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血气分析为什么必须及时送检?影响竟然这么大!

2018-09-24 MajorTom 郑博 检验医学网

这几日遇到一件趣事。一位实习同学因为要给两位患者做血气分析,便想着两份动脉血样本采集完后再统一送检,但遭到科室护士的拒绝,要求她采集完后及时送检。究竟可不可以呢?这期我们就来看看送检时间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作者:Major Tom  审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内科 郑博副教授

这几日遇到一件趣事。一位实习同学因为要给两位患者做血气分析,便想着两份动脉血样本采集完后再统一送检,但遭到科室护士的拒绝,要求她采集完后及时送检。究竟可不可以呢?这期我们就来看看送检时间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动脉血气分析(Artery blood gas, ABG)可能是呼吸、血管、急诊等科室进行最普遍的一项检查之一,结果获得极为迅速,可以当即指导治疗。正因为血气分析仪的高效率,导致结果获得不及时的因素主要是送检过程与仪器校准维护。

笔者曾经见到过从采集到获得结果不到5分钟的手术室与监护室,也见过曾因为各种原因耽误2-3个小时后才送检的普通病房。后者的可信度实在是值得商榷。

送检时间如何影响血气分析结果呢?

1. 动脉血样本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尽管无法利用样本中的氧气,但是持续的糖酵解会改变样本的pH与乳酸含量;另外,白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会持续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白细胞显著升高的患者中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2. 由于我们送检血气样本的容器并不能完全与环境隔绝,因此样本中的气体分子会不断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相交换,有点类似于肺泡或ECMO。但是与肺泡或ECMO相比,这点儿交换面积实在是小的可怜,因此对血气分析的结果影响较小。

经过检索,笔者发现中外检验科医生对于这一问题其实是有大量研究的。下面就展示两个笔者认为有代表性的研究。

研究一

第一项研究共计录入300例各科住院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血样存放于4℃,n=150)与对照组(血样存放于25℃,n=150),两组均采用塑料血气针,采集方法、采集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样品分别于存放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后进行血气分析。认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1、pH值

观察组(4℃存放)30min、60min分别与15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当存放时间到达90min、120min后,与15min相比就具有了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25℃存放)15min后任何时间点与15min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2、PCO2值

与pH一样的趋势,观察组(4℃存放)30min、60min分别与15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当存放时间到达90min、120min后,与15min相比就具有了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25℃存放)15min后任何时间点与15min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3、PO2值

还是与pH一样的趋势,观察组(4℃存放)30min、60min分别与15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当存放时间到达90min、120min后,与15min相比就具有了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25℃存放)15min后任何时间点与15min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研究二

第二项研究总共使用了500ml新鲜人类全血来进行实验。实验者在37℃条件下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将实验样品的pH维持在正常范围,PO2维持在91mmHg,PCO2维持在37mmHg。之后抽取了90份样本,平均分为6组进行试验。分组情况如下:

1组(n=15):塑料注射器存放,立即分析。

2组(n=15):塑料注射器存放,0-4℃存放30min分析。

3组(n=15):塑料注射器存放,22℃存放30min分析。

4组(n=15):玻璃注射器存放,立即分析。

5组(n=15):玻璃注射器存放,0-4℃存放30min分析。

6组(n=15):玻璃注射器存放,22℃存放30min分析。

实验结果如下,可以看到主要区别是在PO2这一项。

下面是PO2的平均值与95%置信区间。

这与我们上面展示的第一项研究结果十分不同。在第一项研究中,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PO2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第二项研究中,塑料注射器中的血样随着时间的增加却呈现出了PO2上升的趋势。

总结

现在问题来了。

在各类文章中,大家还是普遍认为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pH会降低,PCO2会升高。但是在PO2的变化方面,升高和降低都有不少研究支持,现在无法得到定论,可能与不同的试验条件和分析仪器相关。

我们在文章开始时提到了送检时间影响血气分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血细胞的代谢,二是与空气中的气体的交换,这两个原因对于PO2的影响正好是相反的,PO2扑朔迷离的变化可能与这两方面因素强弱相关。

回到开篇的问题,多久的送检时间是可以接受的呢?

根据2013年AARC(美国呼吸治疗协会)的血气分析指南来说,在室温下、普通塑料血气针中不应超过30min,如果患者的白细胞或者血小板高于参考区间,则不应超过5min;如果预计时间会超过的话,应该使用玻璃注射器并置于0-4℃。也就是说,如果你速度够快的话,是可以在室温下采集完两个患者的血气样本后再一起送检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快速上手之血气分析七步法

血气分析在呼吸科是一项非常常用的检测项目,其测定结果可为心、肺疾病和各种危重疾病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所以每个呼吸科医生都应该全面掌握血气分析结果的判断。

血气分析超完备攻略!

一   血气分析有何作用?1、血气分析是衡量呼吸衰竭的客观指标根据血气分析可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标准:①海平面平静呼吸空气条件下:●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PaCO2正常或下降;●Ⅱ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PaCO2>50mmHg 。②吸O2条件下判断有无呼吸衰竭可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若PaCO2>50mmHg

详解“血气分析”,每个医生都要会

导读:血气分析可以了解氧气的供应和酸碱平衡状况,是抢救危重病人和手术中监护的重要指标之一。有采自于动脉和静脉血两种,但静脉血不能反映氧和情况,临床上常用动脉血。

血气分析如何判断动脉血、静脉血?

血气分析(BG)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H+浓度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它能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及其酸碱平衡状态。采用的标本常为动脉血。临床上常碰到在穿刺过程中误取了静脉血标本,那么静脉血标本可以做血气分析吗?做出来的血气分析结果能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吗?能否从血气分析结果上辨别出血标本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呢?

BMJ Open:COPD患者预后相关因素

研究组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高碳酸血症能否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预后。该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了275名40-85岁稳定期COPD患者(不包含影响 PaCO2 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肥胖引起的肺换气不足或神经肌肉疾病),通过血气分析检测血碳酸情况,比较了不同血碳酸含量COPD患者的生存,其中血碳酸含量正常的有98人,高于正常的慢性高碳酸血症有177人。研究数据显示,血碳酸

血气分析| 影响结果的7大因素

动脉血气分析是对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实验室检测手段之一,对诊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整个检验过程分成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其中,标本分析前阶段是一个最复杂的过程,因为和分析中或分析后阶段比,分析前阶段(包括从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和识别、样本采集、储藏运输等)有最多的人为随机因素可造成误差,也不像机器可通过常规质控措施及时发现[1]。动脉血是临床实验室中最为敏感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