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在经皮盆腔骨水泥成形术中使用电磁导航辅助的初步经验评估
2023-02-25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作为一种选择,介入放射科医生目前正在使用基于经皮骨水泥成形术的技术来治疗患有盆骨骨折或即将发生的继发性骨折的患者。
据统计,骨盆是仅次于脊柱的转移性骨病(MBD)的第二大常见部位,也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两者均可导致疼痛、功能障碍,并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病灶治疗方法包括放疗、手术和影像学引导的干预措施。虽然放疗对治疗60%以上的骨裂相关疼痛有效,但不能使骨质巩固,也不能防止二次骨折。同样,骶骨发育不全骨折也很少有机会进行手术治疗,病人的一般情况可能构成这种干预的限制因素。
作为一种选择,介入放射科医生目前正在使用基于经皮骨水泥成形术的技术来治疗患有盆骨骨折或即将发生的继发性骨折的患者。这些技术包括标准骨水泥成形术、内固定螺钉固定(FICS)和加强型骨水泥成形术(RC,使用专用主轴结合骨水泥成形术的经皮内固定)。基于CT的引导更容易用于轴向或近轴平面内的轨迹,而锥形束CT(CBCT)具有允许广泛三维轨迹的C型臂成像。然而,使用这两种技术都不容易实现极端的颅底角度。
理论上,困难的轨迹可以通过导航辅助工具来构思。使用电磁导航系统(EMNS)进行CT引导下的经皮介入治疗已有记载。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使用EMNS进行盆腔骨水泥成形术的研究以及关于使用EMNS的盆腔骨水泥成形术的相关研究。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评估了使用EMNS进行盆腔骨水泥成形术的可行性,并评估了水泥渗漏、手术时间和辐射暴露方面的技术结果,为临床的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项研究对本机构内所有连续接受骨水泥成形术或加强型骨水泥成形术的患者进行了EMNS辅助手术。研究的终点是围手术期的不良事件、针头重新定位率、手术时间和辐射暴露。
研究对技术步骤进行了详细描述。在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共有33名患者(68岁±10)接受了治疗。1/33名患者需要进行针头重新定位(3%)。主要的轻微技术不良事件是软组织PMMA水泥渗漏。没有发现重大不良事件。整个手术过程中,CT采集的中位数是4次(范围:2至8)。
图 一名65岁的患有未分化腺癌的患者,转诊行骨水泥成形术。最初CT采集的矢状图(a)显示了目标病变(白色箭头)和电磁发射器的初始位置(点状的白色箭头)。经介入的CT采集的轴位图(b)显示经骶髂侧入路将11号骨针插入S1内。最终CT采集的轴位图(c)和骨盆后方视图(d)显示了S1后体的骨水泥
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导航系统辅助下的骨盆经皮介入治疗(骨水泥成形术和强化骨水泥成形术)是一项可行的临床技术,并可减少轻微的技术不良事件,尤其是骨水泥渗漏和针头重新定位。
原文出处:
Tom Boeken,Geoffroy Pouliquen,Kévin Premat,et al.Initial experience, feasibility,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assistance in percutaneous pelvic bone cementoplasty: retrospective analysis.DOI:10.1007/s00330-022-09252-x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