1949年英国Verbiest提出腰椎管狭窄的概念,描述了典型的临床表现,中年以上患者在站立或行走中发生腰及下肢疼痛,腰部过伸使症状加重,并指出椎间盘、关节突和韧带结构退行性肥大性改变是此病特征。

椎管狭窄的少见原因及影像学表现

椎管狭窄不太常见的原因,将它们分为:1、软组织,2、囊性,3、骨骼(与轴骨架有关)。

腰椎CT诊断

常规腰椎CT扫描层面常规腰椎CT扫描L3-S1段,分为⑴椎体层面(骨窗):观察椎体、附件骨质。⑵椎间盘层面(软组织窗):观察椎间盘、硬膜囊、神经根、韧带等软组织。

Spine J:MRI评估腰椎退变存在观察者间差异

现代社会腰椎退变无处不在,MRI无创,无辐射,对保守治疗失败者常行此检查。速度和图像质量不断进步,但也存在缺陷。MRI片的诠释常因人而异,可能由于定义的差异。与临床医学类似,很多影像结果缺少统一的、公认的分级方案。但对检查结果,也存在评估的差异。 “严重”椎管狭窄的片子,可能被另外的阅片者认为“中度”甚至“轻度”。尽管目前脊柱手术基于临床症状和影像结果的一致性,MRI诠释和定义中的差异不

AANS 2016:椎管狭窄使用棘突间固定装置与采用减压术的效果相当

AANS 2016:椎管狭窄使用棘突间固定装置与采用减压术的效果相当据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2016年会上的一项新的研究报道显示,使用棘突间固定装置来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是安全的,且效果与减压术的效果相似。Bernhard Meyer博士在会议上说道,“治疗后24个月的结果显示,Aperius的效果并不差于标准减压术的治疗效果。而且手术创伤很小,但是24个月患者再次手

Spine:腰椎内固定可致固定节段远端椎间孔及神经根压力升高

脊柱内固定自20世纪70年代描述以来,已广泛用于各种脊柱疾病的治疗,包括退变,创伤,肿瘤和畸形。椎弓根钉系统由后向前贯穿脊柱的三柱,可实现牢固内固定,不像椎板下钢丝和钩只固定后柱。但由于可能的置钉错误,而导致如术后根性症状,假关节和内固定失败。 术中椎弓根钉置钉通常以平片确定,包括正侧位,电视X光机或椎弓根壁的试探。有文献报道,术中拍片有较高的错判率,可误将错误置钉以为正确。尽管X光机可

Spine J:棘突间装置治疗腰椎管狭窄再手术率

腰椎管狭窄指椎管解剖狭窄而压迫硬膜囊内的马尾神经根导致的疾病。腰椎管狭窄为腰椎手术最常见的适应症,年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5例。最常见的特殊症状为神经性间歇性跛行,包括腰痛、麻木,和/或放散至臀部、大腿或小腿的刺痛。上述特征性症状在伸腰时因椎管更狭窄而加重,屈腰时缓解。 腰椎管狭窄的原因包括:关节突关节炎,椎间盘退变和突出,退变性滑脱,峡部裂滑脱,变形性骨炎和黄韧带肥厚。治疗方法包括保守和手术,传

腰椎间盘膨出突出椎管狭窄CT诊断

常规腰椎CT扫描层面 常规腰椎CT扫描L3-S1段,分为 ⑴椎体层面(骨窗):观察椎体、附件骨质。 ⑵椎间盘层面(软组织窗):观察椎间盘、硬膜囊、神经根、韧带等软组织。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间盘高度降低 椎间盘真空变性:椎间盘见气体密度影,形成真空征。 许莫氏结节(schmorl’s nods):又称髓核压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