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中国医学教育,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绝对首屈一指。开创我国第一个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第一个住院医师培养体系、第一个医学研究生教育体系、第一个“MD+PHD”双博士培养制度......
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健康需求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健康模式发生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医学教育?2017年协和百年院庆之际,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七届国际医学教育研讨会聚集国内外医学教育专家,共商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大计。
百年院庆之际,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曹雪涛对协和医学教育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坚持“小、精、尖”办学方针,成为中国医学精英人才的孵育者;二是探索世界一流的复合型创新性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和完善交叉学科的招生模式和制度,成为医学教育创新理念的引领者;三是以病人为核心,秉承追求卓越、力求超越的创新观,严谨博精、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济人道的人文情怀,成为医学人文精神的发扬者。
与此同时,北京协和医学院将实施两个“123计划”,即以提升医学科技核心创新能力为主的“123”创新行动计划,以提升医学教育综合实力为主的“123”协和提升计划。
协和医学教育亮点多
在此次研讨会上,北京协和医学院重点介绍了临床医学八年制课程改革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临床医学八年制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办学理念的同时有所发展。”曹雪涛强调,历经三次停办与复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始终坚持协和办学方针。由此,院校形成了强调能力素质培养、基础扎实宽厚、科学严谨求真、理论联系实际的育人特点。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意见》,明确鼓励“举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201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先后完成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目标、高层次学习产出方案、招生录取方案及课程改革框架的制定。
据曹雪涛介绍,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包括2.5年医学预科、1.5年基础医学、3年零4个月临床医学、8个月科研训练。“医学教育是专业教育”曹雪涛强调,需要知识储备、职业取向、个性心理特征适合从业的成熟受教育者。
新形势下,北京协和医学院对临床医学八年制课程提出了新要求。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形态学、机能学、病理及病原免疫学三个维度,贯穿科研训练,使学生积累早期临床经历,掌握临床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教学方法随之发生改变。主要使用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小组讨论、翻转课程教学、标准化病人、融入病房医疗团队等教学方法。
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张抒扬介绍了协和住院医师培训体系。针对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研究生及来自外院的基地住院医,通过院校委员会和专科委员会对其进行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估、在校综合表现评估、外语能力及沟通能力评估,合格者方可进入协和住院医师培养计划。
为了保障住院医规培质量,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了住院医师培养体系,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三级查房、专科查房、多科大查房、临床病理讨论会、基于二级学科培训、跨科培训、总住院医师等一系列制度,被总结为“24H、1W、3Y、CR”住院医师培养制度。
据张抒扬介绍,为了探索恢复老协和“小规模”经营人才培养,北京协和医学院设立了临床博士后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医学人才。未来,这些人将成为协和临床医学专业骨干力量、临床教学师资后备队伍、从事临床科研的生力军。
临床博士后培养目标
众说医学教育期望深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各方对我国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出席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时,对北京协和医学院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协和医学院以人民健康需求为遵循,加强全科等短缺人才培养力度;二是要以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在新时代弘扬协和的优良传统;三是要发挥对外交流合作优势,为全球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教育处处长陈昕煜表示,目前,国务院对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历史上前所未有。为了吸引更多学生报考医学专业,要完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使其能够接受继续教育。医学教育发展不仅要满足需求,还要提高质量。陈昕煜强调,面对我国医学教育资源与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现状,希望协和医学教育还要有历史眼光。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对医学教育未来趋势进行总结。他表示,未来的医学教育模式变化应该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对原有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关注人工智能对未来医疗、医学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关注其他学科发展对医学教育创新带来的新机遇。“医学教育不但要关注世界医学发展趋势,更要研究中国国强。如何将国外医学教育创新性地扎根中国,才是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方向。”
面对新形式,王启明提出了四点新期待。一是夯实院校教育基础。对于影响院校教育质量的入口生源质量、教学过程改革、出口考核等,都要严格把关。
二是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王启明强调,应该使住院医规培制度在全国实现全覆盖,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守住基本质量标准。
三是补齐医学教育短板。通过共建等方式,解决医学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加强全科医生培养。
四是构建医学教育联动机制。通过深化综合大学医学教育改革方案,尊重医学教育规律,为高水平医学院校创建世界高水平院校提供平台和机制。
国际医学教育借鉴值
不仅是我国,全世界医学教育都面临着挑战。在Elsevier总裁Philippe Terheggen看来,医生数量不足、如何将创新技术与传统教育结合等,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挑战。此外,目前,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比例低、时间长,很难说服国家及公众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
“通过采取手段,使得医生接受的医学教育能够早日转化为公众可触及到的医疗服务,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Philippe Terheggen强调,为了解决医学教育可及性、公平性、不均衡性等难题,中国开创性地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我个人非常欣赏。”
“我们将医学教育改革重点放在打造个性化、数字化学习工具上。”Philippe Terheggen介绍道,为了帮助医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与训练,由其支持的一个自学项目,已经在欧洲及北美洲开始实施。围绕如何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该项目致力于帮助医学生构建新思维与创新精神。
做好医学教育,墨尔本医学院也有自己的“小妙招”。据该院院长Shitij Kapur介绍,为了有针对性地改革医学教育,墨尔本医学院采访了1000多位临床工作者,根据他们从临床角度提出的需求,选择切入点,精准培养医学生。
例如,医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医学博士毕业时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如何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医疗服务等,都是墨尔本医学院培养医学生的考虑重点。“医学生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了解国家的医疗体系。”据Shitij Kapur介绍,该校为了解决墨尔本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将医学生培养重点至于此。
为了使医学生能够应对未来挑战,墨尔本医学院改变了传统课程设置,希望将医学生培养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角色。“医学生中末期学习重点是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Shitij Kapur说,为了对学生科研情况进行评估,该校每年会定期举行学生交流大会,讨论各自科研进展境况。“将学生作为主人翁的教学理念,融入医学教育至关重要。”
据悉,为了了解医学生毕业后从业情况,墨尔本设立了一个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能够了解每一位医学生20年、30年之后的从业情况。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协和#
77
学习了.谢谢.
86