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制定“十四五”智慧健康养老专项规划 定期发白皮书
2020-08-06 梦想家新闻 梦想家新闻
我国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2.5亿。目前我国智慧健康养老刚刚起步,健康养老机构数量短缺,健康养老服务业存在着压力,但也蕴藏着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认为,未来十年我国社会老龄化还将加速,如何做大做强“十四五”我国健康养老产业规划,破解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养老问题短板,让老百姓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值得思考。对此,他建议在“十四五”健康养老专项规划中把医养融合确定为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事业和产业,创新健康养老产业投融资机制,在全国推广普及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加快推进长期照护服务发展等。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建言全文:
做强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助力“银色经济”
2019年我国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分别为2.5亿人和1.7亿人,空巢老人比例也不断攀升,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老年人分别将达到3亿人和4亿人,并长期保持4亿人水平,健康养老服务业压力和潜力都巨大。2020年智慧健康产业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达到8万亿元以上,在“双循环”的经济环境下该产业是个朝阳产业。目前我国智慧健康养老刚刚起步,健康养老机构数量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并存,普遍存在着政策法规碎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健养供需错位化、数据信息孤岛化、行业标准差异化、智慧养老观念落后化、服务受体“银色数字鸿沟”化、长护保险试点化、健养专才匮乏化等短板。
为着力解决我国养老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必须始终做到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健康养老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我国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顶层设计政策支撑。面对我国现实“9073”(90%的老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日间照料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的老年格局,我国已基本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老年人有尊严有质量生活、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必然要求。未来十年我国社会老龄化还将加速,在积极健康老龄化、健康中国、智慧城市、全面小康、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做大做强“十四五”健康养老产业,助力我国“银色经济”,破解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养老问题短板,让老百姓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一)抓紧制定“十四五”智慧健康养老专项规划,定期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建议在“十四五”健康养老专项规划中把医养融合确定为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事业和产业,根据区域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人口分布、未来人口发展规划等影响当地健康养老市场容量与潜力,科学布局健康养老产业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银色浪潮之下,各地政府要做好“保基本、管民生、兜底线”的健康养老服务业从提速向提质同步发展。扩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大力支持智慧健康养老走向社区化、小型化、家庭化、集约化之路。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社会力量增加健康养老产业供给和产品供给,创新养老产品的适老化、人性化、便捷化、定制化、智能化、精准化、数据化、市场化,智慧健康养老机构的连锁化、网络化、品牌化,打造“医、养、康、护、游、乐、教”多层次、立体化、智能化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我国老年可穿戴设备,使银色产业提质增效。开辟时间银行,开展老人互助自助,探索“以房养老”等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增加多元主体的健康养老产品供给,精准对接各类老年人的不同层次需求。
(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警惕和同步处理好与农村老龄化并存的其它问题。如农村边缘化、城乡差距加剧化、乡村空心化、农民失地化、土地“非农化”。因地制宜地促进土地、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现代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助力养老产业与养老事业融合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应注意处理好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产业融合相结合、与线上线下相结合、与两岸健养合作相结合、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相结合。加强《民法典》普法宣传,以法治为依据、以科技为支撑、以人为本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把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作为重要对策纳入法治化轨道。盘活农村闲置社会资源,提高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率。
(三)建立与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健康养老”医养结合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健康养老产业投融资机制,在全国推广普及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加快推进长期照护服务发展。促进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构建整体性智慧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使医保重点从疾病救治转向基础健康保健,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疾病诊疗、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完整的服务。探索适应医养结合养老的多层次需求、梯度性医养服务补贴机制,进一步提高智慧居家医养服务供给质量和服务效能。
(四)构建智慧健康养老省市级行业信息平台,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试点。加大智慧健康养老供给量、调整供需结构、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成熟商业模式、政策落实到位、培养高质量专才等路径,破解当前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困境,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搭建有效的第三方社会平台,探索建立远程居家照护服务系统,多元、精准、定制对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大力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和家庭服务机器等类别智能产品,将传统养老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包括智慧老人用品、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慧家政、老年健康检测和监测等智能健康养老产品与服务相结合,提升健康养老产业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以服务大众为目标,凸显智能制造研发优势,营造智慧健康养老社会氛围和环境,不断培育智慧健康养老市场,转变老人养老观念,创新社会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和“精准化”线下健康养老服务。建立“中医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在各类养老机构组织中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在治未病、慢病管理、健康管理方面的作用,延伸和拓宽“医养护”供给链和医保协同保障链。
(五)加快智慧健康养老行业标准与信息化标准相融合,扩大两岸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业合作和行业标准共通互认,深化两岸社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园,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国家推动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设计的技术管理服务等要素协调统一纳入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养老产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发行统一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标准手册。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建立统一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数据储存标准,加强相关数据安全监管和数据共享。
(六)打造“社区嵌入型”智慧健康养老综合体,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拓展我国城乡社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功能。积极围绕“健康老龄化”强化养老服务供给,开展农村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和农村社区互助托养服务,推动机构养老、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乡村振兴中有序推进幸福院建设,开展农村社区老年人和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咨询,打造以社工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三社联动”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三助(助餐、助医、助洁)一救(应急救助)”居家健康养老模式,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多元、安全、高效养老产品新需求,对接老年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多元化目标需求,更有尊严、更有质量地生活。加强双向培训,对接服务需求,推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均等化,构建政府、社会、家庭共担机制。推进大健康为目标导向的医养结合一体化,培育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
(七)加快健康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实产业人才供给。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和养老服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稳定健康养老从业人员就业。支持我国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培养以当前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养老服务专业,扩大老年护理专业招生规模,尽快弥补长期护理专业人员千万级刚性需求缺口。建立部分政府支持的服务重度失能失智老人专业护理公益岗位。建立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体系,加大公开大学等老年服务管理、社区工作者、社区智慧健康养老管理、护理康复、营养配餐、心理咨询等老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健康养老职业化、专业化、智能化。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规划#
81
#健康养老#
96
#白皮书#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