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症“突围战”
2020-08-17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近日,中国专家研究发现可提前5至7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消息登上社交媒体热搜,也再次引发社会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极大关注。
近日,中国专家研究发现可提前5至7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消息登上社交媒体热搜,也再次引发社会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极大关注。
阿尔茨海默症,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同时也是老龄人口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一旦患病,人的记忆力、思维判断能力等会像被脑海中的“橡皮擦”慢慢擦去。中国目前已有近千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随着老龄化加速,患者家庭和社会面临的疾病负担日益沉重。
阿尔茨海默症被一些人称为“百年孤独”的疾病,不仅因为患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更因为阿尔茨海默症长久以来在诊断技术和手段上面临的难题,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治愈。
据了解,全球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主要依靠之前上市的多款药物,且均为症状改善类药物。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全球各大制药公司相继投入数千亿美元研发,数百个进入临床研究的药物宣告失败。
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早辨别、早干预认知功能下降是延缓阿尔茨海默症最有效的方法。
在科研层面,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和科研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该领域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团队研究发现,外周血神经源性的外泌体突触蛋白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无症状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可在症状出现前的5至7年预测这一疾病,准确率高达87%-89%,被认为给早期诊断、干预和有效治疗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此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机构研究发现大脑海马区的影像组学特征可以作为一种阿尔茨海默病稳定、有效、可泛化的生物标记,有望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的生物标记的个体化诊断,被认为对未来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的精准辅助识别、高危人群的纵向跟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痴呆症患病率为5.56%,预计到2050年将会超过4000万。为尽可能延缓这一趋势,官方多措并举在开展全生命历程的危险因素防控,以及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等方面加强布局。
在政策层面,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老年痴呆症等有效的干预。2017年印发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的重点任务中也明确要求开展老年痴呆症的筛查。2019年9月,中国国家卫健委公布《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其中明确列出患者和家人应知晓该病的诸多早期迹象,并积极预防干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团队近日亦联合该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症循证预防国际指南。
针对基层普遍疾病认知不足、漏诊率高的现象,作为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上海也在积极探索应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本地策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启动实施科技部重点专项“神经认知障碍分级诊疗康复”项目,基于家庭、社区以及三甲医院,探索建立神经认知障碍分级诊疗康复的全程病案管理模式。
尽管目前阿尔茨海默病仍无有效药物可治愈,但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在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用药、非药物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多地试水长期护理险制度,中国首款阿尔茨海默症创新药上市……摆在千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属面前的这道难题,正在等待最优解。(完)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阿尔茨海#
67
👍🏻
124
👍
105
!
138
!
114
#阿尔茨#
55
#阿尔茨海默#
88
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