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JMIR Cancer:我国学者揭示辅助生殖技术与非辅助生殖技术后代儿童癌症风险

2025-03-31 liangying MedSci原创

本研究评估ART与非ART后代的儿童癌症风险,结果显示两者无显著差异,且冻胚与鲜胚移植的癌症风险相当。

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预计2060年将低于更替水平,不孕症患病率显著上升。辅助生殖技术(ART)作为解决不孕的重要手段,已帮助全球超千万家庭实现生育愿望,但其长期安全性仍存争议,尤其是儿童癌症风险。现有研究对ART与儿童癌症的关联性结论不一,主要争议源于对照组选择差异——多数研究未充分区分父母不孕症本身与ART治疗的潜在影响。本文旨在系统评估ART与非ART后代(如促排卵药物或人工授精)的儿童癌症风险差异,并比较冻胚移植(FET)与鲜胚移植(fresh-ET)的潜在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本研究基于PRISMA指南,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截至2024年7月),纳入以不孕人群为研究对象、比较ART与非ART后代癌症风险的队列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PICOS框架筛选文献,排除非英语研究、重复数据及无法计算风险比(RR)的文献。使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评估偏倚风险,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亚组分析按地域、随访时间、癌症类型及操作方式分层,并通过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共纳入18项研究(14项队列、4项病例对照),涵盖480,852例ART后代及716,144例非ART对照,中位随访时间为3-18年。

总体癌症风险方面,ART组与非ART组的RR为0.95(95% CI 0.71-1.27,I²=82%),提示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显示,按地域划分,欧洲人群RR为0.88(0.54-1.43),亚洲为1.09(0.84-1.43);按随访时间,≤10年组RR为1.02(0.84-1.22),>10年组为0.89(0.49-1.62)。针对特定癌症类型,白血病(RR 0.99,0.79-1.24)、淋巴瘤(1.22,0.64-2.34)、脑癌(1.22,0.73-2.05)等风险均未显著升高。冻胚与鲜胚移植比较中,总体癌症RR为0.99(0.86-1.14,I²=24.45%),亚组分析显示欧洲人群RR为1.02(0.84-1.23),随访>10年组RR为1.13(0.75-1.72)。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Egger检验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P=0.66)。

ART受孕与非ART受孕儿童总体癌症风险的比较

本研究首次聚焦不孕人群,系统评估ART与非ART后代的儿童癌症风险,结果显示两者无显著差异,且冻胚与鲜胚移植的癌症风险相当。尽管ART可能无法完全消除不孕症相关的潜在风险,但其本身并未显著增加儿童癌症发生率。未来需进一步比较自然受孕的不孕群体,以区分不孕症与治疗手段的独立影响。当前证据支持ART的安全性,但仍需更多长期追踪研究验证特定癌症亚型及不同人群的潜在风险。

原始出处:

Song G, Zhang CQ, Bai ZP, Li R, Cheng MQ.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nd Risk of Childhood Cancer Among the Offspring of Parents With Inferti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MIR Cancer. 2025 Mar 12;11:e65820. doi: 10.2196/65820. PMID: 40072918; PMCID: PMC1192198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540, encodeId=dd8c22585409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13728360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儿童癌症#</a> <a href='/topic/show?id=400c936960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辅助生殖技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8360, encryptionId=e1372836021, topicName=儿童癌症), TopicDto(id=93696, encryptionId=400c9369608, topicName=辅助生殖技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r 31 16:29:18 CST 2025, time=2025-03-3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Cancer Discov:研究揭示儿童二次肿瘤来源和化疗引起的突变

通过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纠错超深双重测序,研究人员揭示了二次肿瘤的起源和发展途径。

JAMA 子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文我国儿童癌症幸存者长期护理的现状及挑战

尽管大多数临床医师提供晚期效应护理,但专门的随访诊所极为稀缺,且LTFU护理多依赖临床判断而非标准化指南。

Genome Medicine:前瞻性研究证实患复发/难治性癌症儿童的分子导向疗法有效可行

通过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估将肿瘤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与分子肿瘤委员会相结合的个体化疗法,即分子导向治疗,证明了该疗法在为复发/难治性实体瘤儿童做出实时治疗决策时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JAMA子刊:儿童癌症幸存者的症状负担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癌症幸存者中症状负担普遍存在。照顾者的焦虑和与贫困相关的社区因素与更高的症状负担相关,而有意义的生活目标是一个保护性因素。

Clin Cancer Res:专门针对儿童恶性肿瘤的泛癌基因panel,显著提高癌症早期检测及复发监测

研究团队设计儿童恶性肿瘤泛癌基因 panel——SJPedPanel,对比其他 panel,性能优越,在癌症监测和早期检测方面具潜力,有望改善儿童癌症管理和诊断。

Dev Cell|黄熹/Michael Taylor团队通过正向遗传学筛选揭示钾离子通道维持髓母细胞瘤生长机制

儿童癌症生存率虽有提升,但复发和晚期患者预后差。研究评估分子导向治疗(MGT)用于复发 / 难治性儿童实体瘤,证明其可行性、安全性与疗效,揭示肿瘤分子特征,也指出研究存在局限。

Cancer Discov:游离DNA和连续肿瘤测序可识别亚型特异性癌症进化和表观遗传状态

英国团队研究发现儿童癌症复发的基因组和表观遗传驱动因素,如 TP53 突变常见于复发时。cfDNA 分析可反映肿瘤异质性,其片段组学模式能识别肿瘤特异性簇,助力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

Cell:特稿!50年儿童癌症研究历史,突破和展望!

文章回顾了五十年来儿童癌症治疗和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更是对未来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JAMA 子刊:辅助生殖技术是否会增加儿童癌症风险?

在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后出生的儿童中,与自然受孕的儿童相比,经过冷冻胚胎移植或新鲜胚胎移植的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增加。

JAMA 子刊:母乳喂养时间与儿童癌症风险降低有关

研究揭示了较长的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即至少3个月)与儿童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 ALL)风险降低有关。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